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频博客在国内的传播模式探析

2019-03-21

传媒论坛 2019年11期
关键词:哔哩博主博客

陈 曦

(南京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Vlog的全称是vedio-blog(视频博客),是一种新的网络日志形式,指创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记录、拍摄能表达人格化和展示创作者日常生活的视频,集字幕、图像、视频特效于一体,更大程度增加视频趣味性,精心剪辑的短视频节目。相比于普通的短视频,Vlog拥有更强的生活气息,改变了以往“流水账”式的记录方式,提高了受众观看欲望。由于Vlog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受到了大批量博主和网友的喜爱,在国内掀起了“视频博客的风潮”,由于互联网的双向传播特点以及视频制作软件的普及,许多观众也开始拍摄属于自己的视频博客,现在是人人都是Vlogger的时代。

一、Vlog在国内大热的原因

(一)改变了传统的记录模式

人类一直是记录的爱好者,记录的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而改变,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记录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远古时期,记录是洞穴墙上的壁画,有了文字之后,人类开始用书信、日记的方式用文字表达。到了现代基于互联网的网站,记录从私密继而变成了分享,用文字记录并分享的博客,到现在用视觉听觉记录分享的视频博客。视频博客模式的出现打破了人类传统的记录方式,视觉和听觉结合是一种非常直接且方便的表达方式,对于传播者和受众来说,视频博客将传播两端变得透明,新奇的传播方式迅速受到大众的喜爱。

(二)拉近了拍摄者与粉丝的距离

Vlog的拍摄主要是以记录拍摄者的日常为主,因此在拍摄视角的选择上,拍摄博主一般是以第一视角的方式直面镜头,这样在观众观看视频时会产生与博主面对面交流的错觉,这样的拍摄方式大大拉近了拍摄者和观众(粉丝)之间的距离,产生强烈的交流感。同时,Vlog视频多在微博、b站等平台播出,播出后,粉丝以弹幕或者评论的方式进行留言,博主进行回应,这样的即时型也缩短了粉丝与博主之间的距离感。

许多博主和粉丝之间通过Vlog产生互动从线上发展到了线下,粉丝见面会、品牌活动等线下的沟通,粉丝和博主之间从虚拟走向现实,进一步的接触中加深对彼此的印象,强烈的归属感意识使得Vlog博主与用户之间的黏度增大,距离更紧密,这也成为Vlog深受年轻群体喜欢的原因之一。

(三)满足了受众的观看需求

目前,Vlog在国内主要的受众还是大学生群体和青年白领,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快节奏生活的高压环境下碎片化视频已经成为年轻受众群体的观看趋势。与短视频不同的是,短视频的视频时长一般在5分钟以内,内容短小直白,满足受众的时间需求却没有太多内容。而Vlog的时长在10~40分钟左右,根据对哔哩哔哩网站的Vlog进行统计,发现Vlog的时长一般在15分钟以内。时间随着内容的增多而延长,相较于短视频的短平快,Vlog在速度和内容上找到了一个合理的平衡点,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需求对视频时长进行选择,且Vlog的视频内容较为生活化,受众可以随时暂停、随时开始,在保证内容的基础上时间弹性大,满足了受众的时间需求。

尽管Vlog的视频内容种类繁多,但大多离不开记录生活这一主题,生活化的内容满足了现在年轻群体“窥私”的观看欲望。80、90后为主的年轻群体以独生子女居多,独自一人在大城市打拼的下班之余多是独处,当下很多饭馆一个火锅,一人食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孤独之余,“窥私”悄然成为了年轻人一人独处时的潜在欲望,Vlog非常强的交互性恰好弥补了这一交流缺失,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新媒体。

二、Vlog在国内的传播特点分析

(一)即时的互动交流方式

Vlog作为舶来品在国内迅速打开市场的原因就在于其自身非常高效的即时和互动性。上文分析出Vlog的受众绝大多数都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成长起来的90后,甚至00后群体。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的存在,在成长过程中的孤独感需要大量的即时社交软件来弥补,Vlog的即时性正中下怀。Vlog的播出平台在哔哩哔哩和微博为主,现在抖音也成为了时间较短的Vlog的聚集地。Vlog首先在哔哩哔哩网站迅速传播,离不开该网站的弹幕机制,在观众观看视频内容时,通过弹幕对节目进行留言,内容发布者通过弹幕进行相应的回应,这样的沟通是十分高效且即时的,满足了现在的年轻群体对于交流的需求,即时性成为了Vlog必不可少的特点。

(二)以博主为中心多平台传播

Vlog视频将受众和博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Vlog相对还是个人化行为的今天,Vlog的博主通常同时是该视频策划者、拍摄者、剪辑师和发布者,因此视频博主在Vlog的传播路径中处于一个核心地位。博主的外形特征以及视频的个性化表达都成为了Vlog必不可少的内容。Vlog视频的传播途径广泛,视频在哔哩哔哩网站、新浪微博、小红书、抖音这些视频网站或者客户端同时发布,其发布的内容除了Vlog视频之外还有日常美食、美妆分享等图文类的记录和推广。多平台同时传播最大限度地向受众进行内容的输出,辐射的范围广泛,在不同的平台博主与粉丝进行有效交流与互动,多平台的传播大大强化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黏性,对于以博主为中心的Vlog传播起到了一定推动的作用。

(三)内容消费者也是内容生产者

比起其他类型的长视频,Vlog无论是构思还是拍摄剪辑的操作都相对容易一些,手机上有各式各样的Vlog剪辑APP,滤镜、文字样式等剪辑辅助工具十分方便,因此对于观众来说,Vlog制作的可操作性非常之高。随着Vlog的普及和流行度越来越高,观众在观看博主Vlog的同时,不再满足做内容的接收者和消费者,对交流需求强烈的年轻消费群体开始尝试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年轻的消费群体在传播路径中身份的转变,从接收者转变成生产者,不断为Vlog视频进行扩容,实现了双向传播。这对Vlog视频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且是Vlog视频发展的必然趋势,年轻群体通过与大众交流获得认同,通过分享记录获得城市生活中的休闲放松。

三、Vlog在国内传播的问题

(一)传播内容粗糙单一

Vlog作为在国内刚刚兴起的视频模式,风头大作的同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极少部分例如大胃王“密子君”的Vlog视频是团队作品,除此之外,大部分Vlog视频的制作还是个人化的行为,尽管在传播过程中还是有商业推广的成分,但是大部分的Vlog博主并不是专业媒体出身,对于视频制作还处在不断摸索和学习的阶段。因此在哔哩哔哩、新浪微博等平台上的Vlog视频,相同主题的视频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例如以美妆为主题的视频,有一位博主出了美黑妆效,在接下来的短时间内,各大博主便纷纷推出美黑类型的妆效,毫无新意。Vlog视频迅速被观众接受,内容的个性化制作是很大的原因,过于单一的内容使得观众对Vlog视频的热度迅速遇冷,这也是内容制造者比较担心的问题。

(二)品牌方商业干预较多

随着Vlog在国内大热,许多商业品牌方将Vlog作为品牌宣传的一大阵营,粉丝数量越多的博主在商业承接上的机会也就越多,随之而来的Vlog作为视频日志的本意便不再纯粹,对于观众来说广告化、商业导向愈发严重。对于博主在说,商业品牌的宣传是维持其生产,甚至视频质量的必然选择,但是在视频植入中应尽量做到软植入,或者找到观众可以接受的植入方式和风格,强行植入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四、总结

Vlog作为新兴起舶来品,观众对于其还处于尝鲜的阶段,其独特的拍摄方式,强烈的交互性以及简单的操作方式使得其迅速在年轻受众心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由于视频博客在国内尚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视频内容和传播方面的相关问题也层出不穷,尤其是在内容的制作上应该不断创新和尝试,才能在粉丝经济的语境下保持持久的热度。

猜你喜欢

哔哩博主博客
跟着零食博主买拼多多小吃
如果孩子想当美妆博主
汽车里还能看视频刷弹幕《哔哩哔哩车机版》
时尚博主谢慕梓:分享身边的美
哔哩哔哩商业模式分析——基于商业模式六要素理论
哔哩哔哩2019年全年营收67.8亿元同比增长64%
月活数据激活哔哩哔哩商业模式如何定义仍是难点
博客天下
创意折纸小动物
博客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