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媒体技术下的高校家校共育机制建设

2019-03-20吴会蓉

传媒论坛 2019年16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家长

吴会蓉

(成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21)

一、引言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对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高校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最高教育阶段,也是大学生成长集中受教育的最后阶段,依托多媒体技术构建家庭与学校共育机制,对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成效,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积极作用。

二、当前高校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

(一)共育意识不强

与中小学相比较,当前高校家庭教育功能急剧减弱,家长和学校对孩子进入大学后的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削弱。表现在:

第一,家长关心孩子的主动性大大减少甚至消失,家校联络的频率、家长对孩子学习成长状况关注的密切度等都远不及中小学时期,难以发挥家长、家庭对高校教育的支持配合力度。

第二,学校联系家长、主动寻求家长配合的积极性不强,偶尔与家长联系几乎都是因为学生有重大问题如严重疾病、严重违纪等,高校教育放弃或局部放弃家庭教育共同参与对学生的指导引导的机会,双方没有形成积极主动的共育意识。

(二)共育机制欠缺

高校注重自身对学生的全方位管理和服务,很多高校也意识到家校共育机制的建设的重要作用,但只是把家校共育简单地看成学生出现问题时需要联系家长,没有将高校正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成长成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习习惯养成等方面纳入家校联系中来,缺乏明确、全面的家校共育机制,如常规性联系制度、平台和专职人员等,对家校工作的职责要求、平台建设、人员配备、考核方式等缺乏明确的规定。共育机制的不完善弱化了家校双方合力育人的理念,导致家校共育难以真正落实,难以发挥家校合力,减弱了家校共育的机会和效果。

造成以上现状的原因有二:

一是家长与学校重视不够,出于对准成年的孩子和对大学管理教学的信任,家长认为教育管理任务已经完成,可以放手了。学校在制定教育管理目标时虽然非常重视学校自身内部的管理职责和要求,但往往忽视学生原生家庭的影响力。

二是空间距离的限制,高校的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传统意义上的家校联系和沟通方式如家长会等难以开展,部分家长想继续参与对孩子的管理和指导,但是鞭长莫及。

在校大学生的社会化尚未初步完成,依然需要家长和学校指导,家校合作共同教育的任务依然艰巨。家庭作为学生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教育优势。构建家校共育教育机制有利于学校、家长双方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情况,提高家长在孩子大学期间心理、思想、学业发展中的参与度,使得家庭的育人功能和学校的育人功能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从而更好地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家长、老师、学校多方位的关心、教育、陪伴与指导,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自我认同感,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优秀人格的养成。

三、利用新媒体平台共建家校共育机制的价值与措施

(一)利用新媒体增强目标协同,实现家校教育目标一致性

新媒体具有信息传递多向化的特点,为平台参与者提供双向甚至多向参与沟通的机会,每个受众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互动性强,信息传播和反馈及时,传播效果明显。学校应树立“以人为本,服务成才”的教育思想,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主动沟通、平等交流”为基本态度,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家长微信群、QQ群、辅导员微博、学校网站的家长专栏等等,搭建学校与家长之间良好的沟通平台,有目的、有计划、经常性地在相关平台发布与学生成长相关的信息。

如培养目标、专业要求、就业形势、学习要求、学生在校管理、学生活动等内容,帮助家长更加清晰地了解学校育人目标和具体措施,引导家长关注、重视、配合学校的教育管理活动,使家长从根本上认识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和成长成才中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促进家长积极参与到家校共育机制的建设中来,与学校保持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凝聚家庭和学校两方面的力量和教育同向感,增强家庭与高校在教育功能、教育目标上的协同效应,确保家长、学校同向发力,各自在自己资源、能力范围内做出积极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全面、顺利地成长成才。

(二)利用新媒体延伸教育时空,保持家校教育过程的连贯性

新媒体具有跨时空零距离传播的特点,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接收信息,参与讨论,达到信息迅速传播、快速反馈、多方参与、共商共议的效果,提高信息交流的时效性。新媒体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因学生家长分散、时空距离遥远等带来的困难,高校应利用网络、手机等多媒体设备创建家校共育平台,建立家长QQ群、微信群,开通微信公众号等,延伸教育时空,根据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任务,及时发布信息进行沟通,向学生家长传递学校教育相关重要要求、传播国内外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等,方便家长掌握和了解信息,参与配合督促,提高家长的教育认知和综合素质,使家长认识到高校教育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家长参与、配合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家校公众平台留言对话、参与讨论,把握子女的思想状态、了解孩子成长状况等,新媒体不因时空距离而影响家校共育过程的连贯性,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地发展,促进家长在子女管理上能够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

(三)利用新媒体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家校共育资源的综合利用

新媒体具有传播内容的多元化和融合化的特点,提高了信息数量、质量,提升了信息广度。

第一,利用新媒体平台,整合高校教育各种资源,影响并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家校共育活动。以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重方式传播教育管理、班级活动、学生成长状况的相关信息,可以提高家长对学校教育和学生成长活动的关注度和综合了解的程度。

第二,利用新媒体平台,形成良好的家校共育氛围。共同的目标和良好的氛围就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家校共育平台为家长提供交流互动的机会,引导家长基于对孩子共同的成长期待达成家校共育的合作共识,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引导并带动更多家长参与到家校共育的机制之中。

第三,利用新媒体技术搭建家长教育经验交流平台。学生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家庭观念、人生阅历、社会认知、奋斗经历、人生态度、职业素养、对孩子的关爱和期待等,都是教育学资源的一部分,这些资源既有共性也有每一个家庭的个性化特点,其中不乏优秀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措施,学校积极搭建家校共育新媒体平台,提供家长之间经验交流的机会,拓展家庭教育资源,传递优秀可行的家庭教育经验、探讨大学阶段家长们遇到的家庭教育的困惑和问题等,对帮助其他家长建立共育意识、提高家庭教育的技巧和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第四,学校相关人员利用新媒体平台与家长一对一沟通,了解学生家庭基本状况、性格特征、学习基础、兴趣特长等,建立学生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的基础管理档案,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或问题隐患,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避免较大问题的发生;通过交流,还可以征求家长对学校管理、教学的意见建议,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管理和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促进家长和学校老师在情感和行动上都保持对学生教育的目标一致性,在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中形成合力,共同监督,共同努力。

四、结语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辅助力量,运用现代新媒体技术构建信息通达、交流通畅的家校共育平台,提升家长老师的家校共育观念,整合家校教育资源,对促进高校育人工作,培养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家长
关于发起创建“家校共育实验校”的函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