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和谐班集体的构建与养成

2019-03-18吴雅

关键词:和谐班级管理

吴雅

【摘要】  班级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和谐班集体的构建不仅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能有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因此,和谐班集体的构建是每位班主任不懈追求的目标。本文就和谐班集体的构建意义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和谐班集体的构建措施,为当前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和谐 班级管理 班集体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204-01

一、和谐班集体的构建意义

1.和谐班集体构建便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班级学习中,学习氛围的构建能够让学生在无意识间向其他同学的言行、学习态度和学习观念靠拢。而良好的学习氛围不需要教师过多的督促和管理,仅凭积极学习氛围的感染就能提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的融入学习活动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良好班集体的构建者,承担着和谐班集体构建的主要责任。对此,为提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制性,促进班级常规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班主任应当着力于和谐班集体的构建,让学习氛围在和谐班集体的构建过程中更加浓厚,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投入。

2.和谐班集体构建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群体意识

班集体中,每个学生是集体的一员。学生和集体的发展密切相关。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认为,集体教育和个人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和谐班集体的构建和养成有助于教师更加高效的对全体学生施加影响。通过和谐班集体的构建,群体意识的培养和班级凝聚力形成使得学生在交流中,能够感受他人对自己的关爱和尊重,更有助于学生获得知识和友谊。感受积极情绪情感的学生也将会成为维护和谐班集体、维护学生间友谊、乐于为班集体奉献的一员,班集体在个体积极情感的培养下,也获得了积极的反作用。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和谐班集体的构架能够提升学生的群体意识,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凝聚力。

3.和谐班集体构建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

个体在步入校园、步入社会后,就会产生不同的社交行为。在学校中,学生面对的群体是教師、同学,这也是基本的社交范围。而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认为,教育应当改观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而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核心素养的形成,提升学生对社会和生活的适应性,让学生能够通过受教育阶段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交往能力,促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班级活动与交往就是提升学生社交能力的平台和契机,和谐班集体的构建使得班级活动更为丰富,学生之间的交流更为密切,让学生的社交能力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学生社交能力的提升。

二、和谐班集体构建措施

1.确定班级目标

班级目标是指引学生行为,明确学生学习方向的指向标,也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动力。明确的目标能够使学生认识明确、言行统一,更能高效推动班集体进步和提升。因此,在和谐班集体的构建上,班主任首先要为班级制定努力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在班级目标的制定上,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定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而目标的制定难以程度上,则要注重渐进性。学生在简单、短期的目标达成后,个体自信心和群体凝聚力都得以增强。此时,班主任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奖励,如可以为学生投放励志性电影,为班级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予以表彰等形式,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和谐班集体的构建更有信心,让教师的班级管理更具实效。

2.建立得力的班级核心

尽管班级管理的主要责任人是班主任,但班级管理更需要学生的参与,避免权威型领导方式,促进班级管理更加民主化。对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就要着力构建得力的班级核心,让班级核心成为维护和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得力助手。对此,班主任首先要对学生具有充分的了解,要善于知人善任,选拔班级中的积极分子进行培养,让班干部能够热心的为集体服务、团结同学。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善于聆听班级核心的反馈,让班级管理能在有序化、合理化的前提下更顺从“民心民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班级管理工作的人性化,促成和谐班集体的构建。

3.组织多样化的教育活动

在班级活动中,学生的交流频率增加,学生间的情感也能借此机会升温,还能为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减压,调节学生的繁忙的学习活动。对此,班主任可在班级管理中创建多样化的教育活动。例如,班主任可在每周的主题班会中开设辩论会、演讲比赛、书法比赛、才艺表演等活动,为学生学习生活添彩的同时,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能,感受自己在班级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自觉主动的成为和谐班集体建设的一份子,让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有了学生的参与更加轻负高效。

4.明确班规班纪

班级秩序是学生正常开展学习活动的前提,也是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和谐班集体的建立和养成需要明确的班规班纪予以保障。在班规班纪的制定上,要从细处着手,通过建立学生生活准则、学习纪律准则和卫生维护规章等制度的制定,让民主性的班级管理有章可循,有则可依。除此外,教师可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对能够遵守班规班纪的学生予以积极评价和适当的奖励,让学生的品格在得以塑造,让和谐班集体的构建更具保障。

总结

和谐班集体的构建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工作都具有重要作用。和谐班集体的构建是一项系统的管理工程,需要通过目标设定、班集核心的培养、班集活动的组织和班纪班规的制定等多方面予以维护,才能发挥班集体对个体影响的作用,让学生在和谐班集体中快乐学习、快乐交往,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 参  考  文  献 ]

[1]刘茹.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班集体[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0):155-156.

[2]王景文.构建和谐班集体的思考与探索[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6(05).

[3]李高海.论高校和谐班级及其构建[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7,(02).

猜你喜欢

和谐班级管理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