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研究的主要方向及启示

2019-03-20方春媛桑碧桃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诚信大学生教育

□方春媛 桑碧桃

加强高校思想道德建设,最根本的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问题。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诚信档案是根据诚信原则建立的信息库,是社会信用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民族复兴重任,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使命,大学生诚信与否关乎学生成长、校园稳定和社会和谐,因此构建诚信档案进行诚信监督与管理已成为教育界的普遍共识。2014年教育部《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中要求探索建设学生诚信档案,将大学生诚信档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测评的重要依据。近年来学术界从建立高校诚信档案的意义、诚信档案的体系构建、信息化背景下的诚信档案等诸多方面进行研究,笔者对已有相关研究内容进行整理,期望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一、高校构建大学生诚信档案的意义

(一)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将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从说服教育推进到实践教育,将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对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等各方面诚信行为的记录与评价,为思想品德教育注入了具体内容,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具有指向性和时效性。建立诚信档案是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高校诚信教育最初包括了课堂教学、舆论宣传、签名倡议、讲座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没有形成规范的、系统性的、具有实效性的诚信教育机制。诚信档案结合大学生诚信目标管理体系、诚信评价体系和相应的奖惩体系构成了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严谨的诚信教育机制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1]。

(二)不断提升大学生诚信意识。目前大学生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活动缺乏诚信。由于高校普遍采取量化考评标准,学习成绩与评优选先、奖学金评定等联系在一起。为取得优异成绩,学生在学习中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行为时有发生。二是经济生活中诚信缺失。少部分学生恶意拖欠学费、参与恶性借贷等用于奢侈消费。三是求职中的失信行为。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有些毕业生为达到推荐自己的目的,编造经历,造假证书以吸引用人单位。个别大学生契约意识淡薄,随意违约甚至想方设法逃避违约责任。大学生诚信的缺失,不仅影响到高校日常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影响到高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作为筛选合适人才的辅助依据,帮助用人单位全面掌握毕业生信息,有助于提升毕业生就业信誉度和推进高校声誉度。诚信档案的建立还能够帮助规范学生金融行为,防范和降低金融风险,规范学生金融行为[2]。

(三)有力推动大学生思想隐性教育。隐性教育是指隐藏教育的主题和目的,将教育内容融入被教育对象的环境、管理等诸多方面,起到无形引导的教育方式。建立诚信档案有利于优化大学生隐性教育的环境。在非强制的环境中,大学生通过观察、兴趣等因素,认可诚信环境,规范个体行为,并以此为基础实现校园诚信的氛围。建立诚信档案有利于发挥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通过大学生在校期间全程化诚信评价追踪,从内因出发约束大学生行为,提高个体自律及自我认知。建立诚信档案有利于提高诚信教育的实效性。大学生在履行诚信承诺,践行诚信行为中,不仅是付出,诚信档案可以作为求职、评优等多方面的参考依据,从而激励大学生诚信言行[3]。

二、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的体系构建

(一)录入学生基本信息。大多数高校没有专门的学生诚信档案管理机制,由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者负责进行录入,工作针对性不强,相对繁琐。个别高校引入了数字化软件帮助记录,但电子文档安全性风险大。由于学生提供证明材料内容、来源、可信度存在不确定性,因此记录的学生基本信息有待考量。

(二)签订诚实守信承诺书。在校大学生签订的诚信承诺书中一般包括:纪律、学业(学术)、日常行为、经济和招聘就业承诺等内容,此外还需涉及违反承诺的后果和需要承担的责任,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全面指导和刚性约束。

(三)管理学生诚信档案。纸质版大学生诚信档案涉及保存和成本的问题,且容易遗失毁坏。随着科技发展,电子诚信档案应运而生,方便了存储和动态管理,便利了共享资源,但是也带来了数据维护、系统更新、信息保密等一系列问题。

(四)反馈学生诚信情况。社会对个人诚信的查询即学生诚信档案的反应,需要建立申报机制、规范受理机构等,使诚信记录顺畅地与社会诚信体系接轨,延续诚信状况的社会功能,避免把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流于形式。

三、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诚信档案

高速发展的数字时代,互联网、新媒体、大数据等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大学生诚信档案与信息化技术紧密结合,不仅是“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符合当代大学生管理需求的重要举措。从高校诚信教育的期望来看,王佳瑞等借助计算机SPSS软件,对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可行性和迫切性进行研究,为政府维护诚信档案系统提供实践依据。从高校管理角度来看,大学生诚信档案管理由纸质化个体化向数字化群体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利用大数据的有效记录和梳理整合能够帮助教育者更客观全面地掌握大学生诚信行为,并据此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对策。从诚信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来看,从2003年上海大学首次为大学生建立诚信档案并取得良好效果开始拉开了我国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的序幕。2014年,贵州省依托大数据背景,通过信息化数据比对、数据建模,实现了对大学生诚信状况的实时监督和风险预测。数字时代,大学生诚信档案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在诚信教育、标准化建设、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显现出了传统档案所不具备的优势。信息化诚信档案是解决大学生诚信危机的有效手段,是对信息高速发展时代的有力呼应。

四、高校构建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启示

目前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的现实情况,一是相对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应在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前提下,积极调动市场主动性,以市场运作为主,高校管理为辅。二是高校对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归属认识不清,不同地区、部门和高校做法不尽相同,诚信档案的建立和使用单位不明确,调用大学生诚信档案的程序没有标准化。特别是毕业生诚信档案如何管理、如何有效转化为社会个人信用档案等问题尚无定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诚信档案功能的发挥。三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尚不完善,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内容千差万别,诚信与否的奖惩机制不健全。目前,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危及个人的成长、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须完善大数据架构,保障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建立的外部环境,构建完整的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体系、形成大学生诚信档案反馈的有效闭环,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诚信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