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胃痛颗粒联合雷贝拉唑及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评价
2019-03-20王茜
王茜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伴有胃黏膜上皮化生的慢性疾病。该病临床进展缓慢,查体不易发现,作为胃癌前状态,需要提高警惕。根据最新临床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因[1]。该病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如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自身免疫系统障碍、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肠-胃反流症等。医学微生物学表明幽门螺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具有运动性、依附性、抗药性等常见的细胞特性。为了增强临床疗效,降低副作用,临床上常采用联合用药治疗。气滞胃痛颗粒属中成药,具有保胃舒肝、调理胃肠功能、减轻胃痛的功效,治疗胃痛效果尤为显著。本研究对气滞胃痛颗粒联合雷贝拉唑及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各项检验指标(血清胃泌素含量、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含量、免疫功能表现和胃镜下胃黏膜表现)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5]。年龄21~63岁,平均(38.13±4.84)岁。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31.24±6.43)岁;平均病程(0.5±0.1)年。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35.06±6.52)岁;平均病程(0.6±0.1)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诊断;②纳入研究前1个月内检查并证实诊断;③年龄20~65岁。排除标准:①单纯CAG而病理学检查无胃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ATP)患者;②合并消化性溃疡或病理诊断疑有恶变者;③合并心、脑、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疾病患者;④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经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雷贝拉唑并配合叶酸治疗。雷贝拉唑10 mg/次,1次/d,口服2周;叶酸片10 mg/次,3次/d,口服2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予气滞胃痛颗粒热水冲服,5 mg/次,3次/d。饭后服用[6]。总疗程为4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 血清检查是本次临床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分别于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进行静脉取血,分析血清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胃泌素含量、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sIL-2R)受体含量;血清CD4+T、CD8+T细胞比例及CD4+T/CD8+T值则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此外,行食管胃镜检查,观察胃黏膜,并在贲门部取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进行病理分级评分,分级标准:1级呈细颗粒,血管部分透见,单发灰色肠上皮化生结节;2级为中等颗粒,血管连续均匀透见,多发灰色肠上皮化生结节;3级为粗大颗粒,皱襞消失,血管达表层,弥漫灰色肠上皮化生结节。疗效评价标准:①患者相应症状及体征均显示,胃镜检查结果显示,其胃部腺体萎缩消失为治愈;②患者相应症状及体征得到明显改善,胃镜检查结果显示,其胃部腺体萎缩降低1~2级为有效;③患者相应症状、体征及胃镜检查结果与治疗前均无显著改变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方差齐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血清胃泌素、sIL-2R水平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胃泌素、sIL-2R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病理胃镜分级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胃镜病理分级评分、免疫细胞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及sIL-2R水平比较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胃镜病理分级评分(分)
表3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免疫细胞情况比较
表4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n(%)]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伴有胃黏膜上皮化生的慢性疾病,主要病理表现为胃黏膜遭到破坏以及腺体增生,严重者可导致胃黏膜上皮的化生,影响胃的消化与蠕动,若刺激性过大,还会引起疼痛。通过食管胃镜的直观检查以及取组织活检等一系列临床检查方法,能够快速直观的诊断病情,提高发现率及治愈率,预防并发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本研究给予患者的雷贝拉唑对抑制胃酸的分泌具有显著效果,而叶酸作为一种水溶性维生素,能够有效降低胃黏膜的损伤,并对萎缩等症状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气滞胃痛颗粒属于中成药,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中医学中腹胀、胃痛的范畴,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不良引起的饮食不洁,导致脾胃不合。
患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胃泌素分泌显著降低。本研究表明,观察组的胃泌素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明显,治疗后胃泌素水平明显升高同时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后水平,由此可得出结论,气滞胃痛颗粒可使胃泌素水平升高,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sIL-2R是机体重要的免疫抑制剂,具有抑制胃黏膜腺体的内分泌作用,抑制T细胞的活化增殖[7]。本研究表明,观察组的sIL-2R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明显,治疗后sIL-2R水平明显降低同时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治疗后水平,由此可得出结论,气滞胃痛颗粒对于减少sIL-2R有积极作用。CD4+T细胞由巨噬细胞、NK细胞、树突状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组成,主要抗细胞的外源性感染,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同时能够辅助体液免疫,增强体液免疫。CD8+T细胞主要分化为CTL细胞,进而杀伤靶细胞。本研究表明,观察组的血清CD4+T及CD4+T/CD8+T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明显,治疗后CD4+T及CD4+T/CD8+T水平明显升高同时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后水平,而CD8+T细胞比例明显下降。说明通过联合用药可增强机体免疫效果,同时降低自身免疫的副反应。经食管胃镜检查是病理诊断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可作为金标准。本研究表明,无论是观察组还是对照组,治疗后的胃镜评分都有所降低,其中观察组的病理改善最显著。
综上所述,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得到了良好的临床数据(胃泌素在血清中的含量以及血清CD4+T细胞比例、血清CD4+T/CD8+T值在治疗后均提高,血清中sIL-2R的含量、血清CD8+T细胞占总细胞数的比例在治疗后降低),故说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