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2019-03-18刘贤德

黑河教育 2019年2期

刘贤德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增强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能力。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学好语文是学好其它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基础。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指导预习;重视方法;强化复习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持续注意时间不长,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结合学科的教学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需要语文教师深入探究的一大课题。

一、指导课前有效预习,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低年级略读课的预习为例,如何做好低年级略读课的课前预习,让学生自主预习呢?我先提出预习要求,告诉学生预习一篇课文就要完成“读、画、想、说”等一系列自主学习动作,并明确地指出各个步骤的具体要求:“读”就是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就是画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不理解的句子,并摘抄出来;“想”就是理解不懂的字、词、句子以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就是试着回答课后的问题,课前与同学自主交流。低年级学生预习难度较大,需要在教师指导下边预习边检查。在检查预习情况时,一些学生能自己理解的词语,就让学生自己理解;疑难的地方,可让学生互相解疑或教师适当点拨,要多给学生鼓励,提高学生自学的信心。当课堂预习全部完成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回顾刚才预习的全过程,小结预习方法。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课前自觉预习的习惯,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

二、重视课中方法指导,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学生一旦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就会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潜能。

1.教授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

小学语文新课标对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的识字要求是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可见,识字教学工作量之大。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⑴电脑动画识字。把枯燥的识字内容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引导学生从了解字的本源入手,进一步加深对字义的理解。⑵故事联想识字。创设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运用观察、想象、分析等多种方式加以辨别,运用语言加以描述,从本质上理解汉字的意思。⑶字型联想韵文识字。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辨别字义记住字形,充分利用韵文帮助学生认识汉字。⑷成语识字。成语识字主要通过多媒体展示动态画面,引导学生识记成语。除此之外,绘画识字、猜谜识字等识字方式都深受学生的喜爱。

2.加强阅读教学,促进自主阅读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配有大量的插图,内容丰富易懂,贴近儿童生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紧扣低年级教材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在看图学文教学时,即使课文的类型一样,指导学生看图的方法也不一定一样,按什么顺序看图、什么时间看图,都要从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来考虑。以《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教学为例,要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以紧紧抓住课文插图的特征,指导学生按照从部分到整体的观察方法观察课文插图,对照课文理解内容。先弄清每部分图画了些什么,提醒学生注意图与图之间的关系,了解小蝌蚪在各阶段形体和颜色的变化,让学生把每部分的图意看懂并把大概意思说出来。这样在学课文之前,学生对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就有了一个清晰的印象。最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几幅图连起来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在看图学文教学中,教师要把看图的不同方法传授给学生,一旦学生掌握了看图的方法,就懂得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看图写话”或其他课文中出现的插图。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指导学生紧扣教材的特点学会看图理解课文内容,也要求教师必须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出发,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教学《丑小鸭》第三段时,我先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接着通过感悟重点词句理解丑小鸭离开家的真正原因。教学这一段时,我采用的教学步骤是:⑴带着问题试着读课文。教师先提出“丑小鸭为什么离开家?”这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⑵找出重点句子,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完课文之后,抓住“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这个重点句子和句中的重点词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句子中“除了”“谁都”的含义,并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如“欺负”“孤单”等。⑶结合课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画面,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分析丑小鸭在家里受到哪些欺负。看完图后,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对重点句子加深了理解,对“欺负”“孤单”等词的意思都明确了。⑷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先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丑小鸭当时的心情,找到丑小鸭离开家的原因。⑸说一说这段课文内容的意思。要求学生在朗读后,认真动脑,用自己的话说说丑小鸭为什么离开家。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内心体验和生活积累,说一说学这段课文后明白了什么、应该怎样对待丑小鸭,启发学生领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是一种做人的美德。学完第三段课文后,教师帮助学生回顾刚才学习的全过程,归纳出五个学习环节,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掌握自主学习课文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教会自学方法,培养自主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按照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自主理解课文内容。如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二至四节的内容时,教师先示范教学第二节:⑴出示图表让学生自由读,标出有疑难的词语。⑵引导质疑、启发讨论。⑶利用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小结本节内容:(        )的孩子(         )离开媽妈(括号内让学生回答)。⑷指导感情朗读。⑸帮助学生小结学习方法。之后,放手让学生运用这些学习方法自学课文第三、四节的内容,先自读圈划词语,再分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汇报自学情况,最后再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中要通过“扶”“放”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内容,掌握学习方法,训练学生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强化课后及时复习,稳固自主学习的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后复习在教学检测和反馈方面的作用,及时补缺补漏,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自主复习能力的目的。

以《春雨的色彩》课后复习为例,我设置了以下练习:

1.把下面的字写在田字格里,看谁写得工整。

你 们 红 花 绿 草 朋 友

2.读一读,连一连。

一群        桃树        红色        小    草

一只        燕子        黄色        油菜花

一棵        小鸟        绿色        杜鹃花

3.想一想,说一说。

(1)你认为春雨的颜色是什么样的?(2)你的学习伙伴乐乐认为,春雨的颜色是多彩的,你认为呢?(3)雨天你喜欢做什么?告诉老师好吗?

这样,学生既复习了生字新词、词语搭配,又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语文素养和自主复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总之,小学低年级是学生步入正规化学习的起始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培养,结合小学低年级语文学科的特點正确引导学生,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在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从而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花影.浅议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1,(04).

[2]郑金洲.自主学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01).

(责任编辑 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