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磁影像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2019-03-20邵建中张兴芳高修成通讯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7期
关键词:肌层符合率直肠

邵建中,张兴芳,刘 亮,高修成(通讯作者)

(1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放射科 江苏 南京 211800)

(2南京市儿童医院放射科 江苏 南京 211800)

直肠癌为目前临床中发生率极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确定直肠癌患者的分期、了解患者的病灶情况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十分重要。文献表明核磁影像技术诊断直肠癌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1-2]。文中就此展开研究,具体情况可见下文叙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对象共50例资料来源于2016年1月—2018年12月,其中包括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处于45岁至82岁这个范围内,平均取值为(60.5±9.4)岁。本组研究所有入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确诊为直肠癌,均接受CT诊断和MRI诊断,临床资料完整,能够进行有效沟通积极配合各项检查。

1.2 诊断方法

本次检查均有专业医生完成。CT检查:(1)前期准备,告知患者CT诊断前的注意事项,检查前7d不能进行胃肠道造影检查。检查前8h需要服用甘露醇葡萄糖溶液,检查当日禁食,检查前1.5h分次饮用500ml~1000ml左右的温水,上机后需要用500ml温水灌肠。(2)使用西门子双源螺旋CT为患者进行检查,调整扫描参数:层厚5mm、间隔5mm、管电压12kV、管电流300mA。让患者处于仰卧状态,常规扫描范围为耻骨联合下缘到膈顶。增强扫描需注射35%碘海醇100ml,速率为每秒3ml。

MRI检查:(1)叮嘱患者在检查前4h保持禁食状态,上机前为患者清洁肠道和灌肠,方法与CT检查前准备相同。(2)使用GE1.5T MRI诊断仪为患者进行检查。参数为:层厚5mm、间隔5mm,让患者保持仰卧,扫描范围,确定肿瘤位置后以其为中心做横断、冠状面T1W1平扫和T2W1平扫。常规扫描后进行增强扫描,注射钆双胺,剂量为0.1mmol/kg,速率为每秒2ml。

1.3 比较方法

对比CT和MRI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分析CT诊断和MRI诊断各分期阶段与病理结果的符合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关于核磁影像技术诊断直肠癌临床价值的这一研究,应用统计学数据软件包SPSS19.0处理数据,用(n,%)的形式表达计数资料并通过卡方(χ2)完成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MRI诊断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96%(48/50),CT诊断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80%(40/50),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得到χ2=6.060,P=0.013<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病理诊断结果显示,本组50例患者中T1~2期患者11例、T3期患者23例、T4期患者16例,CT诊断和MRI诊断各分期的情况可见下表。

表 CT和MRI诊断直肠癌分期与病理结果的符合情况(50,%)

3 讨论

近年来,受到饮食习惯变化、生活压力增加、不良生活习惯等复杂因素的影响,直肠癌的发病几率逐年升高,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早期发现和诊断直肠癌能促使患者接受早期治疗,提高术后生存率,改善预后。

临床经验显示,直肠癌没有特异性的发病症状,且病灶大多在患者的中下段直肠,不容易被发现,这也对诊断技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4]。CT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方式,通过X线束环绕扫描范围,设置参数后对一定层厚的层面进行扫描并形成数字化的图像,获取图像清晰,可观察到患者的肿瘤位置、体积、形态等[3]。但早期直肠癌由于肠壁浸润不明显,CT诊断无法做出有效诊断可能出现漏诊。

MRI技术的成像原理,是利用了人体中水的氢原子,在强磁场影响下,氢原子会受到脉冲激发,产程磁共振,经过处理后形成图像,这种图像具有很高的分辨率[5]。临床表明MRI对于肿瘤疾病的诊断中具有优势,方便更加清楚的观察肿瘤病灶、脂肪浸润和受累情况、周围组织状态。文献指出,MRI诊断能帮助对肠壁三层结构和脂肪直肠筋膜做出区分,提高对病情分期诊断的准确性。通过对本次研究中患者的MRI影像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对于T的不同分期,MRI影像有着明显变化:T1分期,增强扫描可见病变呈现出轻度变化,肌层无明显的强化;T2分期,肿瘤侵犯肌层,但对直肠周围未形成侵犯,发生病变的肠管此时的轮廓仍然比较光滑。有患者的肌层虽然神刀侵犯但是图像显示肌层深部完好。信号、形态、临近肠管的深部肌层维持连续[6];T3分期,肿瘤累及肠壁全层和肌层,对直肠周围脂肪形成侵犯,直肠中淋巴管与血管侵犯;T4分期肿瘤侵犯了直肠筋膜和临近的器官。本次研究结果可见,MRI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明显高于CT诊断,对于各分期阶段的诊断准确性也都好于CT诊断[7]。但目前MRI诊断的价格比较高,部分患者受到经济条件限制仍会选择CT方法诊断,并且MRI会受到金属性物质影响,所以服用过含金属类药物以及装有心脏起搏器等设备的患者不适用[8]。

综上,与CT诊断相比,MRI诊断直肠癌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更高,具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但是MRI诊断也存在对患者分期高估或低估的情况,并且价格较高,所以在CT诊断后如果患者仍不能确诊或者CT诊断结果存在疑虑,可接受MRI检查以更好的保证诊断准确性,使患者接受有效的治疗。

猜你喜欢

肌层符合率直肠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经口内镜黏膜下隧道食管固有肌层肿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