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2019-03-20罗开媛罗承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7期
关键词:受检者征象低剂量

罗开媛,罗承龙

(临沧市人民医院 云南 临沧 677000)

多层螺旋CT具有密度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和扫描速度快等特点,能清晰地显示肺部的影像特点,还能使各类甲状腺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显著提高,是检查肺部疾病的重要手段[1]。本研究主要探讨了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肺癌患者,男27例,女23例;年龄37~83岁,平均(61.43±12.49)岁。

1.2 研究方法

采用NeuViz16多层螺旋CT,帮助受检者采取仰卧位,指导吸气末屏气后进行扫描,由胸廓入口开展扫描至受检者的肺底,常规扫描相关的参数如下:管电流设置为60mAs,管电压设置为120kV,螺距为1.5,层厚设置为5.0mm,断层准直为4.0mm;低剂量相关的参数如下:管电流设置为30mAs,管电压设置为120kV,螺距为1.5,层厚设置为5.0mm,断层准直4.0mm。窗位设置为1200Hu,窗宽设置为-600Hu。由我院3名资深医生进行阅片,全面观察受检者的各肺叶结构、肺部结节大小以及部位等情况,如果出现肯定或疑似小结节则开展1mm间隔重建。

1.3 观察指标

比较手术病理与多层螺旋CT的征象(管壁增厚、腔内外病变、阻塞性病灶和转移性改变等)的诊断结果。并比较低剂量与常规多层螺旋CT检查对钙化、坏死、细短毛刺、磨玻璃征、分叶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和血管集束征等肺癌征象的显示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病理与低剂量多层螺旋CT征象的诊断结果对比

低剂量多层螺旋CT的管壁增厚、腔内外病变、阻塞性病灶和转移性改变等征象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见表1。

表1 手术病理与低剂量多层螺旋CT征象的诊断结果对比[n(%)]

2.2 低剂量与常规多层螺旋CT检查对肺癌征象的显示率对比

低剂量与常规多层螺旋CT检查对钙化、坏死、细短毛刺、磨玻璃征、分叶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和血管集束征等肺癌征象的显示率相比无明显的差异(P>0.05),见附表2。

附表2 低剂量与常规多层螺旋CT检查对肺癌征象的显示率对比[n(%)]

3 讨论

临床上筛查肺癌常用多层螺旋CT和X 线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和强大的后处理功能等多种优点,能清晰地显示各肺叶的细微结构以及支气管狭窄等,而且肺癌患者不同病理类型的CT表现均具有较大的差异,按照CT表现的差异能对早期肺部病变较为准确地诊断,使肺癌的早期筛查检出率得到明显的提高,从而有助于早期开展治疗,改善预后[2-3]。降低辐射剂量的方法包括降低管电流,降低管电压,增加螺距,减少扫描时间。受检者在进行低剂量CT 检查时的辐射剂量较低,部分重叠重建方式有助于临床医师多方位、更仔细地观察肺结节情况,进而使图像的分辨力以及对微小病变定性的准确率大大提高[4]。本研究结果发现,与常规多层螺旋CT检查相比,低剂量检查对钙化、坏死、细短毛刺、磨玻璃征、分叶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和血管集束征等肺癌征象的显示率不会出现降低。证明了其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低剂量多层螺旋CT检查在减少辐射剂量的同时,还能获取足够的胸部影像,较为清晰地显示肺癌患者的各种征象。

猜你喜欢

受检者征象低剂量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Lung-RADS分级和CT征象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分析沟通技巧用于健康体检护理中对提高体检者满意度的作用
16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腹部中的应用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
乳腺癌患者CT征象与SIRT1表达水平的关系研究
急性球形肺炎的CT征象分析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