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组合作模式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建构

2019-03-18邱昭瑜

关键词:小组合作模式初中数学

邱昭瑜

【摘要】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已深入到了初中教学之中。如今,初中数学的效率已经有了显著的提升。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得到增强,且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方式的时候,应该为其融入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这样一来,活动的实效性则会得到显著的增强。事实上,借助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可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还能够及时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故而本文现就初中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模式的建构事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旨在为日后的实践教学提供积极的借鉴。

【关键词】  小组合作模式 初中数学 建构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053-01

引言

初中数学在学生的升学考试中占有极大的比例,故而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探索出高效的教学方式,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积极服务。事实上,提升教学效率也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故而可借助新课改的理念指导教学,例如将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融入其中。当学生在自主探究以及自主交流的时候,其主体性就会得到一定的发挥。学生往往会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究,直到找到相应的答案即可。可见,对初中数学学科中增加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内容实施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

(一)可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

深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有待提升。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初中阶段实施的兴趣教学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生往往会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积极性更强,在兴趣的帮助下学生的学习压力会逐渐减弱,而且其可将自己的思想意识逐渐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数学潜能则会得到激发,实现创新能力的增强。不同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会及时了解到同伴的思想,因此就会在潜意识里提升创新能力。

(二)团队意识的增强

合作的小组成员之间往往存在着特殊关系,即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当学生在教师组建的小組中共同探究同一个问题的时候,便会更有学习的兴趣。当然,学生之间的沟通则会更加主动、真诚。例如学生能够掌握他人的思想意识或者是解题思路,同时可将其与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对比。因此,就会更加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意义,当然也能够将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得到及时的锻炼。

(三)信息加工能力显著提升

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的积极意义,还在于能够增强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当然,学生也能够了解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并且能够将信息的传递效率显著增强。由此可见,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会得到一定的锻炼,并且还能够将信息处理的效率提高。可想而知,学生可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资源的共享是该项教学手段的显著特征之一,因此在分工的时候需合理调配,借此可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二、初中数学与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融合的有效途径

(一)积极组建兴趣小组

由于小组的组建会对整个活动的开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对小组的成员数以及职责归属进行合理的规划。同时,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以及认知能力,据此将学生进行合理的组队。每个小组中需有一个引领者,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且对团队的活动进行及时的组织与汇报。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对教学环节进行创新设计,要让学生对该环节或者是数学知识感兴趣。初中生通常具有自己的主见,并且渴望自由表达,故而教师应据此设计小组合作探究式活动事宜。教师可鼓励学生自由组合,或者是依据能力水平进行组合。此时,教师的重要职责就是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引导与辅助,使得教学目标得以高效实现。通常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并且个性差异较大。因此采用民主的小组组建方式会更加民主化、理想化,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必然会得到一定的增强。

(二)科学设计小组内容

首先,教师应先将教学内容进行规整,随即筛选出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内容。初中生的兴趣往往集中在实践类的内容上,并且具有一定的直观特性,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对生活中平行线相关内容进行汇总,借此可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学习的兴趣。同样的,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知识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三角形线段以及角”的知识进行分享,从而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其次,应确保活动内容更加生活化。当学生所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时,学生的学习欲望会更加迫切,甚至能够有效地缓解学前压力。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圆”的内容时,需先将生活中圆相关的内容进行简要的分析,继而渗透出“弧长和扇形面积”的内容。面积计算在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并且其难度较大,故而教师可将其进行规整且巧妙设计。扇子本就具有生活化的特性,因此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会更加便捷、高效。小组合作中扇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可简单渗透,随即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常识探究扇形面积的计算手段。这样一来,学生可更加直观形象地感受本节知识内容。可想而知,小组合作的效率必然会有所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也会发生极大的转变。

结语

由以上内容可知,初中数学教学中无论采取哪一种教学方式必须尊重学生主体性。同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践证明,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活动可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率,最终会有助于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所在,故而在组建小组合作的时候要确保内容更加生活化、趣味化,并且与初中生的认知能力相符合。

[ 参  考  文  献 ]

[1]张大中.论小组合作模式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建构[J].教育观察,2017(24).

[2]谢玉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6.

[3]王丽霞.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J].读书文摘,2016(22).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模式初中数学
小组合作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小组合作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究
农村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