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剂量CT扫描在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2019-03-20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7期
关键词:泌尿系统优良率低剂量

李 旭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 浙江 杭州 310009)

泌尿系统结石是发病率较高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以男性患者高发,临床治疗以手术或激光碎石治疗常见[1-2]。目前临床治疗有赖于影像学检查,以B超、CT、X线等为主,临床筛查与检测中以CT扫描较为常见,灵敏度及准确性均较高,但常规剂量的CT扫描放射剂量较大,对患者及检测医师的损伤较大,可复性低。本研究纳入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部分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就低剂量CT扫描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7年2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经由尿路造影检查确诊为泌尿系统结石的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男61例,女33例,年龄23~68岁,平均(41.37±5.81)岁,体质指数19~23kg/m2。根据实施剂量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实施常规剂量CT扫描者47例设为对照组,实施低剂量CT扫描者47例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确定CT扫描时间后嘱患者于扫描前30~40min左右饮用温开水400~500ml左右,以充盈膀胱,进入影像科前,嘱患者移除佩戴或携带的物品。两组患者均统一采用16排螺旋CT扫描仪完成CT扫描,在扫描过程中患者取仰卧位,从耻骨联合处向双肾上缘进行扫描,对膀胱、双肾、输尿管等进行观察。对照组实施常规剂量CT扫描,扫描参数:准直宽度16×1.25mm2,床速:18.75转/圈,螺距:0.85,管电压:120kV,管电流:150mA~240mAs,层厚5mm~10mm。观察组实施低剂量CT扫描,扫描参数:准直宽度16×1.25mm2,床速:18.75转/圈,螺距:0.85,管电压:120kV,层厚5mm~10mm,根据患者体质指数进行管电流的调节,其中BMI≥25kg/m2者,管电流设置为120mAs,BMI在19~25kg/m2者,管电流设置为80mAs,BMI在≤19kg/m2者,管电流设置为60mAs。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CT扫描结石分布情况及结石直径比较

两组患者结石分布区域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CT扫描结石分布区域比较[n(%)]

2.2 两组患者CT扫描图像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SD显著高于对照组,SN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主观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CT扫描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优良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CT扫描图像质量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CT扫描图像质量比较(±s)

观察组 47 15.39±0.78 2.84±0.45 16.11±0.83对照组 47 11.72±0.74 1.91±0.38 13.78±0.74

表3 两组患者CT扫描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优良率比较[n(%)]

3 讨论

泌尿系统结石在泌尿科诊疗中较为常见,发病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本病的发生与年龄、BMI、饮食饮水习惯、机体代谢水平直接相关,伴随饮食结构、运动习惯的改变,饮食中纤维素不足、动物蛋白过量、运动量不足等因素导致了现今泌尿系统结石的高发[3]。目前临床治疗多以碎石术及保守治疗为主,而在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方面,有赖于影像学的检查,B超及CT均为常见的检测手段,其中B超检测安全,但误诊及漏诊率较高,CT检测结果较为准确,但辐射损害较大。本研究以降低管电流为降低辐射剂量的方式,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结石分布区域无显著差异(P>0.05)。在图像质量分析中显示,观察组患者SD显著高于对照组,SNR及主观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在主观评分的优良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CT扫描中实施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相较结石诊断水平及CT图像质量优良率方面无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在泌尿系统结石的CT扫描检测中,开展低剂量扫描对结石检测的结果基本无影响,但能够显著减少辐射剂量,提高CT检测的可复性及安全性,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泌尿系统优良率低剂量
SNHG16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evelopment via activating ECM receptor interaction pathway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泌尿系统疾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低剂量辐射致癌LNT模型研究进展
正常和慢心率CT冠状动脉低剂量扫描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