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患者护理管理中程序化气道管理的作用分析
2019-03-21郑延敏陈春露
郑延敏 陈春露
(福建省南平第二医院呼吸科,福建 南平 354200)
人工气道是直接经过气管置入导管或经过口、鼻建立的气体通道,能够有效的防止患者气道出现堵塞,保证呼吸畅通,是呼吸机与患者之间连接的桥梁,在挽救危重患者时经常采用[1-2]。人工气道的建立会减弱患者的抵御功能,弱化呼吸道的咳嗽、加温、过滤、湿化功能[3]。在建立人工气道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气道管理能够保证气道的畅通以及湿化的效果,保证引流充分,为患者的正常呼吸提供必要的支持[4]。通过程序化的气道管理能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所需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减少与呼吸机相关的肺炎[5]。程序化气道管理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程序,通过严格的执行保障护理的水平,通过程序化的管理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人工气道患者,研究护理管理中程序化气道管理对患者机体康复的作用,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72例人工气道患者,所有患者在进入ICU后建立人工气道,时间均超过48 h,排除认知精神障碍患者和建立人工气道前已经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采用抛硬币的方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6例。研究组男性患者数量为21例,女性患者数量为15例,年龄为33~77岁,平均年龄为(61.3±3.1)岁,其中经过口气管插管患者数量为31例,气管切开患者数量为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数量为23例,女性患者数量为13例,年龄为31~74岁,平均年龄为(61.4±3.6)岁,其中经过口气管插管患者数量为33例,气管切开患者为3例。2组患者气道切开方式,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气道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采用呼吸机湿化器帮助患者气道湿化,档位调制4档,对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抬高床头30°,每个2 h为患者翻身叩背1次,帮助患者排出痰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程序化气道管理,具体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2.1 成立程序化气道管理小组,制定管理框架:管理小组的成员应当包括呼吸机责任护士2名,具有ICU经验护士2名,ICU护士长1名,所有成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专科护理经验。小组成员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了解气道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以提高护理效果为主要目标,建立起收集问题,分析评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护理质量的规范程序护理框架。
1.2.2 程序化气道管理的具体内容:首先需要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主要包括人工气道建立时间、患者呼吸道症状、体温变化情况、基础疾病类型等,发现患者出现发热或呼吸困难应当及时通知医师。利用CPIS评估患者肺部感染的风险,具体指标包括气管吸取物培养、肺部浸润影、X线片、氧合情况、气管分泌物、白细胞计数、体温。在进行问题分析评估后需要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具体包括:保持病房的湿度和温度适宜,每天采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消毒地面,每天2次紫外线照射病房,每次30 min,定期检测病房中病原菌的浓度。使用1∶1000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湿化器和气道30 min,送至消毒室酶洗,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清洗和蒸汽压力灭菌。调高患者床头30°~45°,避免误吸引发肺部感染进食后保持体位1 h,使用1%过氧化氢溶液2 mL配合2%氢氧化钠溶液2 mL冲洗患者的口咽部位,避免口腔病原体和分泌物引发肺部感染。采用加入湿化器,控制温度在32~35℃,湿化液24 h不少于250 mL,在气管内匀速滴入500~1000 mL的0.45%盐水。小组成员每天需要对前1 d人工气道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护理干预措施。
1.3 评价标准:详细记录2组患者ICU监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痰痂形成时间、CPIS评分、肺部感染情况、肺部湿化情况、痰液黏稠度Ⅲ级情况,统计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P<0.05为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数据,计数资料采用%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t检验,P<0.05为2组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肺部感染情况:采取程序化气道管理后,研究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痰液黏稠度Ⅲ级比例低于对照组,肺部湿化率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肺部感染情况比较[n(%)]
2.2 比较2组患者ICU监护时间、痰痂形成时间,CPI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采取程序化气道管理后,研究组患者ICU监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痰痂形成时间、CPIS平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ICU监护时间、痰痂形成时间,CPI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ICU监护时间、痰痂形成时间,CPI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比较(±s)
组别(n=36) CPIS平分 痰痂形成时间 机械通气时间 ICU监护时间研究组 3.88±0.41 2.84±0.57 4.01±0.71 4.34±0.58对照组 7.01±1.19 4.24±0.68 7.85±1.34 8.44±1.51 t值 14.920 9.466 15.193 15.208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 论
人工气道能够有效的保证危重患者整体呼吸畅通,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措施。人工气道通气的患者大多数肺内分泌物较多,体质差,长期使用人工气道通气,痰液容易出现结痂,进而引发脱落堵塞气道,也容易引发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的情况,病情较为复杂,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6]。为此,需要在建立人工气道后采取合理的措施,避免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程序化的气道管理通过对患者资料的收集,病情的评估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保证严格实施,并且对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价,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程序化气道管理首先收集患者资料,在充分了解患者情况后对患者存在的问题做出准确评估,依据评估的结果制定出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对干预效果的评价不断调整完善,帮助患者尽快康复。采取这种护理思路能够保证相关工作有序的开展,使护理的程序更加科学[8]。
本次研究的过程中利用这种思路对人工气道患者进行护理,利用CPIS评价表对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筛选出危重肺部感染患者,加强对这部分患者的护理以及检测。同时分析引发患者肺部感染的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对干预效果的分析,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肺部感染比例和痰液黏稠度Ⅲ级情况限制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监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痰痂形成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用程序化气道管理的方式对患者的康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