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2019-03-18陈薇
陈薇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网络也随之渗透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上网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资源良莠不齐,如果不加选择地加以利用,会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对于中学生上网,教师不能仅仅去“堵”,而要去“疏”,更要去“导”。只要对学生认真地加以引导,端正他们上网的态度,加强他们的网上自我保护意识,甄别网络资源的优劣,就可以“兴其利,去其弊”。
[关键词]疏导;网瘾;道德观念;信息传播
随着信息社會的发展,计算机与我们的工作、生活联系得越来越紧密,网络也成为我们与外界保持联系的主要渠道。对于中学生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它在带给学生学习、娱乐资源的同时,一些不良信息也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作为教师,要对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分析和监测,加强学生的网络自我保护意识,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使学生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下成长。
一、目前中学生上网现状
网络时代,学生受网络的多元化影响,网上活动的空间和自由度较大,他们上网的动机也多样。目前,中学生上网的状况主要是:
1.倾向于娱乐性
当前大多数的中学生上网更倾向于娱乐性,主要是听音乐、看电影、看娱乐节目,尤其是视听音乐很受中学生的青睐,各种各样的音乐和娱乐节目在网上应有尽有,只要鼠标轻轻一点,不费力气,便能轻松享受音乐的美妙和精彩的节目。
2.偏重于玩网络游戏
大多数的学生(特别是男生)几乎是为了玩电脑游戏才上网的,这说明电脑游戏对中学生的影响有多大。现在的电脑游戏名目繁多,游戏中除少数情节融入了人文、历史、军事等内容外,绝大多数游戏节目充斥着暴力、血腥甚至黄色等情节,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3.聊天
学生对朋友的渴求促成了“聊天族”的产生。经常上网的中学生基本上都有QQ帐号或其它聊天帐号,绝大多数人都有自己固定的网友。在这些学生看来,网络只是他们的聊天工具,他们可以在网上随意畅谈,尽情挥洒心中的喜怒哀乐。由于这种交流方式互相不明身份,绝大多数学生聊天只是为了寻求刺激和开心,并不是为了学点什么,更有甚者把聊天室当作结交异性朋友的场所,随着看似“推心置腹”的聊天而来的“网恋”,让一些中学生身陷其中无法自拔,最后导致学习成绩受到严重影响。
4.获取信息
有一些中学生上网的确是辅助学习,如查资料、看新闻、下载软件、收发邮件等,但这些学生所占的比例不大,而且他们上网时没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很容易在浩瀚的网络资源中盲目地选择。
二、网络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
中学生如果缺乏对网络不良资源的分辨能力,会给自身的成长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网络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1.对中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
首先,中学生的道德观念尚未完全形成,很容易受不正确的道德观的影响,往往在丧失约束的状况下放纵自己的行为,增加其犯错、犯罪的可能性。其次,中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尚在形成中,容易受到异化思想的冲击,使自己的思想、行为趋于自由化和个体化,传统的文化观念受到强烈冲击,民族虚无主义开始悄悄蔓延,爱国情感在失落,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关注。最后,网络对中学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传统的道德行为受到生活环境中人和社会舆论的监督,是一种外在监督式的道德行为,而网络行为具有隐蔽性,与生活中的行为相比较,网上行为特别具有独立性。这种网络行为主体的相对隐蔽性,使中学生有机会尽情地驰骋于网络世界,自由地释放自己,而似乎可以不受现实生活中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的约束,这无疑将严重扭曲青少年的人格,酿成危害。
2.网络严重刺激着中学生的各种不良欲望
网民的年轻化,一方面导致了网络游戏股的普遍飘红,但也引起了许多弊端,毕竟学生自制力差、身心尚未完全成熟,还不具备完全适应社会的能力,尤其是游戏中的杀戮快感、甜美恋情、侠骨风范或至上权力,都会令学生沉溺于虚拟的游戏中,荒废了青春和学业。
3.网络易分散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中学生正处于学习阶段,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不良的上网习惯容易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过多地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网络上,最终影响了学习成绩,使得中学生变得更加焦虑,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4.色情网站及图片扭曲了中学生的性道德与性观念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性生理迅速发育进而成熟,而性心理还处在发展阶段,他们对自身的生理变化和两性关系充满了好奇。网络上不健康的宣传方式,常常使他们获取一些不健康的性知识,加之教育的滞后和家长的忌讳,中学生的性心理、性知识满足不了认知的需要,容易出现一些不健康的性心理和行为,不仅影响学习,还会损害身心健康。
三、消除网络负面影响的对策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网络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容忽视的。一切网络道德问题都不在于网络本身,而在于人本身。如何引导中学生正确面对网络,是一个关系到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要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做到群策群力。
1.开展网上心理服务
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开设心理网站,制作心理宣传网页,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常识教育,澄清学生对心理问题的模糊认识;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匿名性开展心理咨询,如开设网上心理咨询热线,设立知心信箱进行对话和辅导,引导其发泄和稳定情绪;利用各种网络软件资源开展心理测评与训练,辅导学生鉴别常见的心理障碍,进行自我调节,消除困惑、焦虑等心理困扰,走出心理上的阴影。网上心理服务与一般意义上的心理服务相比,具有服务功能强大、安全、便捷,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等限制的优点,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有利于消除学生的顾虑,容易取得明显的效果。
2.规范网吧管理
网吧是中学生接触非法网站、网络游戏的主要场所,一些网吧的污浊环境不利于中学生的身体发育,也增加了他们接触社会不良人群的机率。中学生是网络行为的主体,政府应充分认识到非法网站、网吧对他们造成危害的严重后果,加强对网站、网吧治理的急迫感和责任感,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上升到国家、民族命运的高度来对待。尤其是对待学校附近的“黑网吧”,政府应联合各方面力量,加大对“黑网吧”的清理,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或开通网上举报系统,群众的举报一经核实,即对“黑网吧”予以坚决查封。
3.加强对网络的舆论宣传力度
政府各相关部门可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的力量,加大对网络知识的宣传,让民众尤其是学生了解网络的积极作用,充分认识到沉溺于网络和浏览不健康网站给自身及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政府可组织广电部门制作关于网络知识的专题节目对青少年形成网络道德规范,大力宣传和推介一批优秀网站,通过政府的舆论宣传营造一种和谐、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
4.建设一批适合中学生的精品网站
与花样繁多的各种非法有害信息相比,网上主流文化信息,尤其是针对中学生年龄特点的网站少之又少,且更新速度慢、形式单一,缺乏时代感与吸引力。要根据时代特色和未成年学生的需要构建网站内容,以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网络信息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建议文化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开发一批适合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精品网站,突出新奇性、趣味性、竞争性和科幻性,精心设计网页界面,力求生动、新颖,网站内容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总之,计算机及网络是信息时代的重要产物,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中学生,更喜欢这一新生事物。网络里大多数的内容对中学生还是有益的,应当鼓励他们去参与,去学习。只要我们引导得当,学生完全能够从丰富多彩的网络中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和营养,进而在良好的信息网络环境下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博群.网络游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小学电教,2008,(03).
[2]王馨艳.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及解决对策[J].考试周刊,2011,(92).
(责任编辑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