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对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意义研究
2019-03-21周鑫
周 鑫
(沈阳七三九医院手术室,辽宁 沈阳 11003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啊人髋部骨折呈逐年的上升趋势,老年人骨质疏松严重,很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骨折[1]。目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老年患者其基础疾病众多,均有糖尿病、高血压、心功能受损等,因此对手术麻醉的耐受度比较低,增加了护理的难度。笔者从2016年1月起对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加强手术室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沈阳七三九医院手术室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65~84岁,平均年龄(75±5.6)岁,手术部位:左髋20例,右髋17例,双髋置换3例。疾病种类:其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25例,股骨颈骨折5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10例。基础疾病:心血管患者19例,呼吸系统疾病12例,糖尿病4例,高血压15例;试验组4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64~85岁,平均年龄(74±5.7)岁,手术部位:左髋21例,右髋16例,双髋置换3例。疾病种类:其中股骨头无菌性坏死24例,股骨颈骨折6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10例。基础疾病:心血管患者18例,呼吸系统疾病13例,糖尿病4例,高血压15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部位、基础疾病无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 方法:完善患者术前的准备工作,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手术室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术中加强护理。①心理护理: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时刻陪伴在患者身边,防止出现坠床,同时进行心理疏导,防止恐惧心理情绪扩大。②建立静脉通道:术前0.5~1 h对患者使用抗生素,上肢,留静脉穿刺针,密切管住患者出血、尿量情况,严格计算补血和补液量。③患者肢体位置:采取健侧侧卧位,上肢放于手架的软垫上,外展不可超过90°。使用盆骨固定器固定盆骨,密切管住下肢血液运行情况。④麻醉方式:对于老年患者,由于体质虚弱使用全身麻醉。⑤假体检查:对人工假体的有效期进行观察,仔细观察有无漏气和破损存在。型号和规格仔细检查,防止错误出现,尽量少接触假体,保持关节面平滑。⑥术中监测:术中操作可能会导致患者,出血、创伤、水电解质酸碱失常,严重者会出现心率骤停的时间发生。假体固定的水泥也会导致外周阻力降低,心肌抑制,繁盛血压将等问题,应该及时告知医师。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时间、采用VAS评分表对对患者术后1 d的疼痛进行评分、疼痛持续时间。
1.4 统计学:采用 SPSS17.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s)
注:P<0.05
疼痛持续时间(d)试验组 40 1.7±0.4* 170±20* 5.3±1.1* 3.8±0.6*对照组 40 1.8±0.5 182±21 6.8±2.2 5.6±1.2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h) 术中出血(mL)术后1 d疼痛评分
3 讨 论
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高龄人群明显增加,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髋部疾病最直接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疾病,缓解患者痛苦,使髋关节功能得到改善,有效地缓解疼痛[2]。重建髋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该项手术对护理人员的配合度要求非常高,只有密切的手术室护理才能使患者达到最佳的术后治疗状态。老年人由于体质原因,其基础代谢率非常低,手术耐受力差,疾病也就随之增多[3]。手术风险由于以上因素其难度明显增加[4]。因此积极的手术室护理非常重要。从本研究可以看出,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术室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