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新时代编辑与产品的关系

2019-03-20

传媒论坛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学大纲策划消费者

刘 佳

(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 100029)

一、引言

人类社会从茹毛饮血的原始阶段进步到现阶段,从没有哪个时期比现在的资讯更发达、更便捷、更快速。也没有哪个阶段比现阶段的人们更活跃、更有创造力。在这样高速发展的社会下,面对思维更活跃的互联网“原住民”,如何策划适合他们的好教材,是摆在所有编辑面前的一项历史性任务!

围绕这项任务,如果再进一步思考的话,可以衍生很多问题,诸如:①策划一本教材如何考虑受众需求?如何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出发来设计教材编写大纲?②受众是谁?③在策划出版一本教材的过程中究竟策划编辑和作者哪个角色更重要?这两个角色的分工到底是什么?④对于编辑来说,教材出版是不是工作流程的结束?一本教材从诞生到成为经典,是不是应该形成一个工作闭环?

这一系列中的每个问题都值得我们作深入探究[1]。

二、探析新时代编辑产品的关系研究

在市场营销中,对于产品的定义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的,能够用于消费和使用的商品或服务。产品经理是产品的设计者、推广者、改进者和规划者。他能够洞察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偏好,并深谙推广之道,知道针对目标群体消费者该使用何种方式、途径、渠道让消费者知道、了解、熟悉最终购买自己的产品。同时还会不停地跟踪回访消费者了解产品的不足与缺陷,针对产品进行升级改造,创造出二代产品、三代产品等。最为大家熟知的产品经理应该是乔布斯,他是典型的产品经理。生产者顾名思义,是生产资料和资源的组织者,根据产品经理的设计理念和要求制造出对应的产品,并能根据产品经理的要求对产品进行升级换代。如富士康。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消费者是谁?消费者的定义是:以个人消费为目的而购买使用商品和服务的个体社会成员。他或她必须是产品和服务的最终使用者而不是生产者、经营者。一个一个的消费者共同组成了一个群体,叫作市场,具有同一类型需求的消费者共同组成了某类需求的细分市场。这群消费者的购买能力相加就形成了所谓的市场容量。

如果把编辑、教材、作者、读者这四个角色替换进去,则形成如下表格(见表1)。

根据上表发现,各个角色缺失功能有很多,而且课程教学大纲也限制了很多功能的发挥。因此,能不能得出结论,市场营销理论完全不适用于现在的编辑和教材的关系呢?我认为不是。教学大纲是总纲,它指引教学方向,限定教学内容,它是一个被设定的竞争环境。所有的市场行为都是在有竞争环境设定的前提下完成的,能结合竞争环境,设计出满足消费需求的产品是产品经理的核心技能[2]!

试举一例:淘宝购物服务已经成为当今人们不可缺失的社会行为,人们享受网络购物的便捷,满足于网络购物的商品陈列和不限时购买。但是在网购初期,网购行为服务满足的是人们无暇逛商场的需求,但是看不到实物就付钱和看到实物再付钱是网络购物的硬伤。怎么办?这就是竞争环境。于是支付宝的横空出世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样的例子很多,不一一列举了。策划编辑的核心工作应该是准确洞察读者需求,切实把握读者行为偏好,结合作者/作者群的学术资源,整合设计整套教材施行方案。以2017年出版的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写的《物理化学》第六版为例,再版过程中策划编辑、编写团队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分析,核心就是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延续经典?最终呈现的产品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纸质教材,另一种是在线开放课程。虽然在线开放课程的上线有政策环境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大学生更熟悉使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在线开放课程的上线也是顺应他们的消费行为习惯。至于结果,超过200所高校选择其作为指定教材,17个月的发行量超过18万册,是第四版和第五版全部发行量之和。根据这个案例梳理一下,“与时俱进、延续经典的”核心出版诉求其实可以翻译为如何将经典的教材内容更好地满足新时代消费者的需求?这是消费需求洞察的起因。采用网络平台选择在线开放课程的内容呈现方式是对消费者行为习惯的迎合,再匹配经验丰富的编写团队,带来的结果则是显而易见的,只有满足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行为偏好,产品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编辑与产品的关系不应该是简单的、线性的、教条的,而应该是动态的、全链条的整体管理的关系。

所以,今后策划编辑发布新产品的工作方案应该包括下述流程和内容:①前期准备阶段:包括针对读者需求调研、行为偏好分析、教学大纲解读与分析;②大纲设计阶段:包括作者/作者群的深度访谈沟通、教材大纲编写、传播形式及渠道设计;③编写团队遴选:根据选定的教材内容范围大范围进行执笔作者遴选,可不拘泥固定的编写团队;④内容编写及编辑加工阶段:教材编写及编辑加工,包括第2阶段选定的不同形式、不同渠道的适配内容;⑤成书发布及推广:成书发布、宣传推广;⑥后期回访改进:定期回访,定期挖改,为更新再版积累素材。

以上内容可形成固定的工作行为闭环,带来的好处是每本教材都是根据教学大纲的指导精神,从读者需求角度出发,用读者最熟悉的获取方式传播传递,用以满足读者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授课需求。同时,定期的回访、内容更新及再版也为教材成长为经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大纲策划消费者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以纲为要,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上海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建设实践探索
系无理取闹?NO! 请为消费者擦干眼泪
以人为本 以纲为纲
——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实践与探索
互动式教学大纲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以《工程制图与识图》为例
日化品牌怎样才能吸引年轻消费者?
知识付费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