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药概论
2019-03-19张真全
张真全
1 风药的定义
对于风药的定义,倡导风药临床应用的东垣先生并无明确说法,当代学者亦各说不一,然欲研究风药,总得给它一个较为清晰的界定,此正如先贤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也。笔者认为,风药的定义当从以下方面考虑。
1.1风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倡:“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其实,不论何风,风性均是动摇不定、变幻莫测的,故灵动即是风的本性。风药亦具有灵动之性,能升、能散、能行,流动不居,上下内外,激荡气机,振奋气化。此外,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无孔不入,风药亦具开通之性,无微不至。
1.2风味风药味薄气淡,质清性浮,当为辛味,或兼甘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为气,阴为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而风药多具辛散之性,正是味之薄者,属阴中之阳,性开通发泄。
1.3风邪风药开通发泄之性,开通腠理,祛风散邪正当所宜,故风药当多具祛风之能。
1.4风病风邪致病,变化多端,动摇不定,“变”“动”为风病主要特征;而且,《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六淫之中,仅其能独兼五邪而为患,邪患之初即可有风邪之作祟。故风药当对调治那些准风病及那些在发病之初、中、末期有风为患之疾有裨益。
1.5风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有“风气通于肝”之说,风药应风木之象,当有畅达气机,开通郁结,顺肝升散条达之性,对于平调“五脏之贼”——肝脏所致诸多逆乱当有助益。
1.6春风之性风药当具少阳之气,以象春风之生发,即少阳春生之气,此气当是和柔之气,而不是凛冽之气;生发之气,而不是肃杀之气;流动之气,而不是窜动之气。春生之气,主生长、向上、始发之能,风药当具升散向上,激动发越之能,且不过余。
由上可见,风药当是在中医“取类比象”观念下,取法自然之象而得名的一类药物,其味薄气淡,质清性浮,具灵动风性,有辛味而具升、散、行特性,俱少阳春生之气,能直接祛除风邪,可用于风脏相关性病症的调治。此定义并没有引入归经理论,概因其并不完善,尚有许多问题。亦没有引入寒热温凉四气,概因温凉春风具主生发之义。
2 风药的内含与外延
风药临床应用是李东垣继承其师张元素“药类法象”理论发展而来。其谓张元素“药类法象”中20味即是风药。分析之,可见,在现代中药分类中,其中的13味(防风、羌活、升麻、柴胡、葛根、细辛、白芷、牛蒡子、藁本、蔓荆子、麻黄、荆芥、薄荷,有辛温解表药,亦有辛凉解表药)归于解表药中,而威灵仙、独活、秦艽3味归于祛风湿药中,桔梗、前胡归于化痰止咳平喘药中,川芎归于活血化瘀药中,天麻则归于平肝熄风药中。无怪当代学者对于风药内含与外延如此困惑。
由上可知,可能大多风药现代已归入解表药中,文献中解表药也有许多称谓,如疏散药、辛散药、升散药、祛风药、疏风药、解表药、祛风解表药、疏风解表药、祛散外风药、祛散风邪药、疏散外风药、疏散风邪药、祛除外风药、祛除风邪药、辛散外风药、辛散风邪药、疏散解表药、辛散解表药、疏散祛风药、辛散祛风药等20余个名称。当代大略将风药多归于解表药中,但解表药是否就是风药,其他药类是否还有风药,风药的内含倒底有多少、外延倒底有多广,可能并非如一些学者所言那么清晰明了,或许尚须进一步研究。本文权且以解表药类为主,及几味其他药(独活、秦艽、威灵仙、荷叶、藿香、前胡、枇杷叶、白蒺藜、僵蚕)为风药论述之,此或为风药内含,或可通元素与东垣之意。
关于风药的外延,由于当代对于风药的泛化,现代常有学者以功效归类,把具有祛风、熄风、搜风功效的药物统称“风药”。若此,笔者以为,或可称其为广义风药似乎更妥,笔者亦试把其分为七类。
2.1祛风类包括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苍耳草、辛夷、葱白、生姜、香薷、鹅不食草、胡荽、柽柳等,辛凉解表药:柴胡、升麻、葛根、薄荷、桑叶、菊花、蔓荆子、蝉蜕、牛蒡子、淡豆豉、大豆黄卷、浮萍、木贼、谷精草等。
2.2熄风类包括平肝熄风药:天麻、钩藤、僵蚕、白蒺藜、决明子、橹豆衣、罗布麻等,潜镇熄风药:石决明、珍珠母、龙骨、牡蛎、珍珠、玳瑁、紫贝齿、龟板、鳖甲、赭石等。
2.3搜风类包括:全蝎、蜈蚣、地龙、穿山甲、土鳖虫、水蛭、虻虫、壁虎、蜣螂、鼠妇等。
2.4风湿类主要指以袪风湿功效为主而兼有祛风或熄风或搜风功效者,如:独活、秦艽、威灵仙、荷叶、藿香、苍术、佩兰、桑枝、松节、防己、臭梧桐、络石藤、忍冬藤、桑寄生、五加皮、狗脊、千年健、雪莲花、石楠叶、虎骨、蕲蛇、金钱白花蛇、乌梢蛇、蝮蛇、蛇蜕、蚕砂、寻骨风、地肤子、海风藤、青风藤、雷公藤、丁公藤、昆明山海棠、雪上一枝蒿、乌头、木瓜、伸筋草、萆薢、鹿衔草、豨莶草、海桐皮、徐长卿、老鹳草、路路通、菝葜、陆英、穿山龙、仙茅、淫羊藿、巴戟天等。
2.5风痰类主要指以祛痰功效为主而兼有祛风或熄风或搜风功效者,如前胡、枇杷叶、桔梗、射干、金沸草、化橘红、丝瓜络、薤白、僵蚕、牛黄、麝香、冰片、苏合香、安息香、天竺黄、白附子、天南星、胆南星、白芥子、明矾、风化硝、皂荚、皂角刺、珍珠草、小叶凤尾草等。
2.6风瘀类主要指以活血化瘀功效为主而兼有祛风或熄风或搜风功效者,如川芎、姜黄、三七、郁金、凌霄花、肿节风、夜交藤、两面针、常春藤等。
2.7风毒类主要指清热解毒或攻毒功效为主而兼有祛风或熄风或搜风功效者,以清热解毒为主者:金银花、连翘、金荞麦、羚羊角、犀角、熊胆、牛黄、贯众、蚤休、白癣皮、苦参、土茯苓、野菊花、白花蛇舌草等,以攻毒为主者:露蜂房、蛇床子、大枫子、马钱子、蟾酥、蟾皮等。
显然,广义风药仅以功效来分门别类,其临床使用亦仅以功效为务,故其临床意义自然与本篇重点讨论之风药大异其趣,或许其别有深意而值得研究。不过,广义风药不是本篇仔细讨论目标。
3 风药特性及功能作用
3.1风药的特性对于风药的特性,大略最早论述见于1959年林平青的“风病与风药”一文,此文或许是建国后风药专题研究第一篇,林平青[1]认为,风药多味辛,性宣散走窜;风药多升;风药多燥;风药温凉有别,但多偏于平。此后,张斯特等[2]认为“风药具有燥、升、发、散四种主要作用”;而罗再琼等先认为“风药具有辛、散、温、通、窜、透等多种特性”[3],后又认为“风药具升、散、行、透、窜、动等多种特性”[4];王明杰等[5]认为“风药特性,可以用“升、散、透、窜、通、燥、动”加以概括。升,即升浮上行,所谓“高巅之上,唯风药可及”;散,即发散,解表祛邪;透,即透泄,开郁畅气,透络开窍;窜,即走窜,走而不守;通,即宣通,风药善于通阳化气,通络行经;燥,即燥湿,风药多燥,能燥湿化痰;动,是对上述特性的总括,即活动、流动、运动,还有变动不居之意。”笔者认为,风药具辛味,主向上、向外、流动不居,具灵动风性,升、散、行即是其基本特性。
3.2风药的功能作用
3.2.1宣散透邪(风药解表) 风药味辛,具有发散的特性,开发腠理,透邪外出,善用于风邪为患之病症及一些水湿为患者,除可用于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外,亦可用于疮、疹、水、痹、痢、疸、疟之初期兼表证者,此当是风药基本功能。方如麻黄汤之用麻黄、桂枝开腠发汗,通达营卫,祛在表之风寒邪气外出,而表实之证得解;又如麻杏苡甘汤之用麻黄,亦取麻黄宣散透邪之功,畅达肌腠,导风湿之邪外达,使风湿在表之证得解。
3.2.2辛散通络(风药通络) 风药味薄气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味厚则泄,薄则通。”张元素亦在《医学启源·药类法象》中说“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味薄则通”,后世温病大师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理论,创立辛味通络法,其通络法每以辛味为主,其在《临证指南医案·卷六》中治金一十,经年老疟案,曰:“攻坚垒,佐以辛香,是络病大旨”,其处方为“生牡蛎(三钱)、归须(二钱)、桃仁(二钱)、桂枝(五分)、炒蜀漆(一钱)、公丁香(三粒)”,显然,方中一味风药——桂枝之辛散通络功不可没。
3.2.3升举清阳(风药升阳) 风药质清性浮,具向上之性,可使清阳上升以充养脑窍、发越腠理、及实四肢。故李东垣在《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中说:“内伤不足之病……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矣。”方如补中益气汤之用升麻、柴胡,正如明·吴崑《医方考》曰:“复用升麻、柴胡者,升清阳之气于地道也,盖天地之气一升,则万物皆生。天地之气一降,则万物皆死,观乎天地之升降,而用升麻、柴胡之意,从可知矣。”又如东垣在《脾胃论·升阳除湿防风汤》中说:“如此证飧泄不禁,以此药导其湿;如飧泄及泄不止,以风药升阳,苍术益胃去湿”, 升阳除湿防风汤药物有:“苍术(泔浸,去皮净,四两)、防风(二钱)、白术、白茯苓、白芍(以上各一钱)”,方中一味风药——防风升举陷下之清阳,复配苍术之苦温燥湿,白术之甘温补中,白茯苓之甘淡健脾利湿,白芍之伐肝疏脾而能治脾胃虚弱,阳气下陷之飧泄、濡泄,或后重、便闭,及肠风下血。明·吴崑《医方考·卷二火门第八·升阳散火汤》曰:“升麻、柴胡、羌活、独活、防风、干葛,皆辛温上行之物也,故用之以升少阳之气,清阳既出上窍,则浊阴自归下窍,而食物传化自无抑遏之患。”其又在《医方考·卷四脾胃门第二十八·升阳益胃汤》中曰:“羌活、独活、防风、柴胡能升举清阳之气,而搜百节之湿。”关于清阳,最早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李东垣大加阐发,先在《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中说:“胃者,行清气而上,即地之阳气也,积阳成天,曰清阳出上窍,曰清阳实四肢,曰清阳发腠理者也。”后又在《脾胃论·阴阳升降论》中曰:“清阳为天(积阳成天。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水谷之精气也,气海也,七神也,元气也,父也。)”,可见,清阳当指水谷精微之气,也指元气,但多不特指哪脏哪腑之阳或气,非如一些学者所谓脾阳、脾气、胃阳、胃气、中阳、中气等(尤其是东垣三书——《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根本只字未提“脾阳”“胃阳”“中阳”,“脾气”亦多在《黄帝内经》条文语句中)。
3.2.4通阳畅气(风药畅气) 风药体轻性浮,具风性之流动特性,亦善通畅阳气,助推阳气之布散流行。如《伤寒论》白通汤之用葱白,如《医方考·卷一伤寒门第二·白通汤》曰:“葱白,所以通阳气也;姜、附,所以散阴寒也。是方也,能散阴而通阳,故即葱白而名曰白通。”清·何梦瑶《医碥·杂症》云:“按内风即气也,气不顺亦可用羌、防辈升发之,但不温覆取汗而。故古方不分内外风,统用之也。”《医方考·卷五头病门第五十五·辛夷散》中治头风鼻塞处方为:辛夷、南星、苍耳、酒黄芩、川芎,曰:“辛夷、川芎、苍耳,皆清阳气薄之品也,故可透气窍。”此外,《伤寒论》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之用桂枝以通心阳,桂枝汤更是秉辛甘化阳,酸甘化阴之能,平调阴阳,解肌和营,而被后世尊为“群方之冠”,其中之风药——桂枝通阳畅气,助阳化气之功亦不可小视。
3.2.5开通郁结(风药开郁) 风药味辛,因具发散之性,而能开通郁结,即疏调肝气,开通气郁,开通气机。如《脾胃论·脾胃胜衰论》曰:“肝木妄行,胸胁痛,口苦舌干,往来寒热而呕,多怒,四肢满闭,淋溲便难,转筋,腹中急痛,此所不胜乘之也。羌活(佐),防风(臣),升麻(使),柴胡(君),独活(佐),芍药(臣),甘草(臣),白术(佐),茯苓(佐),猪苓、泽泻(佐),肉桂(臣),藁本、川芎、细辛、蔓荆子、白芷、石膏、黄柏(佐),知母、滑石。”东垣于此虽未言用药之旨,然所用风药之多,显是疏调肝气、开通气郁之理。又温病学家杨栗山创制的升降散之用蝉蜕、僵蚕开通气机,给邪出路,不令温热邪气郁结不散。另外,景岳济川煎治疗肾虚下燥之便秘,以升麻与方中诸药相配,即蕴开通气机,解散肠腑郁结之理:升麻味辛,开通气机以致津液(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配肉苁蓉、当归滋润,则润肠通便之功更甚,方中虽无攻下之品,而实有通便之功。李东垣《脾胃论》中通幽汤之用升麻、润肠丸之用羌活亦是此理。东垣先生在《脾胃论·分经随病制方》中曰:“如肩背痛,不可回顾,此手太阳气郁而不行,以风药散之。”可见,东垣先生亦认识到风药开郁之能。
3.2.6发散郁热(风药散火) 风药具升散外达之性,古今医家多认为其能发散郁热,使郁热开解,热有出路,热可自外达而散。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火郁发之”,《素问·生气通天论》曰“体若燔炭,汗出而散”,风药即具此功用。东垣先生在《脾胃论·君臣佐使》中说:“如脉弦而数者,此阴气也,风药升阳以发火郁,则脉数峻退矣。”可见,风药发散郁热之功亦为东垣先生所掌握,其用方如《脾胃论》清胃散之用升麻辛散疏郁,宣达郁遏之伏火。此外,《东垣试效方》普济消毒饮子之用升麻、柴胡、牛蒡子、僵蚕均有此义。故,明·杜文燮《药鉴·卷一病机赋》说:“气郁则发热,宜用辛凉之药以散之。”
3.2.7散瘀和血(风药行瘀) 风药具升、散、行多种特性,不仅善于宣畅气机,活跃气血运行,直接推动血液运行而起行瘀和血之功;并且风药善于辛散通络、疏通血络,消除瘀阻,化解脉中瘀滞而达散瘀和血之效,故风药有行散血络瘀滞之功能。方如《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之用桂枝辛散行瘀,通络行滞,配伍桃仁、牡丹皮、芍药、茯苓,共奏理血祛瘀而治妇人癥病下血之证。另外,《伤寒论》桃核承气汤之桂枝、《脾胃论》当归和血散之荆芥穗、升麻亦取此功。中医骨伤科方剂常配伍风药亦多有此义,如清·吴谦《医宗金鉴》地龙散(地龙、苏木、麻黄、当归尾、桃仁、黄柏、甘草、肉桂)之用麻黄;舒筋活血汤(清·钱潢《伤科补要》,药有:羌活、防风、荆芥、独活、当归、续断、青皮、牛膝、五加皮、杜仲、红花、枳壳)之用羌防荆独等药;壮筋养血汤(清·钱潢《伤科补要》,药有:当归、川芎、白芷、续断、红花、生地黄、牛膝、牡丹皮、杜仲)之用白芷等。不过,风药散瘀和血单用总体多较温和而微弱,否则当代定将其归入活血化瘀药类,但因其兼具流动之性,在方药配伍中又有多能,若配伍纯理血之品,其功亦大。
3.2.8顺气导痰(风药导痰) 风药辛香行散,具流动之性,可顺气促痰易消。因痰浊随气而升降,气壅则痰聚,气顺则痰消。正如宋·庞安时说:“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方如《丹溪心法》搜风化痰丸(人参、槐角子、僵蚕、白矾、陈皮、天麻、荆芥、半夏、姜汁、辰砂)之用荆芥、僵蚕;《和剂局方》四七汤(制半夏五两、茯苓四两、厚朴三两、紫苏叶二两、生姜七片、大枣一枚)之用苏叶、生姜以顺气消痰,与他药配伍以治七情郁结,痰涎凝聚,咽中如有物阻,状如棉絮,或如梅核,咯吐不出,吞咽不下,或中脘痞满,上气喘急,呕逆恶心之证。
3.2.9助脾胜湿(风药胜湿) 风药辛味而升散,升举清阳,使中土之清阳得升而浊阴水湿自降;此外,风药辛散,顺肝之性,可散肝疏脾,令脾运得健,亦使水湿之邪得除。若以脏腑论,当是助脾之升清,助脾之运化,而令水湿下趋以走溺窍,李中梓创治泻九法之升提法亦是此义。李中梓曰:“气属于阳,性本上升,胃气注迫,辄而下陷。升、柴、羌、葛之类,鼓舞胃气上腾,则注下自止。”方如《和剂局方》人参败毒散之用羌活、独活、柴胡、前胡以助脾胜湿;《脾胃论》升阳除湿汤(甘草、大麦芽面、陈皮、猪苓、泽泻、益智仁、半夏、防风、神曲、升麻、柴胡、羌活、苍术)之用防风、升麻、柴胡、羌活等风药以升阳除湿。故,东垣先生在《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中说:“诸风药皆是风能胜湿也”。关于“风药多燥”,又被引深风药直接燥湿,笔者以为此恐非东垣先生本义。“风药多燥”语出见于李中梓,其在《医宗必读》中曰:“又如地上淖泽,风之则干,故风药多燥;且湿为土病,风为木病,木可胜土,风亦胜湿,所谓下者举之是也。”然而,考察《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中均无风药“性燥”或风药“多燥”之语;其次,对于风药的“不良作用”,东垣先生在《脾胃论·补中益气汤》中对于“风湿相搏,一身尽痛”而加羌活、防风、藁本根、升麻、苍术之后说:“如病去,勿再服,以诸风之药,损人元气,而益其病故也。”,如此善用风药的大师,仅在此谈到风药的仅此一不良作用——损人元气,可见,他对于“风药多燥”似乎并不为意;另外,《脾胃论》润肠丸治饮食劳倦,大便秘涩,或干燥,闭塞不通,全不思食,及风结、血秘等证,方中亦有风药羌活,并未见有畏燥慎用之语;再次,《脾胃论·用药宜禁论》在药禁部分说:“大便秘涩,以当归、桃仁、麻子仁、郁李仁、皂角仁,和血润肠,如燥药则所当禁者。”亦未言及风药当禁;考察《兰室秘藏·卷下大便结燥门·大便结燥论》七首方剂六首均用风药,四首用到升麻,两首用到羌活,一首用到防风,一首用到麻黄,并在该文首曰:“治法云,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结者散之”,以上足可见东垣先生似并不认同风药多燥。不过,风药多用确有损耗阳气及耗伤阴津之虞,风药辛味升散,如风之为阳邪,其性开泄,过则耗气伤津;另外,阳气不能化生阴津、阳气不能布散阴津亦可致燥,故阳气衰亡或津血衰耗者风药亦当慎之。但风药辛味耗散之燥,当相对于阴血津液而言,并非相对于水湿痰饮等邪气;风药胜湿,虽取义“地上淖泽,风之则干……木可胜土,风亦胜湿”,但多是体现在助脾之升清与助脾之健运而令水湿得制,当然少数风药确有直接燥湿之能,亦当肯定。
3.2.10助肺宣发(风药开肺) 风药体轻性浮,味薄气淡,性升散发泄,能助肺之开宣,通畅肺气,能使卫气津液敷布于肌表及至全身,还有宣开肺气,助推宗气之循行;宣开肺气,即而通调水道;宣开肺气,即而通畅大肠腑气之能。故,《素问·宣明五气》曰:“辛入肺”。方如《金匮要略》越婢加术汤之用麻黄生姜开宣肺气,配伍石膏、白术、甘草、大枣以疏风清热利水,而治周身水肿,小便不利之证。另如《宣明论方》倒换散,一味风药——荆芥与大黄相配而治癃闭不通,小腹急痛,荆芥之开宣肺气功能不言自明。
3.2.11助肾气化(风药助肾) 风药辛散性动,可激越肾气之气化,从而助阳化气利水致津液,正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方如金匮肾气丸之用桂枝以助阳化气,配伍他药而治肾阳不足,水失摄纳,或气不化水之虚劳、痰饮、消渴、妇人转胞及脚气等证。另如景岳济川煎之伍用升麻亦俱辛以润之,助肾气化以启闭之义。此外,风药升散之性,尚有助肾举精上行以充脑窍,此当为五官科常用风药之一原因,方如《原机启微》石斛夜光丸之用菊花、防风,《奇效良方》石决明丸(药有:石决明、五味子、菟丝子、山萸肉、知母、细辛、熟地黄)之用细辛均有助肾举精以养目窍之功。
3.2.12引经报使(风药引经) 风药质轻性浮,味辛性散,能引药上行,如东垣《兰室秘藏·卷中·头痛门》曰:“凡头痛皆以风药治之者,总其大体而言之也,高巅之上,惟风可到,故味之薄者,阴中之阳,乃自地升天者也”,方如《脾胃论》调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甘草、苍术、柴胡、橘皮、升麻、木香)之用柴胡升麻,《卫生宝鉴》顺气和中汤(黄芪、人参、甘草、白术、陈皮、当归、白芍、升麻、柴胡、细辛、蔓荆子、川芎)之用升麻、柴胡、细辛、蔓荆子,《金匮翼》加味四物汤(白芍、当归、生地黄、川芎、蔓荆子、菊花、黄芩、甘草)之用蔓荆子菊花等均是风药引药上行上达以治诸头痛。
另外,风药俱轻灵之性,如风之无处不达,故亦能引药入经,而为临床医者习用。张元素《医学启源·各经引用》记载“十二经之的药”10味:羌活、黄柏、柴胡、青皮、升麻、白芷、石膏、白芍、知母、柴胡),其中风药即占一半;李东垣《兰室秘藏·卷中头痛门》曰:“太阳头痛,恶风,脉浮紧,川芎、羌活、独活、麻黄之类为主;少阳经头痛,脉弦细,往来寒热,柴胡为主;阳明头痛,自汗,发热,恶寒,脉浮缓长实者,升麻、葛根、石膏、白芷为主;太阴头痛,必有痰,体重,或腹痛,为痰癖,其脉沉缓,苍术、半夏、南星为主;少阴经头痛,三阴三阳经不流行而足寒气逆为寒厥,其脉沉细,麻黄附子细辛为主;厥阴头项痛,或吐痰沫,厥冷,其脉浮缓,吴茱萸汤主之”,显然,其中各经引用源于其师张元素,且又有发展,风药引药入经药味明显增多。
概言之,风药在方剂中的的应用确有很多独特效用,无怪乎清·邹澍在《本经疏证》中说:“用桂枝之道有六:曰和营,曰通阳,曰利水,曰下气,曰行瘀,曰补中。”其实,不只桂枝,其他风药亦有多种功能作用。风药的多种功用显然与其具辛味及有升、散、行特性分不开的,风药的诸多功用或可概括为:辛以通其气,散以致其津,升以发其阳,行以去其闭。不过,我们必须明白的是:1)除“宣散透邪”外,基本上这些功用只在方剂配伍中才能展现,离开方剂配伍,风药的诸多特效均无从谈起,甚至有些牵强附会;2)风药除在方剂上有诸多特效外,各药尚有自身在中药学上之功效,这些功效亦是中医学历代医家经验总结,临床选药组方亦应考虑,不可偏执;3)风药的诸多效用常常交织在一起,故常见一些风药在方剂中并非单一功能;4)上述功能仅是风药的一些共性,风药之间尚各有个性,同一功用药物之间亦有大小强弱之别;5)具体一首方剂在选择哪一味或几味风药时,除了考虑风药的功能效用外,还有各药的个性、病症特性、脏腑经络特性、季节地域、以及医者喜好与经验等亦是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