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社科学报青年编辑职业素养探析
2019-03-20张文渲赵树庆
李 红,张文渲,2,赵树庆
[1.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山西 太原 030024;2.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1]
一、我国高校发展方案提出的历史背景
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211工程”正式启动,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1]。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1999年,国务院批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工程”正式启动建设[2]。21世纪我国的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又面临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极化等新形势,为了应对各种挑战,国家继续加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关注和加大投入。同时,为了继承已有建设成效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1],《方案》由总体要求、建设任务、改革任务、支持措施和组织实施五个部分组成;为贯彻落实好《方案》,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于2017年联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至此,我国迎来了“双一流”建设热潮。
二、高校社科学报、编辑与“双一流”建设的关系
《2015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数据显示,2015年由高校主办的社科学报占当年全国哲社类期刊的40%以上,共计1150种,哲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域基本都被涵盖在内[3]。“高校社科学报是因应高校自身学术发展需要所产生的学术交流平台,是传承优秀文化和彰显学术底蕴的重要载体,是展示高校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是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桥梁,是发现、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园地,其办刊水平是衡量高等教育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重要标准。”[2]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甚至是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社科学报在推动高校科研发展和培养人才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3],高校社科学报的这些功能作用与《方案》明确提出的建设任务,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相一致。可以说,“双一流”不仅为高校和学科发展带来建设机遇,也为高校学报发展带来发展机遇[4]。“双一流”的总体建设目标促进了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反过来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也推动了“双一流”建设方案的实施[2]。
我国的第一本高校学报是1906年东吴大学出版的《东吴月报》创刊号《学桴》,时至今日,我国高校学报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5]。百年后的今天,高校学报依然能发挥学术交流窗口的功能与学报编辑的耕耘是分不开的,他们默默付出为他人作嫁衣。高校学报的诞生造就了这个职业,反之,这个职业的从业人员代代相传守护着学报的发展壮大。如果说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海洋里,每次新理论、新科技的产生就是一波海浪的话,那么高校学报就是海浪上的船只,学报编辑就是乘风破浪的舵手。风高浪急则船行得快,但若想行得既快又稳则要依靠舵手的功底。行船如此,办刊亦如此。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谈到,学术研究和期刊发展均离不开高水平的编辑工作,学术编辑是学术成果质量的把关人和促进成果创新的重要推动者[6]。孙晓红认为,青年编辑是学术期刊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青年编辑的专业知识和编辑技能对期刊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4]。由此可见,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若想发挥高校学报对“一流学科”建设的促进作用,就必须提升学报编辑人员的职业素养。
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社科学报青年编辑应具有的职业素养
(一)传统理念中高校社科青年编辑应有的职业素养
从工作性质讲,学术期刊编辑的主要职责是对文稿进行加工、整理,发现并改正其中的语法、常识、逻辑和专业错误使其能够顺利发表,所以一名合格的编辑应该具有扎实的文化素养,但对于社科类学术期刊的编辑,尤其是青年编辑来讲这还远远不够,除了文化素养外还应具有过硬的政治素养、专业的编辑素养和良好的社交素养。
1. 过硬的政治素养。陈璟认为,高校学报除了具有一般出版物的传播和交流共性外,其发展离不开社会制度和政治环境,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属性[7],社科类高校学报的这种属性表现得尤为明显,这就要求作为稿件把关人的青年编辑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在日常工作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政治素养是对期刊编辑能力素质的最基本要求,是期刊编辑的基本素质[8]。高校社科学报青年编辑在处理涉及国防、外交、宗教、历史等重大问题的文章时要有大局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要始终坚持和落实我党的办刊方针,将社会效益摆在首位;要熟悉并遵循国家有关编辑出版的政策法规,使刊物有法可依。
2. 扎实的文化素养。杨楷认为,一名编辑如果没有文化底蕴是不能够胜任编辑出版工作的[9]。近年来高校学报编辑队伍年轻化,引进年轻编辑为学报的发展补充了新鲜血液,其中不乏博士研究生。对于青年编辑来讲,他们自身具有专业优势,在编辑专业对口的稿件时能够更快速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准确地定位文章的学术水平。而对于社科类学报的青年编辑来讲,除了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本专业特长外,还要再进一步地夯实知识基础、提升文字修养、扩展自身的文化修养,在编辑的实践工作中积累人文情怀[10]。
3. 专业的编辑素养。陈景云认为,一名高素质编辑一定是对编辑业务精益求精的人,掌握得当的编辑方法具有过硬的编辑基本功[11]。高校社科学报青年编辑如果想做好编辑工作就要精通编辑业务知识[12],严格遵守“三审”“三校”的编辑出版制度,熟练掌握各种与编辑出版的国家标准;具备期刊出版人的角色认识和身份认同[13],遵循高校社科学报的编辑出版特点和规律开展编辑加工工作;坚持对编辑出版业务的学习,按照要求完成每年的编辑出版学时;善于发现对编辑加工有益的新事物,与同行多进行业务交流。
4. 良好的社交素养。在编辑加工稿件的过程中,编辑们不仅要对文章负责,还要与不同身份的人打交道,这些人有审稿专家、作者、读者,而高校编辑还要面对两个群体,即教师与学生。这就要求学报的编辑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较高的情商,这一点对青年编辑尤为重要。比如在面对一名被退稿的作者询问时,应该理解作者的付出没有获得回报的心情,细心讲解期刊的发刊原则和规定,耐心帮助作者分析退稿原因,提出合理的稿件修改意见,使其感受到编辑的人文关怀从而提升对学报的好感度[14]。
(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社科青年编辑新衍生出来的职业素养
“双一流”建设方案的提出不仅为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青年编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推进“双一流”建设,青年编辑应具有以下两种新的职业素养。
1. 准确的判断力。“双一流”建设的重点在于学科建设,学报本身就是基于本校学科而产生的,但当代社会的高校社科学报要有“放眼看世界”的包容态度,关起门来办学报不符合全球化发展的主流,高校社科学报要敞开大门接收稿件,严把稿件质量关。为了能使“一流学科”方向的文章尽早发表,最大限度地缩短发表时滞,在收录稿件时,年轻的编辑应具有准确的判断力,即能够准确判断稿件有无学术价值。这对编辑的工作经验提出了要求,而在实践中对年轻的编辑们来讲,由于工作年限不长很难做到。这就要求在“双一流”的建设背景下,在平时的编辑工作中社科学报的青年编辑要多读、多看、多交流、多接触社科类“一流学科”方面的稿件,培养“洞察力”,不错过任何具有学术价值的稿件。除此之外,对那些属于“一流学科”范畴但尚未达到发表要求的稿件,能够提出合理、详细的修改意见,从论点、论据和结论方面帮助作者完善文章,最终能够顺利发表。
2. 专业学科的科研能力。在传统的编辑理念中,高校社科编辑属于“全才”,社科类的稿件都可以编辑,追求的是编辑面广,但这种理念不符合“双一流”建设的要求。现如今的高校社科学报为了提升学报质量积极引进高学历年轻编辑,其中不乏博士,为学报发展注入了活力,增强了高校社科编辑部的科研能力,符合编辑学者化的发展趋势。这里的“学者化”指的是年轻编辑在从事社科类编辑工作的同时,保持自身的专业研究能力。我国高校社科学报40年的发展趋势是由综合性向专业化、专题化和特色化发展[5],而将稿件分类将其交给专业对口的年轻编辑将会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稿件发表时滞,有效提升文章的学术价值,为“一流学科”做出贡献。这就要求青年编辑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准,在编辑稿件的过程中能与作者无专业障碍交流。
四、结语
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离不开青年编辑的有益补充,青年编辑肩负着“把优秀论文刊登在祖国期刊上”的神圣使命。“双一流”建设的提出为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高校社科青年编辑应该抓住机遇,在保留传统编辑职业素养的基础上,不断自我鞭策,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完成为“一流学科”建设护航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