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构成与教学评价

2019-03-18杨丽君

黑河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杨丽君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构成与教学评价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积极探索人才培养路径,建构学科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把握学科思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构建多元过程评价体系,探索能够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教学方式方法。针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构成与教学评价要进行深入研究,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构成和化学学科教学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体系构成;教学评价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开展化学教学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養,应面向社会发展实际需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化学教学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一、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教育活动的开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以及必备品格。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基于此,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活动,要从各学段、化学学习内容等角度出发,为学生制定针对性教学方案,力求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构成

从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构成角度来说,主要包括化学素养、化学能力素养、化学信息素养等,现结合各素养的特点,提出培养建议:

1.化学素养

在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化学素养是基本构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培养:①化学知识和技能。开展化学教学活动,除了教授教学基本知识外,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使其能够掌握基本技能。②化学思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作用,引导学生思考,使其能够从科学角度来认识化学特征与价值。化学思想具体包括守恒思想和控制变量思想等,是重要的教学资源。③化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利用图像法和实验法等,提高其化学学习能力与水平。④化学精神。培养学生创新、科学严谨和批判精神。

2.化学信息素养

从组成角度来说,化学信息包括化学程序信息、化学资源信息和互联网信息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化学信息意识,使其能够利用各类信息工具掌握信息资源获取的能力。此外,还需要培养学生信息获取与识别等功能,通过交流合作,使得学生能够探究和创新。

3.化学能力素养

对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能力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方面入手:①动手能力。通过开展化学实验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的机会,让其自主设计,执行实验方案,进而培养其化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②合作精神。从学生全面发展角度来说,其要具备团队精神。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活动,让其相互合作,完成实验活动。③自主探究能力。开展化学教学活动,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可通过引导学生的方式,使其主动探究学习。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生按照实际需求选择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开展实验操作,收集试验证据,证明实验事实,获得结论。

4.化学语言素养

培养学生的化学语言素养,主要包括沟通能力和化学语言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自信、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化学语言能力的培养,重点从口头作答和书面回答方面入手,培养学生使用化学语言传递化学信息的能力,使其能够条理清晰地表述问题。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文化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公平公正的品质。

5.化学思维素养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化学逻辑思维能力。就是依据化学概念和化学事实,通过理性判断和推理,反映化学事物。在教学的过程中,组织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归纳知识和化学现象,进而使其形成化学思维。

其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此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于洞察力和思考力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能够以辩证的思想去看待问题。以实验教学为例,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明确研究主题,明晰科学素养培养要求。开展实验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模型认知、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等学科素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严谨性思维,进而提升科学思维品质。

最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运用发散思维法、反面思考法和拐弯思考法锻炼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推动科学的发展。

6.综合能力

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解决生产问题和生活问题等的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创造性地分析各种问题,使其能够运用科学方法和思想来探究事物发展的过程,进而培养其综合能力。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化学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侧重于实践能力,合理提升实践教学的比重,将理论知识实践化,串联相关知识点,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化学素质教学的目标。

三、高中化学学科教学评价

1.做好过程性评价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做好教学评价工作。通过过程性评价,依据学生日常学习情况,从学生的表现、知识掌握程度、核心素养水平等方面入手,做好全面评价。在开展概念和原理教学时,采取分类教学法,培养学生物质分类方法运用能力,使其养成分类观念,进而深入理解元素和分散系等概念。如开展氧化反应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元素价态的变化出发,应用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法,使学生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物质电子的得失,掌握“得到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这一核心概念,基于化学原理,构建结构化内容体系。对于此知识的教学评价,可采取随堂检查的方式,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概念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出合理的评价。开展过程性评价,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督促学生查缺补漏,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2.制定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

开展化学教学评价时,是针对某一阶段或者某个单元教学,从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教学目标实现情况入手,进行综合评价。以某学校为例,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按照以下标准执行:①教学目标,总计10分。目标完整并且能够体现课程标准三维教学目标要求;目标具体且层次分明;目标适度且符合学生实际。②教师主导地位,总计20分。评价指标:按照教学目标系统组织教学,从教材出发,营造教学情境;方法多样,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问题设计具有启发性,教学时化学用语使用规范,知识讲解科学准确;实验操作规范,化学现象明显。③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总计25分。评价指标:学生会学习;善于提出并且解决问题;善于交流;能够主动展示学习成果。④现代教学手段利用,总计10分。评价标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如多媒体;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熟练操作实验;学生参与。⑤目标达成,总计20分。评价标准:整体建构化学知识;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问题探究的方法;教学课堂活跃;学生学习兴趣较高。⑥学习评价,总计10分。评价标准:重视学生反馈,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学习问题;评价方法选择合理。⑦基本素养,总计5分。评价标准:教学语言标准;板书设计合理;熟练使用教学工具。在學科素养培养背景下,开展教学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学科素养情况,进而及时发现素养培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好问题纠正,提高教学水平和效率。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全面领会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同时,要深度理解化学学科素养的基本内涵,通过创设教学情景,积极运用各类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以及发展。为确保此项工作的有效落实,要做好教学评价工作,侧重对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目标实现情况的评价,以便于及时明确教学不足,做好教学优化,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新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优化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认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06).

[2]徐晓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高中化学教学模式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12).

[3]张琛.探析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教学[J].学周刊,2017,(22).

[4]吴明好.基于高考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谈高中化学教学[J].中国考试,2017,(03).

[5]杨梓生.研究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特性应有的三种基本视角——兼谈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08).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