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模块理念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
2019-03-18曾素英罗海云
曾素英 罗海云
内容摘要:近年来,为了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更好地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大学英语教师积极探索和尝试各种心得教学方法和手段,如翻转课堂,微课,以及混合式教学法,对分课堂等,虽然有所改善,但在知识掌握与能力素质培养方面缺乏系统的引导和实践。随着“三模块”理念的深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它高屋建瓴地指引大学英语教学该何去何从。
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 三模块
大学英语,作为高校一门重要的公共课程,它承载着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并具有一定语言交流技能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由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趋于传统单一,尤其是单向灌输,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效率低下,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大学生英语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同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是至关重要的。课堂教学是大学生专业素质教育中的重要阵地,培养人才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要求教师一定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然而仅仅如此还是很不够的,还应当对大学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不断揭示课堂教学规律并及时指导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只有这样,高等院校才能更好地实现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两大职能。因此,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刻不容缓。三模块理念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带来了新的风向标,提供了理论指导。
1.三模块课程模式
三模块课程模式是我校康翠萍教授构建的普遍意义上适合所有专业学科的课程改革的思路,该项目提出“前沿导读+专题研讨+项目实训”的专业课程模块化结构,主要是基于民族院校本科生对学科专业缺乏整体认识、对理论知识缺乏深度理解、對理论如何应用到现实中缺乏科学判断、理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模式已在专业课程上展开实践,取得较好地效果,如何应用在公共课及语言课程上,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
2.三模块理念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三模块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根据大学生的认知发展心理,“前沿导读”部分通过介绍英语语言学习的理论及发展规律、语言学习相关的测试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等理论体系中最概略的部分,从理性思考方面帮助大学生审视自己英语学习的既存问题及错误,从而树立正确科学的语言学习观,增强语言学习动力;“专题研讨部分”采用微课+翻转课堂的模式,真正撬动学生语言学习的能动性,从根本上调动他们语言学习的动力,将课堂还给学生,用建构主义理论作指导,促进他们使用英语作为语言工具去思考、表达、交流;“项目实训”板块采用项目式教学,将语言知识与现实世界连接在一起,促使学生们通过做项目来操练英语。三模块的课程是在民族院校本科生阶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行理论与现实,知识与行动融合的最有效机制,也是适合语言教学的模式。
3.三模块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3.1第一课的重要性
新视野大学英语(一)是面向17级新生的公共必修课。如何上好第一学期甚至第一次大学英语课,对教师和学生都意义重大。一方面,刚进大学的新生,一切都是陌生和新鲜的,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对老师充满期待!另一方面,老师对学生不了解,对学生的基础和期望未知,有点忐忑和担心!综合学生和老师的情况,上好第一学期的课非常关键!这一阶段也是整个大学英语课程的一个磨合期。磨合好了,以后的教学活动就会非常顺利和愉快!第一次课就是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性格是严肃认真还是活泼自由,讲课方式是照本宣科还是天马行空以及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高低都会在第一节课里展示得淋漓尽致。而且,第一次课也是一次“前沿导读”的良机。教师着重介绍英语语言学习的理论及发展规律、语言学习相关的测试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等理论体系中最概略的部分,从理性思考方面帮助大学生审视自己英语学习的既存问题及错误,从而树立正确科学的语言学习观,增强语言学习动力,引导学生用英语作为工具,去探索英语语言文字背后的文学内涵。第一次课主题为:介绍。介绍我自己,包括我的家庭,教育背景,兴趣爱好和我与以前学生的一些往事经历。介绍这门课程,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介绍学习方法,包括课堂学习,课外学习和课外实践等。我介绍完这些,学生代表介绍他们自己,谈及学英语的经验和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愿景。经过这样一次课,师生彼此有了很好的了解,学生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怎样去做!我也了解到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具体需求,这对开展以后的教学活动非常有帮助。
3.2分单元教学与专题讨论教学相结合
A级的学生大部分基础比较好,听说读写有一定水平,所以很多同学第一学期就有过英语四级的需求,而我们的课时有限,很难腾出时间专门培训。因此,我结合单元课后练习,讲解写作,阅读,翻译的相关解题技巧。尤其是段落翻译方面,做了专题讲座,全面系统地介绍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技巧。结合练习,再次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并从实践中提炼和总结技巧。总共5个单元的段落翻译,课堂我就讲解一两个,其余的大家课下自己完成,我再给他们对答案,有问题集中讨论,没问题就直接飘过。这样既节约了讲解习题的时间,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也从一开始,就让学生从新的高度去把握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别,强化英语思维,对其阅读,写作和翻译的提高都有潜移默化的效果。类似于翻译,针对课文结构,课后有段落写作,我也是在讲解和赏析课文时,把练习融入课堂,课后完成并随机抽查。大部分学生都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各方面能力有明显提高。通过访谈部分学生,我们一致认为这种专题讨论教学,是夯实学生理论基础,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3.3知识拓展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我们上课只能照顾大部分同学,如何满足吃不饱和吃不消的两极学生?相比这是困扰每一个老师的难题。每次讲到相关知识,我会进行拓展,比如我们讲到课文,遇到修辞,明喻和暗喻,我会举例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和彭斯的“我的爱人是朵红红的玫瑰里”,作品终同样的修辞与学生共同赏析,不仅巩固了基础知识,还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他们娱乐的同时,也学会了英语语言修辞的用法,感受到英语语言的魅力。另外,我在第四周开始,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每次课上课前5分钟由他们展示。展示内容可以是:经典诗歌,短剧,新闻或者故事等。为什么要第四周才开始?因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需要一个熟悉和了解的过程,上课4个星期后,大家都对彼此有所了解,方便分组和日后活动的开展。一个学期做下来,每个组的成员都能参与,不仅了解了很多经典和语言点,还提高了学习和协作能力,加深了同学情感。这种学习方式,与三模块的“项目实训”不谋而合。在学生掌握一定知识点和语言学习理论后,在进行语言输出方面,教师不做统一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和英语水平进行语言训练和语言输出。事实证明,这是一个让大家参与英语学习的好办法。对他们的展示,我鼓励为主,虽然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一个组在演示,台下其他组的成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同学也有,或者演示的同学带着手机,课本,和其他同学缺少眼神交流,导致他们很难被人听懂。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还需继续研究,以提高教学效果。
小结:“本科不牢,地动山摇”,三模块的课程是在民族院校本科生阶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行理论与现实,知识与行动融合的最有效机制,也是适合语言教学的模式。三模块理念的引入,它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教师如何系统有效地去教学,学生如何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无止境。作为一个公共基础课老师,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陈湛妍等著.对分课堂之大学英语.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5
2.王静,邓琛.三模块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第33期。
3.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1.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6
基金项目:JYX17013, 中南民族大学2017年度教学改革项目“三模块构念下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与教学改革研究”;“中南民族大学2017年下半年课程教学改革”项目。
(作者介绍:曾素英,中南民族大学讲师,主要研究英汉语言对比,翻译理论与实践;罗海云,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