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管理视角下“长春长生事件”简要剖析
2019-03-18闫艺
闫艺
【摘要】 本文从理论角度分析“长春长生事件”的基本情况,从危险想法、信任危机、经济活动等几个方面,讨论“长春长生事件”的公共危害,并从该事件引发的“国产疫苗风波”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 公共危机管理 长春长生事件 解读视角 问题剖析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279-01
一、理论依据
公共危机是指以突发事件为标志,攸关公共利益、对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急需管理者快速应对的事件。当前社会,存在着威胁公共安全的因子,如:危险想法、环境破坏行为、经济活动、文化侵扰等,这些危险因素极容易破坏社会的公共秩序,使得广大群众受到干扰和影响。
二、“长春长生事件”的基本情况
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价行为,随后,深交所又发布多个公告,说明该企业有多名高层管理人员违规操作情况。2018年7月22日,全国多地疾控中心追查长生公司生产的“百白破疫苗”下落,进行及时补种。次日,国家药监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围绕“长春长生事件”提出了整改措施和办法并对疫苗全生命周期监管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剖析。
三、“长春长生事件”剖析
从公共危机视角下去解读“长春长生事件”,该事件存在的危害公共安全的因子有很多,技术致灾、人为致灾、生物致灾的成分都有,随着该事件诱发了国产疫苗风波来看,“问题疫苗”的出現应当属于药品监管不利造成的,但是从生物因素考虑,这又是一个技术层面需要探究、考量的问题。
首先,危险想法,长春长生公司的管理者们只看重物质经济利益,而对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置若罔闻,这属于危害影响公共安全的危险想法,该危险想法从滋生开始,就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相关机构的监管,导致该因素持续蔓延,成为事件产生和爆发的主动原因。
其次,信任危机,“长春长生事件”对于国产疫苗发展环境的破坏是毁灭性的,社会上各界人士都表达出了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失望、对疫苗监管体制的失望、对生物制药公司的怀疑”,舆论导向会继续蔓延,成为人们心中挥之不去地阴影。当人们发现自己所处于社会环境中的“易损地位”的时候,他们会对社会及生命所处的生活环境感到失望。
再次,经济活动,在“长春长生事件”整个调查过程中,还发现该公司高管们有违规操控证券、股市的问题和情况,可见,违规生产、伪造证据的疫苗事件本身,都来源于罪恶的经济活动。利欲熏心背后,值得引人深思,国家经济管理制度是需要社会来支持和共建的,但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经济活动能够长存,会给社会安全生产带来致命的打击。
结语
纵观“长春长生事件”的全过程不难发现,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危险因素始终残存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中,这需要现代社会人们的自我意识觉醒,在关注公共安全表现的同时,也坚定自我安全护卫、保护的信念。此次疫苗事件的风波,只代表了当前社会的公共安全危害抵御性越来越差,但是其系统和机制还没有被完全破坏。社会在经历过安全打击之后,个人、政府都应该学会改变,在意识、心态和能力上多关注公共危险、多重视公共安全、承担好监督义务和职责。
[ 参 考 文 献 ]
[1]陈涛.从管理到治理:公共危机管理的困境与突破[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8,36(04):89-93.
[2]刘小兵.“长春长生疫苗造假”为企业职业道德教育敲响警钟[J].标准生活,2018(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