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2019-03-21房玉娟
房玉娟
(辽宁省丹东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丹东市中心血站),辽宁 丹东 118002)
献血反应指的是在献血的过程中,由于献血者心理或者是生理因素所导致的各种不良反应,不仅仅给献血者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伤害,同时也会影响献血者的献血积极性[1]。重复献血者指的是献血1次及以上的献血人群,为了保证重复献血者的献血安全性,促进固定献血队伍的发展,减少献血反应的出现就应该分析重复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和预防措施[2]。本文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发生献血反应的重复性献血者12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了重复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和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发生献血反应的重复性献血者128名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6例,女53例,年龄在18~55周岁,平均年龄为(30.4±2.7)岁。
1.2 方法:应该密切观察献血者开始献血到献血结束后半小时内的面容、血压、心率以及脉搏和出现的相关反应,并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具体的内容如下:
1.2.1 献血知识宣教:工作人员应该对献血者进行一个耐心、和蔼的心理疏导和解答,消除他们对反复献血的担忧和疑虑。同时也应该对血液生理知识、献血知识以及献血与健康等关于无偿献血的知识进行科普和宣教,延迟睡眠不足献血者的献血时间,空腹献血者让其在进食和适当饮糖水后献血,有精神紧张的献血者则应该让其多饮温水,并在献血的过程中与其沟通,缓解其不良情绪。
1.2.2 创造良好献血环境:应该保证献血环境符合卫生学准则,禁止人员喧哗和不必要噪音的出现,应该做好夏季的防暑降温和冬季的保暖工作,为献血者提供一个友好、亲切、干净、整洁的献血环境,让献血者身心放松。
1.2.3 提高采血人员的素质:应该提高静脉穿刺技术,减少采血中的不顺利现象,切忌探索性进针,减少因为穿刺疼痛给献血者带来的心理压力,并正确使用止血带,做好采血部位的皮肤消毒,掌握良好的拔针技巧。同时也应该改善其工作的态度,用积极和和蔼的态度与献血者交流,帮助献血者改善不良情绪,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献血这一过程,转移其注意力,从而减少献血反应的出现。
1.2.4 晕针晕血者针对性护理:应该做好存在晕针晕血史献血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婉言劝其不要献血,如果其坚持献血则应该为其营造良好的献血环境,让其采取平卧位,并有一个充分的休息,在适当的进食和饮水后开始献血,并在采血结束后密切的观察献血者是否存在不适感。
1.2.5 献血反应观察:献血反应的出现往往是有各种先兆的,因此工作人员应该密切的观察献血者的状态与各种情况,如果发现其可能出现献血反应则应该提前给予相应的处理和操作,对症处理相关的献血反应。
1.3 献血反应程度判定:重复献血者献血时或者是献血后出现面色苍白,心跳、呼吸加快,眩晕或者是连续哈欠为轻度献血反应;重复献血者除轻度献血反应外还存在皮肤湿冷、心悸、恶心呕吐、血压下降为中度献血反应;重复献血者除轻、中度献血反应外还存在惊厥、晕厥以及脑缺血、大小便失禁、失去知觉或者是持续性低血压等情况为重度献血反应[3]。
2 结 果
本次实验研究中共有重复献血者128名,其中轻度献血反应的发生率为68.0%(87/128),中度献血反应的发生率为24.2%(31/128),重度献血反应的发生率为7.8%(10/128),其献血反应的发生原因见表1。
表1 分析重复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的不同原因(例)
3 讨 论
想要有效的减少和预防重复献血者的献血反应首先要做的就是从根源上掌握献血反应出现的原因,并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对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进行总结,保证重复献血者献血安全,促进献血固定人群数量的不断增加[4]。
重复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的原因有很多,不同于初次献血,精神因素不是其主要的献血反应原因。其原因主要包括作息时间不合理、空腹和劳累、献血环境问题等,在预防的过程中应该耐心的询问献血者的病史、身体有无不适以及饮食和睡眠情况,保证其处于一个良好的生理和生活状态,或者是通过进食、饮水来调节献血者的状态,同时为其提供良好的献血环境和高质量的采血操作,密切的观察其采血过程中和献血后的情况,从而减少各种献血反应的出现,保证献血安全[5]。本次实验研究中共有重复献血者128例,其中轻度、中度、以及重度献血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68.0、24.2%和7.8%,其献血反应的发生原因主要是作息时间不合理、空腹和劳累。其次是献血环境问题以及二针穿刺或者是疼痛刺激,精神因素、晕针晕血。
综上所述,在预防重复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发生过程中应该注重宣教工作,加强对献血者的体征询问和体检,为献血者提供更好的献血环境,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的素质,从而减少重复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