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健康促进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2019-03-20□胡月
□胡 月
21世纪,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老龄化”与“少子化”共同夹击,加速着老龄化的进程。老年人口不仅基数大、增速快,而且寿龄高、空巢多,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也不断增加。2017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超过2.4亿人,占总人口11.4%,预计到2050年,65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3.6亿人,占总人口25.6%[1]。老年人群作为特殊群体,随着年龄渐增,其身体机能、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方面都会呈现出改变。慢性病高发,很多老人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慢性病,认知功能、自理能力下降,心理疾患突出,抑郁较为高发。老年人的健康不仅是老年群体的事情,也迫切需要完善社会支持系统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实现“健康老龄化”。
一、健康老龄化的内涵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早在1987年,世界卫生大会就提出了“健康老龄化”的概念。健康老龄化不仅强调老年人躯体的健康,更将其内涵扩展,包括老年人认知能力、智力水平、经济收入和社会功能都达到较好状态,心态积极健康。可以表现在老年人具有持续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发展能力及决策力,按照自身偏好和目标行事的行动能力,实现自身价值的贡献能力。2015年10月,《关于老龄化与健康的全球报告》发布,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缩短带病生存期、减少或延迟失能的出现,对老年人进行积极的健康促进,延长其健康预期寿命,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社会支持的概念
“社会支持”最早由拉什克(Raschke)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随后学者们分别从心理学、流行病学和社会学等角度对社会支持进行了研究与解释,形成多元化的概念阐述,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后学者们又从四个方面将社会支持进行了充实与界定[2]。可以理解为社会支持体现为人际之间相互依赖性的互动关系;体现在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之间的互助,能带来社会支持;社会支持要通过社会资源去实现;社会支持涉及的心理活动较复杂,包括主观的认知、情绪以及行为等方面。多位学者使用了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量老年人的社会支持[3~7],该量表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并且多项研究表明,社会支持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的健康,促进积极老龄化。
三、老年人健康促进的社会支持系统存在缺失
(一)社会环境和政策支持体系尚显不足。尽管国家已出台多项法律及制度维护老年人的权益、增进老年人的健康,在养老保险制度、老年健康产业、医疗保险制度和构建“医养融合”服务体系上,政府有了一定的制度安排和规划措施来增进老年人健康水平。但目前对“老年健康”的真正认知尚未拓展到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内涵理解不足,且多集中于生理健康的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适应往往被忽视。
(二)老年人的健康不公平性较为突出。公平、共享是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核心的价值理念。许多社会因素,诸如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医疗保障的程度、居住环境以及老年人自身的个体特征,如年龄、职业和受教育程度等,由于上述因素的差异,或导致健康的不公平性。而老年人由于生理及心理特点,需要更多的社会关爱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但因为存在着资源配置或制度偏差,老年人未能得到公正的资源分配。
(三)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未能得到足够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常被忽略。田苗苗等[6]研究显示,存在一定程度心理问题的河北省城镇与农村老年人占比22.9%。超过1/5有轻度心理症状,中重度心理症状者也有2.5%。老年人的心理状况直接会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感受及生活质量,良好的心理状况会更有益于躯体的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与幸福感。相比男性,女性老年人更容易出现焦虑、不安等心理症状。农村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比城市老年人更多,分析原因,与农村家庭老人子女常年在外打工、老年人心情苦闷,缺乏情感疏通渠道,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不完善,老年人为自己的养老、医疗、照顾等问题易产生焦虑与恐慌心理。
(四)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尚未形成。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与空巢化,使得家庭照顾的功能不断弱化。面对日益增多的老龄群体和快速老龄化的现实,慢性病的高发,大量失能、失智老人迫切需要照护,为老年人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刻不容缓。尽管有些地区进行了有益探索,将长期护理保险纳入社会保险体系,但并未在全国实现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立法,各地实践呈现碎片化特征,对老年人普惠制的护理保险制度亟待建立。商业健康保险领域在长期护理保险上也有所涉及,但市场份额占比太小,产品开发严重不足,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五)资源整合的社会支持系统亟待建立。老年人的健康促进需要连续性的卫生保健服务,而不是片段式的、碎片化的。现有的医疗资源、养老资源还未实现整合,不同的服务主体因受到资金、制度等制约,服务积极性不高,且存在部门多头管理,行政隶属关系不清,政策难以落地等问题。资源整合的社会支持系统亟待建立,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综合养老、卫生等服务。
四、建立老年人健康促进的社会支持系统策略
(一)营造尊老护老的社会环境,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中国是重视孝道的国家,营造“尊老、敬老、助老、养老”的社会氛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消除年龄歧视,提倡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年人自身也秉持“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态度,寻求自身价值,为代际之间良好沟通、互相支持奠定基础。加大对老年人健康促进的政策支持,明确长期护理保险和医养融合的目标人群,使制度方案的设计更加精准。
(二)关注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降低健康不公平性。城乡二元体制造成了城市与农村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农村老人人均享有的卫生资源与社会支持明显低于城市老人。同时,老年人中的独居老人、丧偶老人、失独老人、贫困老人在健康需求方面有自身特点[8],卫生服务利用不足,卫生服务可及性不好。需要逐步减小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和人群差异,降低健康的不公平性。
(三)提高社会支持水平,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研究显示[6],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收入情况、子女关心程度、社会支持水平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老年人认知功能、自理能力必然随着年龄渐增而减退,心理疾患突出,抑郁较为高发。但受教育程度高与收入较高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态较好。社会支持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家庭中儿女要给老人更多关心和照料,社会要给予老人更多关爱和关注。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很多实行了家庭医生制,但家庭医生团队鲜有心理医生,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常常被忽视,心理问题不能及时疏导和排解,需要社区心理门诊的完善或家庭医生团队中加入心理科的医生。
(四)关注失能失智老人,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步退化,该人群中疾病、伤残发生率也较其他人群高。老年人由于其患病特点,需要大量的医疗卫生服务,对于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还需要花费高昂的照料成本,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放眼国际,各国政府对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普遍提供财力支持和持续的卫生投入。在为老年人提供相对公平的照护体系、满足老年人基本护理服务需求上,政府责无旁贷。在我国即将进入严重老龄化时期,政府的责任担当与政策引领对促进老年人健康水平的提高,将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健康老龄化率先垂范。老年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属于准公共产品,因此政府在老年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的提供上不应缺位,可以考虑将其纳入社会医疗保险或单独建立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也可引入商业健康保险的力量,建立连续性的融资、运行机制。
(五)整合资源,提高社会支持的系统效能。政府、社区、企业、非营利性团体可以为老年人健康提供正式的社会支持,包括养老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老年人权益保护等政策与制度安排;社区作为载体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的、综合的健康促进服务;引入的商业保险或社会团体可以丰富老年人健康促进的形式,实现其多元化健康需求的满足。来自于家庭成员、邻里亲属和朋友的非正式社会支持同样重要,会满足老年人情感需求、信息沟通和精神慰藉的需要。整合多方资源,实现政府、社会、家庭、个人的合力,提高老年人健康促进社会支持的整体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