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译中的文化障碍问题研究

2019-03-20孙明慧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20期
关键词:源语言译语口译

□孙明慧

在经济和文化呈现出全球全球化发展特点的背景下,各个国家的文化与经济的往来越来越频繁,这样也使得在商务或文化交流方面需要提升双方翻译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口译过程当中,由于存在一些文化障碍,让翻译的内容会大打折扣,这样不利于商务贸易的往来,也不利于国家之间的文化传播。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对口译中文化障碍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强调了提升口语水平的重要性,并指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一、提升口译水平的必要性

(一)能准确地翻译出源语言的内涵,这样才能让获得译语的交涉对象完全掌握对方所表达的内涵。在我国“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大背景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涉频率越来越高,使得国家之间的沟通也越来越深入,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了构建出良好的合作关系,达成一致的经济发展战略协议,需要多次完成相应内容的沟通,才能达到彼此的发展目标[1]。而在沟通的过程当中,大多数都是采用面对面的沟通方式,双方在口译人员的辅助下,来完成彼此的沟通和交流,在这样的状况下必须要提升口译人员的翻译水平,这对促进双方的合作与商贸往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提升口译人员的水平,对对外贸易方面,能彰显出我国对合作国家或者对象的尊重,这样对达成彼此的合作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性作用。当前我国在开展经济贸易往来过程中,对于出口或进口商品方面需要与多个国家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涉,沟通过程中利用口译人员对商品的内容进行翻译,而口译人员自身的水平较高,不光能彰显出我国人才培养的水平,这对开展文化和文化方面的合作具有促进性的作用,同时,在应用到商务方面能彰显出我国对合作国家的尊重,能通过采用纯熟的翻译语言来提升沟通,语言沟通的质量起到了促进性的作用[2]。

二、口译中导致出现文化障碍的因素分析

(一)口译人员掌握的源语言和译语基础知识较少。在口译从业人员对源语言的内容进行翻译的过程当中,会由于文化障碍方面的因素导致翻译的内容不够准确,甚至出现乌龙状况的现象。针对于这样的问题,本文认为导致口译人员出现文化障碍因素无法对源语言的内容进行更好翻译的因素当中,口译人员掌握相应的语言基础知识较少是当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口译人员对相应的外文内容进行翻译的过程中,由于对其中的一些基础知识了解比较少,自然会受到文化障碍的影响,无法对相应的内容进行准确的翻译,出现该种状况的语言类型当中,英语口译中出现的几率较少,这是由于我国在经济改革开放策略实施之后,与英美国家的业务贸易的往来频率较大,这样使得我国很多的翻译人员对于英美国家的语言内容基础知识了解较多,但是对于一些小语种的外文内容翻译时,由于掌握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在翻译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基础知识作为保障,自然会出现口译内容不准确的现象。

(二)对源语言文化史了解较少。口译中导致出现文化障碍的因素不仅是对于基础知识了解较少同时,对于源语言文化史的了解内容较少,也会导致出现翻译内容不准确的现象。一个国家的语言与该国家语言发展史和历史,都有紧密的联系。在我国开展对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活动当中,或者是其他领域合作过程中,都会有缓和合作洽谈氛围的时候,而在这一期间,都会采用一些谚语的内容加入到沟通当中,而如果一些口译人员对于源语言的文化史了解较少,自然无法准确地翻译出相应的内容,而该方面的现象主要存在于非政治的沟通当中。在经济贸易、旅游、教育、医疗、科技、建筑工程合作中,经常采用一些非官方的语言进行沟通,而这一过程中使用的谚语或者特殊词汇语言频率较高,如果无法掌握源语言的文化历史,便无法了解对方在沟通中所说语言的含义。从这一角度上分析可以了解到,如果口译从业人员未能了解源语言文化历史,自然会导致在翻译过程中受到文化障碍。

(三)缺乏口译的实践。在口译过程中出现文化障碍的影响因素当中,口译人员缺乏实践经验,也会导致对翻译外文翻译不准确的现象出现。不论是在何种状况下的涉外沟通实践经验,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口译人员的工作能力,同时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让口译从业人员了解源语言国家的语言特点和注意事项。在我国当代的经济发展当中,由于在“一带一路”经济改革开放策略实施之后,我国与他国的贸易往来和其他方面的合作,均呈现出了频率较高的特点,这样使得我国一些涉外翻译人员的需求量较大,而在这样的状况下,应届毕业生投入到涉外交际翻译工作当中,由于自身的工作经验较少,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导致出现文化障碍影响翻译内容现象比较频繁。因此,从这一角度上分析得知,口译从业人员由于缺乏口译的实践经验也会受到文化障碍的阻碍,而无法对源语言的内容进行准确的翻译。

三、跨越文化障碍提升口译水平的策略

(一)夯实源语言和译语的基础。口译属于跨文化进行对外交流的活动的基础保障,基于文化自身具有的共性和个性化特点,不同语言承载了不同的文化,使得跨文化的交流难度较高。因此,作为口译人员,在开展对外交流的过程当中,为了更好地提升口语水平,应夯实源语言和译语的基础,在口译人员要对翻译的语种基础语言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并熟知源语言当中句式和语法的特点,这样才能在翻译过程准确地完成语言的翻译工作,同时也要掌握译语的特点,通过认真和详细的研究译语言的结构,让在对一些源语言进行翻译的过程当中,通过译语所有的语言来完成内容的翻译。尤其是注重对一些小语种外文进行翻译时,一定要选择注重对相应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并要注重对我国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只有注重两种语言的文化基础才能更好地提升口译人员的翻译水平[3]。

(二)掌握源语言的文化史。由于不同的国家在语言应用方面受到历史、文化和社会的影响,不同的语言会展现出不同的含义,尤其是一些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国家,谚语当中的一些词汇所蕴含的含义较为丰富,如果口译人员在开展口译工作翻译的过程中,未能注重对源语言文化的深入研究,则可能会出现乌龙翻译的现象。因此,在口译人员开展跨国的文化交流翻译过程中,应掌握对源语言的文化史,特别是对这一国家的谚语和传统的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掌握不同语言应用在不同语境和词语搭配方面所蕴含的含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翻译水平,避免一些敏感性的问题出现在双方交流过程中,口译人员应注重对文化差异的对比,并掌握双方文化语言当中一些敏感的词汇,这样才能具备准确地翻译外文的水平。

(三)口译员要增加实践的练习。在口译人员夯实源语言和译语文化基础,并掌握源语言文化史之后,应注重积极参与到口译实践当中,在实践中要不断地总结翻译的经验,同时要对自己出现的一些问题展开反省,让自身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意识,通过学习一些跨文化翻译工作的策略,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发现存在的不足,同样,大量的知识要在实践中运用才能达到准确翻译和提升交流水平的目标,口译从业人员应对一些相应的技巧和特殊文化潜在因素进行合理的处理和整理,并形成自己翻译的指导原则,通过不断的实践练习,才能具备较高的跨文化沟通翻译能力,这样对于当前社交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性作用。尤其是一些应届毕业生,一定要多在一些涉外沟通的场合中,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了解自身所翻译语言的翻译特点,进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口译经验,丰富实现口译能力。

四、结语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经济贸易范围的扩大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升口译的水平对经济的贸易和文化的往来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该方面的内容,本文指出了提升口译跨文化障碍的必要性,一方面能准确地翻译出源语言的内涵,这样才能让获得译语的交涉对象完全掌握对方所表达的内涵。另一方面提升口译人员的水平,能彰显出我国对合作国家或者对象的尊重,这样对达成彼此的合作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性作用。并指出了跨越文化障碍提升口语水平的策略即夯实源语言和译语的基础、掌握源语言的文化史以及口译员要增加实践的练习。

猜你喜欢

源语言译语口译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林巍《知识与智慧》英译分析
浅析日语口译译员素质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
以口译实例谈双语知识的必要性
口译认知构建中的概念整合——以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古语诗词口译为例
从目的论角度看《红高粱》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