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退役复学大学生适应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2019-03-20李婉晴王凤双
□李婉晴 王凤双
大学生士兵,近年来已经屡见不鲜。经历了军旅生活,经历了血与火历练,这些大学生士兵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坚韧,拥有了一系列良好的品格。但是他们也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大学生士兵面临着与学校生活格格不入、难以融入校园等问题。退役大学生如果不能融入校园,势必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因此,必须加以重视并进行解决,帮助退役大学生真正的融入校园,学校和教师责无旁贷。
一、强化退役复学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大学生异常重要,是学校育人的核心内涵。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保障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为祖国培养出有用的优秀人才。这其中,尤其是应征入伍的大学生退役归来,退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好。这不仅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构成。退役大学生群体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对于这个特殊的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基础,顺应时代的发展,因地制宜,探索一条适合该群体的思想教育途径。
(二)以人为本、人才培养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近些年,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并注重道德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就要求相关学校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有针对性、及时性,设计出相应的教育方法,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能够适应新形势,得到健康的发展。退役大学生的特殊经历也是他们的人才优势,而学校要做的就是利用退役大学生的这一优势,进行积极地引导,使其成为退役大学生发展的助推器,促进退役大学生的发展。
(三)强化国防后续教育的本质要求。兵营是许多大学生梦寐以求的地方,许多学生对军队的生活充满了向往。他们梦想着穿上军装,保卫祖国,为国家奉献青春和热血。有这种经历的学生有很强的国防意识,当然,这也得益于军旅的训练。退役后,学校自然要负担起继续国防教育的重任。因此,对退役大学生进行正确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正确的。继续开展国防教育,鼓励更多大学生积极参军,进而使其自身价值得到实现。
二、大学生应征入伍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学校招生宣讲渠道过于单一,只有教师的宣讲和学生相关部门的政策公告。这既没有吸引学生明确的注意力,也没有利用现代媒体的优势,消息的传播渠道过于陈旧。正因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顺应形势、运用新媒体,学生们对这项政策知之甚少。一些学生想参军并留在军队;一些学生期望通过参军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并享受国家退款政策;有些学生只是想拓展他们的事业,退役后仍有改善的空间,期望有更佳的选择。在这种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个体意识较强,集体奉献精神较弱。新时代的大学生,成长于一个开放的时代,他们普遍具有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具体有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喜欢无拘无束等特点。
三、退役复学大学生重返校园后存在的问题
(一)学业上的问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是指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克服各种难题,保持与周围学习环境的和谐的心理倾向。学校退役大学生的校园学习适应性问题是群体难以适应大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难以有效提高其学习效率。从大学生到军人,从大学到军训,这两种角色的转变使退役大学生面临着明显的学习问题。作为一名大学生,首要工作是学习,而军人在服役期间的工作就是军训很少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学校的知识。军队的学习方法和内容与学校的学习方法和内容有很大的不同,这使得军队的学习具有原创性。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英语知识和计算机知识,退役大学生开始感到不舒服,对大学的专业课程感到很大的压力。对于再教育后退役的大学生来说,专业知识与专业知识积累的差距要大于普通大学生,这常常使他们难以学习或丧失信心。因此,对于退役大学生来说,学业问题使其将面临的主要问题,必须加以解决。
(二)心理上的问题。由于这些退役大学生在军队生活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早已适应了军旅生活,并养成了坚韧不拔的品格。因此,退伍军人的优良品质使他们不愿示弱。当他们遇到问题时,他们常常试图解决问题,而不是寻求帮助。这种思维是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然而,如果这些人过于依赖自身的能力,这种想法客观上减少了退役大学生重新获得其他人支持的机会。这就不可避免的疏远了周围的人,使人际关系变得冷漠。
(三)重视力度上的问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其特殊性,一直以来关注的人甚少,是一个盲点。由于这群人脱下制服回到学校,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经历和身份,甚至一些老师和同学也不知道这群人有什么样的适应问题。老师不能提供更多的科学教育,因为对它没有深刻的理解。有些老师甚至没有听说过大学生辍学的事,所以他们不知道这个团体的存在。正是由于学校尤其是教师对退役大学生的不了解,形成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盲点。许多学院和大学对退役大学生一视同仁,一些人认为退役大学生可以像普通大学生一样上大学,认为他们有更佳的学习能力。经过军旅实践,他们有更佳的适应能力。辍学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影响不大,不会产生上述适应性问题。还有一些人,他们认为退役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应该强于普通大学生,不需要特别关心或注意。殊不知,这种思想对退役大学生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使他们感到自己并不受人重视,心理上才产生严重的失落感。
(四)人际关系上的问题。在军事、学校和家庭系统中,大学生与家庭系统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环境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军旅中,由于军队的限制,大学生主要受军队教导员、班长等人的制约。军队中的大多数军人都和班长、战友住在一起,除了军队的特殊条件和要求外,很少有机会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这就在无形中导致这些关系变得极其脆弱,时间久了甚至会疏远、冷漠,不利于退役大学生正常的融入社会。当大学生离开军旅成为大学生的时候,尤其是当退役的大学生重返校园的时候,因为他们与领导的交流来自于管理和行政的压力,当他们离开军队的时候,这种关系会突然减弱或消失。退役大学生将要面临家庭、学校的人际交往,并要逐渐的融入其中。退役大学生辍学后,退役大学生的内部沟通最为显著。对他们来说,当他们退伍或参军时,他们的同学已经毕业,加上缺乏两年的沟通和联系,退役大学生与老同学之间的交流明显减弱。这种情况下,退役大学生与年龄较小的同班同学交往时,学生之间的交流有明显的压力。作为退役大学生,差异较大的年龄差与即将面临的复杂人际关系,让这些退役大学生无所适从。
四、提升退役复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政策上给予帮助,规划未来发展方向。强化学校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深入研究退役大学生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完善离校生政策,减少离校生遇到的难题。许多学生参军了,许多大学生期望在参军前获得晋升或者保送资格,进而拥有更好的发展。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将面临退役并重返学校的问题,这种情况下,退役大学生可能会为他们的理想感到尴尬。因此,学校要在政策上进行相关的帮助,职业指导教师为退役大学生制定职业规划,帮助他们关注自身的生活和学习,发现和发挥自身的优势,逐步找到适合自身的职业规划,进而适应社会,拥有更好的发展。
(二)学业上进行帮扶,生活上进行关怀。对于回归学校的退役大学生来说,在两年的军旅生涯之后,他们在高中学到的东西已经被遗忘了。虽然现阶段大学的大多数课程都比较简单,但在一些学科中,原始的知识基础是必要的。其中,退役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尤为值得关注。教师应强化对退役大学生的教学帮助,提高退役大学生的专业课程水平,增加更多的基础知识,以促进对退役大学生的了解。在课程结束前设置一个特殊的提问时间,回答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问题。设置专门的自学课程,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学校将定期组织活动,关注退役大学生的个人生活,帮助他们融入校园。
(三)给予应有的重视,设立专项评奖制度。大多数从学校回来的退役大学生被安排在接下来的两个专业班级。有时候宿舍没有安排和同届的学生住在一起,所以和同届学生交流的机会就少了。这将导致与各方的对抗,这些学生获得奖励和援助也会失去公平性。这种情况对退役大学生的优等生评价是不公平的,会阻碍退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影响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有必要给退役大学生特殊的奖励。这项政策倾向于照顾他们,加强对退役大学生的重视力度,不应该让他们感到被遗忘。
(四)搭建平台,引导其发挥积极作用。因此,有必要为退役大学生建立一个学校平台,引导他们发挥积极作用,使被推荐的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退役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执行力和特殊技能。学校应该积极建立平台,鼓励学生参与课堂、退役俱乐部与学校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协助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国防教育和军事技能训练,充分发挥学校的综合效益。《国防教育法》指出,学校国防教育是国防教育的基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然而,我国国防教育主要渗透在日常的宣讲栏目和思想政治课上,缺乏相关的国防教育宣讲讲座。学校退役人员的回归有利于学校国防教育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的建设作出贡献,促进我国的繁荣发展。
五、结语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非常重要,尤其是退役大学生。退役大学生经历过军旅生活,在军队中经历了充足的锻炼,个人的素质以及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退役大学生面临着回归校园的问题困扰。只有在政策上给予帮助,在生活中予以关心,在学习上进行扶持,真正的帮助大学生融入校园,早日回归正常生活,才能有利于这些退役大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