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视域下的应用型人才培育研究
2019-03-20邵春燕赵洪兵黄秀娟
□邵春燕 赵洪兵 黄秀娟 曹 阳
我国自古以来就以手工业扬名四方,手工制品远销海外,在当前工业化生产的背景下,高效、量产已不是问题,但是一些企业过于追求利益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偷工减料情况屡发,并且产品的同质化、抄袭现象严重,使“中国制造”蒙尘。高校作为输送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培养阵地,对于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已提上日程,人才不应像机器只会生产,注入了灵魂的职业人才能更好地推动职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工匠精神概述
2016年,“工匠精神”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工匠精神被提到全国、全社会的高度,国家倡导培育工匠精神,发扬工匠精神,为将中国建设成为制造业强国而努力。在古代,我国历史上的工匠精神来源于铁匠、木匠、瓦匠、皮匠等从事手工生产的劳动人民,他们专于本业,精益求精,不断提升自己的制造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并不断立意立神,推陈出新,这是经年累月形成的一种对于制造创作的态度,是工匠造物的内核精神所在。在现代,工匠精神存在于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之中,它不仅仅是个人职业价值的追求与体现,更是劳动人民对待工作的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淡泊名利、心无旁骛,努力寻求个人发展与企业共同成长的职业精神,更是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观的发展要求,是个人把工作做好、做精的基本态度,是制造行业强化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的根本追求。
二、当前社会工匠精神缺失之困
(一)社会环境缺乏工匠精神的培育土壤。我国古代阶层价值取向中以仕为上,整个社会以读书入仕为荣,工农为下,手工业劳作者在社会中处于底层,是“受治于人”的那一部分,严格的阶层划分和不同阶级价值导向是古代封建社会统治的重要手段,也是他们一直遵循的治国理政的依据。工匠们在社会中得不到尊重,所谓的“奇技淫巧”是对工匠劳动的最大蔑视。直至现代社会,在多数大学生的职业观念里求公职、进管理层仍是工作的重心,至于动手劳作,那是蓝领的范畴,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甚至是无奈之举;改革开放后西方思潮对我国的文化冲击巨大,再加上社会建设都以经济发展为重,难免带来趋利性影响,一切以最终获益为评价标准,人和技术都被间接物化,价值失去了丰富性,精神层面理想匮乏。从古至今,工匠精神生存的文化环境并不肥沃,随着有大德的工匠逐一逝去,青黄不接,工匠精神也在加速流失。
(二)企业的价值取向影响了工匠精神的发扬。就企业来说,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也是企业寻求发展的最大动力,结果导向性让许多企业忽略了把控过程的重要环节,当下实时利益的获取蒙蔽了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为了占领更多份额,攫取更大利益,重量轻质的产品在短时期内大规模迅速流入市场,粗制滥造、偷工减料,企业生产的本心已失,没有了对基本价值的坚守,这样的企业也会最快被淘汰出局;一些企业在自身定位方面不够准确,盲目求大求全,在求专求精方面却不思进取,在企业没有具备一定实力之前,扩大化生产经营只会分散企业精力,没有拿的出手的精良代表作,那么这个企业很难获得跨越式的发展;现代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够稳是不进则退,还需要更多的创新来支撑,这种创新不是借鉴、不是照搬照抄,而是由来于企业内部的自主的创新能力,工匠精神所具备的不断挖掘深入进取的特质正是企业应当学习和具备的,只有掌握了话语权,才能时刻处于主动的地位,才拥有绝对的竞争力。
(三)高校对于工匠精神的培养存在短板。当前高校教育是根据经济发展、市场和企业的需要来培养应用型人才,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培养比较到位,但是对于学生的独立性、合作性、可持续发展性的培养尚有些欠缺,人才的硬件配置足够,相应的配套软实力在工作时却显得力有不足。第一,在教育理念上产生了偏差,教学效果自然会存在缺陷;第二,高校的师资力量水平不一,爱岗敬业、立德树人、品行端正者有之,弄虚作假、沽名钓誉者也有之,好的榜样才能带出更好的学生;第三,由于偏重对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自然会把更多的比重放在这些实用性的课堂教学中,相对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指导的课程就显得短小紧凑,没有足够的课堂时间保证教学,就无法取得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第四,校企合作缺乏实效性,没有起到最大的辅助作用,很多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流于形式,没有让课堂与实践完成真正的结合,学生在企业中并没有受到多少职业规则的限制与约束,对于优秀企业文化的了解也很少,存之于中的工匠精神就无法渗透入学生的思想,学生也无从践行工匠精神。
三、培养高校应用型人才工匠精神的意义
培养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工匠精神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发展观,树立起学生的信心,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让大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融入工作环境;工匠精神能够激发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一人之力微薄,只有互相协作共同进步才是取得成功的“捷径”;高校应用型人才的一个特点是理论基础水平很高,但是实际操作能力不相匹配,遇到需要动手实践的问题就会茫然无措,工匠精神的坚韧耐心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锻炼出来的,它所倡导的实践精神正是当代大学生所需要具备的优秀品质,通过切身实践,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仅局限于其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对于个人品行、综合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人才首先要是一个具有高尚品质、优良品德的人,而不只是可以高效利用的才,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精神的一种教育理念,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职业的认同度和粘合度,积极投身建设事业,以具备工匠精神品质为荣,自觉将工匠精神传承发扬,成为国家真正有用的人。
四、高校应用型人才工匠精神培养路径
高校是应用型人才工匠精神培养的主体,因此要充分利用高校这个载体,发挥高校教育的作用,将工匠精神渗透入教学的方方面面,明确指引,潜移默化,让工匠精神教育成为常态。
(一)建立高校工匠精神的培育体系。第一,要将“工匠精神”作为培育目标明确出来,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综合发展,高校要提高工匠精神教育的地位,让师生了解工匠精神的功能与作用,在教学中通过知识传授、社会实践等途径带领学生践行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工作信念,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的实干精神,让学生通过学校的教育来丰富自己,武装自己,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第二,高校在工匠精神的培育内容上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前瞻性,不能让教育浮于表面:一要确立学生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教导学生职业平等,各行各业出状元,当今社会的发展是多元化的,要拓展眼界,“风物长宜放眼量”;二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以德为美,无论是精益求精的技德,还是诚实守信的商德,亦或是修身律己、无私奉献的匠德,这所有的品德构成了匠心匠魂,对学生的工作乃至生活都是大有裨益的;三要优化高校教学知识体系,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加强工匠精神的教育时效性,保证思想教育、实践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合理分配,形成相互支持的课程体系,实现不同课程之间的有效互动,给学生以实践真理的机会,亲身去体验、去感悟。第三要加强对学生就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的作用,实时传达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市场需求变化、就业信息、招聘信息,加强学校课程与实习实践的关联性,让学生认识到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与就业的紧迫性,看清自身的不足,明确努力提升的方向,秉持工匠精神的高专业性、强创新性,提高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内在能动力,积极树立工匠精神标杆,身体力行向高标准靠拢。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工匠型”教师。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着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高低。当前教师队伍中一些消极思想蔓延,教师的职业倦怠、科研能力下降、学术不端行为等给高等教育带来了不良影响,在教师中打造工匠精神也尤为重要。第一,积极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契合“工匠”标准,能执书教课,会实践科研,为教师多创造培训机会,多鼓励教师参加技能大赛、专题讲座等活动,提高自身修养和教学水平;第二,教师应立德树人,以己身为榜样,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理解什么是工匠精神、如何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要有自己的见地与主张,这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并且认同工匠精神,以己身践行工匠精神,热爱本职工作,专注本职工作,对工作游刃有余,时刻保持职业热情,让学生能从教师的身上感受到时刻散发的“工匠”气息,成为学生打心底敬重、学习的榜样。
(三)强化工匠精神的培育氛围。高校文化建设是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和辅助,文化氛围能在点滴之间时刻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与思想,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力也是我们经过长期的研究实践得到的成果,工匠精神的培育必不能放弃校园文化建设的阵地。第一,在规章制度方面,校训、校规等高校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都可以融入工匠精神,我校校训“祈通中西,力求精进”就是工匠精神的重要体现,对学业的专、通、精,对执业的坚、守、进,这些都是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带来的启示;第二,加强媒体平台对工匠精神的宣传与推广,普及工匠精神知识,分享身边工匠故事,唤起师生共鸣;第三,增加学校与社会组织机构的联系,共同就工匠精神为主题举办活动,丰富活动形式,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将精神传播与学生,用真心真情感染学生;第四,加强校企合作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实践,发挥产学结合的实效作用,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