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例后巩膜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2019-03-20傅博徐丽
傅博 徐丽
后巩膜炎是一种临床相对少见的疾病,指发生于锯齿缘之后的巩膜炎症[1],其经常造成眼底结构和功能的破坏,从而影响患者的视力。其发病率较低,据文献报道为巩膜炎的2%~12%[2]。相对于前巩膜炎,其与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联较少[2]。因后巩膜炎常累及视网膜等眼底结构,造成患者视力下降,需要及时准确的治疗来预防视觉结构功能的损伤。后巩膜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在临床诊治中往往造成漏诊或误诊以致贻误治疗。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后巩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探讨对该疾病诊疗的认知。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我院眼科确诊为后巩膜炎14例(18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8只眼)、女8例(10只眼);年龄25~64岁,平均(42.2±10.3)岁。患者首次发病至就诊病程为1 d~9个月。纳入研究患者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眼底检查、眼部B超、胸部X线检查、类风湿因子、结核菌素试验、自身抗体谱、红细胞沉降率、HLA-B27检查,必要患者行眼部CT或磁共振(MRI)检查,排除脉络膜肿瘤、眼眶肿瘤及感染性巩膜炎患者。通过患者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进行确定诊断。首发症状视力下降14例、眼痛11例、眼红5例、头痛4例、眼睑肿胀1例。初诊误诊为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2例(2只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例(3只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2例(2只眼)、视神经炎患者1例(1只眼)、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1例(1只眼)。
1.2 方法
1.2.1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的病变特点及检查结果,后巩膜炎可分为弥漫型和结节型两种[3]。本研究中弥漫型后巩膜炎13例(17只眼),结节型1例(1只眼)。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病例构成、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初诊及治疗6个月后BCVA、眼压、眼B超、眼底彩色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眼球壁厚度、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治疗方法及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
1.2.2 治疗方法 1例结节型后巩膜炎患者要求于外院行眼球摘除术。弥漫型患者13例接受药物治疗,全身给予口服甲泼尼龙,起始剂量为1 mg/(kg·d)[4],2周后逐渐减量;对于眼前节体征阳性患者5例,局部加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点眼;合并前葡萄膜炎患者2例,局部给予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及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对于双眼发病的患者4例,口服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加用2 mg/(kg·d)环孢霉素免疫抑制剂。单眼患者治疗3个月,双眼发病者给予足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坚持长期、递减的原则,共治疗6个月。治疗6个月后随访,视力提高2行以上视为视力明显恢复。
1.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中,男性患者占42.9%,57.1%为女性患者,初诊时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BCVA为光感~0.5。发病时患者中61.1%伴有眼痛,27.8%伴随眼红症状,22.2%出现头痛,5.6%发生眼睑肿胀。单眼发病患者多见(71.4%),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1例(7.1%),余各项均阴性。就诊时,结膜充血水肿5只眼(27.8%),前房闪辉3只眼(16.7%),眼压(15.02±3.25)mmHg。眼底检查视盘水肿6只眼(33.3%),边界欠清,后极部黄斑区星芒样渗出1只眼(5.6%),视网膜/脉络膜皱褶7只眼(38.9%)(见图1A),视网膜脱离7只眼(38.9%),网膜下结节1只眼(5.6%),未见环形脉络膜脱离。FFA检查显示,视网膜脱离眼后极部早期可见点状高荧光,晚期荧光素渗漏。视盘水肿眼见视盘荧光素渗漏,盘缘边界不清。眼部B超显示,眼球壁弥漫性增厚16只眼(88.9%),表现为均匀的强回声,其后筋膜囊水肿的低回声区与视神经无回声区相连,呈典型“T”形征14只眼(77.8%)(见图2A)。测量视神经周围2 mm内的后极部球壁厚度为(2.72±0.69)mm。OCT检查显示,视盘隆起、水肿6只眼,黄斑区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7只眼。
图1 后巩膜炎患者治疗前后黄斑OCT
图2 后巩膜炎患者治疗前后眼B超
治疗6个月后,1例结节型后巩膜炎患者已于外院行患眼眼球摘除术,病理报告为肉芽肿性后巩膜炎。13例弥漫型后巩膜炎患者治疗后,BCVA为0.1~0.8,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前节炎症消退,眼压(15.03±2.36)mmHg,发生高眼压症2例2只眼。眼底视盘水肿均明显消退,盘缘边界清晰。视网膜下液体吸收(见图1B),黄斑区星芒状渗出明显减轻。后极部眼球壁水肿减退,筋膜囊积液形成的低回声区减小,“T”征消失(见图2B)。平均眼球壁厚度达(1.51±0.48)m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32,P<0.05)。FFA检查,视盘水肿眼较治疗前明显减轻,盘缘边界清晰,视盘及后极部视网膜未见异常荧光素渗漏。
3 讨论
后巩膜炎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因其发病部分位于眼球后部,病灶无法通过裂隙灯、前置镜等检查设备直接观察,可累及的眼部组织多样,致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极易误诊。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后巩膜炎患者多为40岁左右的中年女性,多为单侧发病,累及双眼的几率为10%~33%[5]。本研究中,女性患者居多,占57.1%,发病年龄25~64岁,平均42.2岁,与国内外其他研究较为吻合。
患者就诊的首发症状中,视力下降普遍存在,后巩膜炎累及视网膜等眼底组织时,视力下降,往往是患者就医的原因。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出现的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害。眼痛是后巩膜炎的常见表现,是由巩膜炎症造成视神经及周围组织肿胀,牵拉神经所致。但是眼球压痛、转动痛不只存在于后巩膜炎,其他眼病,如视神经炎、虹膜睫状体炎等也可发生。而有些后巩膜炎患者从未出现过眼球疼痛。有研究显示[6],36%的后巩膜炎患者缺乏眼痛主诉。这就提示我们,当临床中遇到眼前段体征阴性,出现无法解释的眼痛、头疼,伴随视力下降的患者时,应警惕后巩膜炎的可能性。后巩膜炎累及眼前段时,可出现结膜充血、水肿,眼睑肿胀等症状。近期有研究显示[7],有高达55%的后巩膜炎患者可合并前部葡萄膜炎,远高于本研究中的14.2%。当累及眼底时,可发生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脉络膜皱褶、黄斑区星芒样渗出、脉络膜脱离等[8]。因此本病易与巩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闭角型青光眼、视网膜脱离、视神经炎等疾病混淆[9]。结节型后巩膜炎因表现为结节样眼底肿物,易误诊为脉络膜肿瘤、眶内占位等。本研究中,患者首诊的误诊率达57.1%。后巩膜炎的发病与系统性疾病的关系并不十分紧密,有研究发现[10]约20%~30%的后巩膜炎患者患有风湿类疾病,但无证据表明后巩膜炎的发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相关。本研究中仅有1例患者类风湿因子检查呈阳性,其他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均为阴性。
目前,眼B超检查仍是临床诊断后巩膜炎的主要手段[11]。当后部巩膜炎症导致弥漫水肿增厚(≥2 mm),筋膜囊水肿形成低回声区,与视神经的无回声区一起,形成后巩膜炎特征性的“T”形征。本研究中,77.8%的患眼出现B超“T”征,表明眼B超在后巩膜炎的诊断仍发挥重要作用。值得我们注意的是,“T”征并不仅存在于后巩膜炎,在某些眼内炎、葡萄膜炎、眼眶炎症中也可出现。而部分后巩膜炎患者无典型“T”征表现,可表现为单独视盘水肿,要与视神经炎相鉴别。近年来,MRI成为诊断后巩膜炎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在鉴别结节型后巩膜炎和脉络膜肿瘤,当B超检查均为强回声的球壁结节时,MRI表现出很高的检出率和稳定性。
后巩膜炎的治疗方法以药物为主,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迅速缓解和控制病情[12]。本研究中弥漫型后巩膜炎患者均给予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根据患者不同体征局部加用治疗药物,本组中5例合并眼前部炎症患者加用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葡萄膜炎者加用短效睫状肌麻痹剂。治疗后,弥漫型后巩膜炎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眼红、眼痛、头疼等症状消退,球壁水肿明显消退。有2例患者出现高眼压症,需要降眼压治疗。对于双眼发病的患者,应给予足量、长期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并逐渐减量以预防复发,对无法耐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可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后巩膜炎可造成患者严重的视力障碍,需要临床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缓解患者的病情。鉴于后巩膜炎临床上较为少见,本研究存在观察样本例数有限,随访时间短等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