传承与反哺:乡村文化引领乡村振兴
——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为例
2019-03-21李青文
李青文
(安徽师范大学 法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收入逐步增长,但是,城乡二元结构的鸿沟依然是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最困难的结构性问题。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便是针对这一问题而给出的一剂良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总方针。2018年1月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文件对乡村振兴的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做了宏观安排。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乡村振兴作了全方位布局;同时《规划》特别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集聚人心的“方向标”和“粘合剂”,用乡村文化引领乡村振兴是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确保村民长期经济富足、生活富裕、生态美好、安居乐业的坚强保障。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研究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最大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发展在乡村也最为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乡村主要矛盾的必要途径,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有效举措。乡村振兴,更多强调的是一种历史性的复振。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2]。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和魂,要重视对传统优秀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反哺,赋予乡村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让乡村成为广大村民生产生活的“新天地”。
当前学术界和各地政府部门大多认为,乡村振兴必须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丰富乡民的文化精神。自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以来,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文化”进行广泛的研究。刘亚玲从“场域嵌入”为理论分析视角来考察乡村传统文化的振兴,她认为重构乡土传统文化,就要依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建、凝合以及与外界信息系统的勾连作用,紧密结合乡村社会文化结构的场域性特征[3]。该观点认为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场域嵌入,却并没有指明如何恰当地运用场域的特色去引领乡村发展。赵淑清认为:“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当下,在充分吸收传统精髓和理解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对乡村文化进行再造,可以为乡村振兴打好文化基础”[4]。她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认为对乡村文化进行创造可以为乡村振兴创造有利条件。赵旭东认为“基于转型才是硬道理”,他提出乡村文化必须要完成几个转型:即从文化生态转到文化心态;从文化实践转到文化自觉;从简单思维转到复杂思考;从节庆仪式转到文化记忆;从孤芳自赏转到大众创造[5]。当然,面临着时代的变迁,乡村文化也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转型,但是在转型中对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反哺优秀的乡村文化的研究却有所欠缺。由此可知,学者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是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振兴或者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重振传统的乡村文化。如何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挖掘优秀农耕文化的精华,如何透过传统文化精神重振乡村,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核心所在。
二、优秀乡村文化助推小岗发展的实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点和难点在乡村振兴,而乡村振兴中最受关注的议题始终是乡村如何传承优秀的文化,用文化精神的力量在乡村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美丽、农民富裕。在新形势下,传承与反哺优秀的乡村文化,是坚定文化自觉与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要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小岗村在40年的农村改革实践中沉淀的“小岗精神”已成为小岗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乡村振兴中起到巨大的引领作用。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开放的主要发源地,也是全国十大名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小岗村位于距离安徽省凤阳县28公里的小溪河镇,2008年与周边严岗村、石马村合并组成新的小岗行政村。截至2018年2月,辖13个自然村庄,23个村民组,1040户,4173人,村域面积2.25万亩,其中农用地1.89万亩,可耕土地面积1.45万亩。小岗是一块神奇的土地,短短40年,在这片净土中先后孕育并诞生了“大包干”精神、沈浩精神,它们共同铸造了小岗精神。小岗精神是在我国农村发展改革过程中逐渐凝聚而成的一种精神体系,是我国传统的乡村文化与农村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为小岗的振兴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
(一)从记忆到传承
文化是一种记忆的形式,文化传承是让乡民“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有效保障。文化传承涉及一个社会以某种方式将社会成员共有的价值观、生活态度、知识体系、谋生技能、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模式一代代传递下去,它是文化或文明积累的基本条件[6]。小岗村原是一个农业基础薄弱的偏僻村落,1978年冬,小岗村十八位村民以“托孤”的形式,顶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在一张协议书上摁下各自鲜红的手印,立下生死状,进行“大包干”,这种惊天动地的举措创造了小岗精神的神话,由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新篇章。2016年,习近平视察小岗村时曾说:“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情,却成了改革开放的一声惊雷,成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当年的“大包干”精神成就了一代代人的“小岗梦”,带领着小岗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所谓“大包干”精神就是敢想敢闯的创新精神,敢试敢为的担当精神,风险共担、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以及言必行、行必果的诚信精神,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才使得小岗冲破了思想的桎梏,摆脱了贫困的枷锁,逐渐从一个没落的小村庄发展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伟大精神的创造是一个时代的精华、是一个地区宝贵的精神财富,不可能只尘封于记忆之中,相反,应该是以记忆的形式将优秀的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让精神引领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程中,小岗人在“大包干”精神进一步传承、发展、升华的基础上诞生了沈浩精神。2004年,沈浩任职小岗村第一书记时,首先面临的是小岗村“一夜跨过温饱线、二十年不富裕”的现实困境。他通过走访村民、田野调查等途径来熟悉小岗村的现实状况。沈浩敢于担负“中国改革第一村”的历史重任,以再造一个新小岗的坚强决心,团结带领“两委”班子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实际行动弘扬创新思维、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建立了“主要干部全面抓、一般干部管一片、党员包户搞创建”的工作机制,确定了以“开发现代农业、发展旅游业、招商引资村级工业”的总体战略,在大包干的基础上推进了“二次改革”[7]。为小岗谋发展、为群众谋幸福是他终身的目标,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伟大的精神标杆。短短六年内,在沈浩的带领下,小岗村多次实现弯道超越(如为村民修建住宅楼、道路;引进大学生创业;实行土地流转等),这种精神进一步丰富并发展了小岗精神。
班子强不强,全看领头羊;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新时代背景下,应该继续传承沈浩精神:敢想敢做、敢于创新的拼搏精神,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心系百姓、一心为民的公仆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廉政精神。精神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受其地域特色文化、伦理价值观、道德行为规范以及生活方式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所沉淀下来、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观,是极具地方特色、具有核心意义的一种文化资源[8]。它不仅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更是一种方向上的指引、引领。小岗精神是时代精神的旗帜,而精神是乡村文化的核心,更是乡村振兴的方向标与发动器,通过优秀的乡村文化精神来引领乡村振兴是一个国家(社会)不可或缺的时代元素。沈浩去世后,在沈浩精神的感染下,后几任村第一书记始终坚持以弘扬和传承小岗精神为己任,继续带领“两委”班子、“大包干”带头人及二代小岗人探索小岗改革发展的路子,为小岗的振兴开创新的前进步伐。
(二)从传承到反哺
文化传承不仅是对文化的继承、弘扬,更是对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换。“由于社会的急速变迁,以及面对这种变迁亲子两代的适应能力不同,对新事物的理解和吸收快慢不同,在亲代丧失教化的绝对权力的同时,子代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6],这一现象被称为文化反哺(后喻文化)。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玛格丽娜·米德(Margaret Mead)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将人类文化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9]。文化反哺形成的动因主要包括社会的快速变迁、网络的快速发展、科技的日益创新,它改变了传统文化传承的模式从而塑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化传承方式。
如前所述,随着乡村社会的快速变迁及大众传播媒介涌入乡村,特别是当互联网进入乡村后,大大加快了乡村发展的步伐,为乡村的发展带来突发性的变革。由于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一方面,老一辈“大包干”的思维远远落后于新一代青年的思想观念,这就需要新一代的年轻人将新的知识与技术传递给年长者;另一方面,又要赋予传统的乡村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引领乡村的发展与繁荣。在乡村社会发展的变迁中,“大包干”带头人、二代小岗人、新乡贤、大学生、返乡青年、基层干部都是文化反哺的主体。如沈浩带领“大包干”带头人到典型村落学习先进的制度,为小岗村带来了先进的思想文化;邀请村内德高望重的老人解决村内错综复杂的事务,为小岗村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各种利好措施吸引大学生到小岗创业的同时为小岗输送了新的农业知识与信息技术,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青壮年返乡的同时为小岗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劳动技能,进一步提升了小岗农耕文化的内涵。毋庸置疑,沈浩是当代青少年学习的楷模,更是乡村基层干部学习的榜样,他不仅传承并弘扬了敢作敢为、敢于创造的“大包干”精神,将其继续发扬光大,还勇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桎梏,在传承“大包干”精神的基础上继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善于变革,将优秀的思想精髓传递给老一辈,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廊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此外,通过对小岗精神的传承与反哺,小岗村依托培训中心举办了题为“爱岗奉献”的道德讲堂,播放“浩气永存小岗村”;创办了“做现代职业农民发展创业、强村富民、做一名知法懂法的小岗人”为内容的百姓大讲堂;利用文化广场教学、传播凤阳花鼓戏,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打造以弘扬小岗村“大包干”精神和“沈浩精神”为主题具有浓郁小岗元素的《印象小岗》文艺演出,将小岗精神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村第一书记李锦柱说:在新时代的道路下,小岗要继续传承和反哺小岗精神,始终围绕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实施“三变”改革,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小岗发展提供新的精神动力。不言而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一成不变的文化从未有过,而伴随着历史的积累而沉淀的种种文化传承与反哺从不缺乏,从春秋战国到汉唐盛世,文化上的传承与反哺都是一马当先,“它由此而启动了一个新时代来临的步伐,标定了一个新时代形成的种种核心”[10]。
三、乡村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小岗村通过对“小岗精神”的弘扬与发展,将乡村文化嵌入乡村治理之中,带领乡村振兴,始终走在时代发展与改革的前列,是新时代乡村治理改进工作方式、实施乡村振兴的有效探索。为了进一步传承与反哺小岗文化对小岗村发展的引领作用,还需要继续培育创新精神、坚持真抓实干精神、重塑乡规民约、加强乡贤文化意识。
(一)培育创新精神,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小岗村不断传承和反哺小岗的创新精神,形成了以“大包干”纪念馆、沈浩纪念馆、当年农家为依托,以高效生态农业园、葡萄采摘园、农家乐为基点的观光旅游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模式,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反过来,旅游业又能带动农业和工业的兴盛。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推动乡村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乡村要想走向时代的前列,就必须时刻坚持创新思维、创新理念,用创新引领乡村产业发展就是要在传承优秀传统农耕技术的同时,以更先进的技术、知识、理念进行反哺,促进农业升级换代、实现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一是坚持以农业发展为基础,农业的发展不仅要传承传统的农业耕种技术、保护农作物的耕种,更要善于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与通讯手段去反哺传统农业,发展科技农业、休闲农业、会展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探索建立“高校+企业+乡村”的合作模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二是在围绕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兴办食品加工行业、加强产业园区建设。既要传承农业为工业提供物质基础的保障作用,又要强化工业带动农业的反哺功能,促进工农业健康稳定发展。三是在保护与传承古老的建筑时,运用现代化高科技技术、知识、人才等,将乡村悠久革命历史、典型模范人物先进事迹与兴建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长廊相结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使旅游业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新生长点。
(二)坚持真抓实干精神,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埋头苦干、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步的重要法宝,也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思想动力。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真抓实干精神影响着一个地区文明的广度和深度,对引领乡村经济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不仅要传承埋头苦干、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还要灵活应对、锐意进取,善于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知识与技术对自身进行反哺。真抓实干精神是亿万农村居民真实的生动写照,它来源于农民、根源于农村并延伸到基层干部。乡村不仅要传承真抓实干精神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更要培育反哺主体的技能、知识,赋予真抓实干新的时代内涵以引领乡村经济腾飞。因此,基层干部要始终以促进乡村发展为目标,以关心农民的生活为重点,一心一意为村民谋幸福、谋福利,为乡村谋建设、谋发展,让村民真正过上幸福稳定的小康生活。企业家要始终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把“村民至上,为民服务”作为企业经营的重要原则,切实地为乡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村民自身要坚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将自家的农田耕种好;同时又要学习耕种技术,提高农田的产量,促进农产品丰收,实现家庭富裕。小岗村不断传承与反哺真抓实干的精神,引领基层干部、企业家、村民等为乡村经济发展做贡献。
(三)重塑乡规民约,促进乡风文明发展
乡规民约是乡村村民长期形成的行为习惯,是由全体村民集体制定的、具有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村民公约。可以说,这种文化力量“是熔铸在乡村生活中的血液,它以一种无形的德治力量滋润着乡村社会”[11],而正是这种“德”的力量让传统的乡村拥有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丽图景。乡村是以血缘、地缘为基础的礼俗社会、人情社会,礼、德、情是乡村悠久的文化传统,更是乡村文明发展的基石。当前,在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随着社会高度发展,各种知识、信息、技术日益更新,乡村社会也发生了重大的变迁;与此同时,传统的乡规民约也难以适应快速变迁的乡村社会。因此,需要重塑乡规民约,传承其优秀的思想精髓,并通过反哺群体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推陈出新、革旧除弊。一方面,要传承优良的民风民俗、家风家训、村规民约,引导广大村民爱护村内环境、保护村内公共文化设施,养成勤俭节约、明礼诚信的传统美德;鼓励村民学习当地特色戏曲、舞蹈、书法,让知识徜徉在真理的海洋当中。另一方面,要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更新文化知识,借助新技术、新知识、新思想反哺村民,使村民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跟时代进步的步伐。此外,还要加大农村厕所革命力度;保护农村池塘、耕地;加大对农村废水、废气、废料的分类处理;保护农村的森林树木小草,让山清水秀、天蓝地绿回归乡村。小岗村在此方面坚持通过村文化广场传授凤阳花鼓戏、通过道德讲堂讲授小岗精神、评选文明家庭、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活动等形式促进了小岗村和谐、文明的景象。
(四)增强乡贤意识,促进乡村治理改革
乡贤一直是我国传统乡村治理的主要角色之一,并在维持乡村社会秩序,促进乡村治理改革等方面发挥着独有的作用。乡贤文化根源于乡土社会,乡土社会是孕育乡贤文化的肥沃土壤,乡贤文化浓缩了传统农耕文明的精华,并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内化为古代政治文化的一部分[12]。乡村不仅要传承优秀的传统乡贤文化对乡村治理的促进作用,更要提升乡村社会的智能以反哺新的乡贤群体(致富能人、大学生、退休公职人员、德高望重者、企业家、英雄模范人物等)为乡村治理改革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市场资源要素的快速流动、政治生活的高度参与以及生态环境的代际差异,乡贤已经不再是封建皇权下的内生型身份维护乡村社会秩序,而是要在当代中国政治框架下,利用其在村内外的特殊魅力,协助党和政府实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在基层社会得到真正的落实,从而有效推动乡村治理改革。因此,一方面,要为乡贤促进乡村治理改革搭建良好的平台,如建立乡贤理事会、乡贤工作室、智慧乡贤 APP等,乡贤群体借助平台参与乡村内的重大决策事项,协助村领导干部做决策,推动乡村高效治理;另一方面,要建立乡贤智囊团,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村内德高望重的老人、返乡青年、优秀农民工等在乡村治理中的引领作用,通过乡贤智囊团解决村民间错综复杂的人情事务,促进乡村和谐治理。目前,小岗村正在以“大包干”带头人为主体,以二代小岗人、返乡青年、企业家、大学生村官等为主导,参与村内各项大小事务,如推动小岗新一轮土地流转、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三变”(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资金变股金)改革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证,促进了乡小岗村治理改革。
四、结语
文化传承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文化反哺是在社会快速变迁背景下年轻的一代向年长的一代传递新的文化知识的过程。毋庸置疑,在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孕育的优秀农耕文化是我国乡村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撑。当前,乡村发展面临着巨大变革,在传承优秀的乡村文化的基础上,年长者要向新一代年轻人学习新的知识、技术、理念,通过文化传承和反哺,共同引领乡村社会发展。而在此方面,小岗村为全国提供了典范。一方面,小岗村通过传承和反哺“大包干”精神、沈浩精神,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观光旅游,实现三产融合发展,促进了小岗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不断传承和反哺新的文化知识、文化理念,小岗村的乡风文明、生态环境、治理体制等都得到显著的改善。总之,在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中,必须重视文化在其中的重要引领作用,用文化的理念指导乡村社会发展,使乡村文化成为党和国家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