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掌握概念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019-03-18孙洪艳

黑河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概念效率方法

孙洪艳

[摘要]在第二课堂声乐课的训练中,乐理知识的概念和方法的理解掌握显得尤为重要。要想让学生学得更好,能更快地掌握声乐的基础知识,就必须从基础做起,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的概念,掌握相关知识的学习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学习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概念;方法;效率

学校第二课堂的开设,为在音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搭建了一个平台,为学生音乐特长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在第二课堂的辅导进程中,由于学生的音乐素质不同,所以在辅导时,给教师带来了很多麻烦,也正是由于学生的基础状况和素质的差异,让我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想了许多办法,动了很多脑筋。我认为学生只有明确掌握了概念,知道如何去做,才能做到“学得好、学得扎实、学得到位”,从而达到了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目的和意义。

对于“三松”“三紧”的概念我理解为:在我们人体发声的时候,身体的有些肌肉是必须用力的,不用力声音不明亮;有些地方是必须放松的,如果不放松音色不好听,声音的效果也不好。我们只有在该用力的地方用力,该放松的地方放松,那么声音的这个共鸣效果就会比较好。该用力的地方有三个部位:第一个部位是横膈膜(也就是肚子),第二个部位是笑肌,第三个部位是软腭。下面我们就来分别叙述一下其概念和学习方法。

一、横膈膜

横膈膜的这个概念,说得专业一点叫横膈膜,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肚子。咱们先解释一下什么叫横膈膜:“横”就是横着长的一片肌肉。“膈”就是隔开胸腔的内脏和腹腔的内脏,胸腔是长在横膈膜上面这个地方,胸腔里有心脏、肺脏、气管;横膈膜的下面就是腹腔的内脏,腹部的内脏有胃、肝、胆、肠、肾,横膈膜。“膜”就是说这块肌肉就好像膜一样的形状,即如同膜状的肌肉。我们试着想一下,平时哈哈大笑,笑到肚子疼的时候,最疼的那一片肌肉就是横膈膜了;还有当我们哈哈大笑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肚子不断的弹动,这块弹动的肌肉就是横膈膜。在发声的过程中横膈膜必须用力,如果它不用力,喉头就会很负责任地用力来发声。喉头的这一发声用力却帮了倒忙,一方面声音不好,喉腔关闭了,它一用力喉咙就紧张,收紧了声音不好听,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很容易受伤。所以,横膈膜这片肌肉和腹肌被波及到的整个腰带一圈的肌肉都要用力,甚至肚脐以下的大腿、膝盖、臀部都一起来用力的话,你会感觉到所发出的声音有立体感,声音会更深厚。一般来说,如果教师用这样的声音来上课,会给人一种很自信的感觉。

练习方法:

(1)运用“哼”唱的方式练习,调子由低音到高音,再由高音到低音进行反复地练唱,并让学生体会发音部位的动作和方法。

(2)运用“咪”“嘛”的练习方法,声音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进行反复练习。

(3)运用“啊”“咿”的练习方式,声音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进行反复练习。

练习的时间和运用的方法,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切记要量体裁衣。

二、笑肌

当你微笑或者哈哈大笑时,你的舌根部的肌肉和二腮的肌肉就会拉动,用力向上收缩并放松。当笑肌被拉动收缩时,口腔内部的空间就会加大,发出的声音就会不一样,这里要强调的是要在笑的位置上来发声。小说家都会形容姑娘的笑声像银铃一般的清脆,说明笑的声音是最好听的。为什么好听呢?因为笑声是向上发散的声音,它的声音位置比较高,这里不是指音调高,同样的音调也有声音位置高低的不同,假如你在愤怒的时候,声音的位置一定是低的;骂人、哭泣的时候声音的位置就掉下来了,这样的声音就不好听。如果我们要用笑的位置来发声,声音就会清脆、响亮、柔和,所以,我们平时说话的时候尽可能心情愉快一些,只要你一高兴,哪怕你只做一个笑的动作,马上就会有生理上的改变,肌肉松开了,共鸣腔就会松开,这样发出来的声音就比较好听,而且嗓子负担轻,不容易累。如果因为不懂这个道理,发声时常常伴随着脖子用力、挤压喉咙、提高喉位等一系列错误发声动作。对已经出现了嗓子疾病的学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再加上一些适当的练习,久而久之会减少对嗓子的不良刺激,嗓子疾病会不知不觉地消除了。

练习方法:

(1)对照镜子练习,找到自己认为效果最好的感觉,然后确定位置。

(2)两人对照相互练习,相互借鉴优点,寻找不足。

练习时要注意发声的位置,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找到最佳的位置。

三、软腭

软腭就是我们口腔上腭的软组织处(也就是上牙膛的肌肉组织),如果做一个自然的打哈欠的动作,上口腔就会提高,上口腔软腭抬高,口腔共鸣就比较好。

练习方法:

练习打哈欠和张嘴,张嘴要结合哈欠张嘴,自然地打一个哈欠,这样肌肉才能放松,如果有镜子的话,我们对着镜子练打哈欠就更好了,打哈欠时我们感觉软腭就抬高了,这个练习重点就是练习软腭的上举,反复上举,使软腭有力量,如果经常这样练习打哈欠的动作,只要你一张口,软腭稍稍往上抬高一点,口腔里的喇叭就大了一点了。下面再进一步要求,我们自然打哈欠时要嘴张大,深深吸入一口气,然后这一口气吸够了之后,马上呼气,这是自然打哈欠,这时你的软腭上举到最佳状态,也就是说你的口腔内部的空间达到最良好的空间时,悬挂在那个地方不要动,坚持到坚持不住了再松下来,再来一次。当你坚持在这个最佳状态的过程中,你的气息是不进也不出的,但是我们的感觉好像这个气还在不断地进去,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当你吸气的时候,你的呼吸通道,也就是共鸣通道是松动的,当你呼气的时候,呼吸通道也是共鸣通道就关闭了。我们自己感觉还在吸气,还在一点一点吸,气流在一点一点地进去,虽然它不进也不出,这个时候它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該放松的地方也有三个部位:第一个部位是下巴;第二个部位是舌头;第三个部位是喉咙。这三个部位只有放松了,你的共鸣才通畅,三个地方离得比较近,只要有一个地方紧张了,三个地方会同时紧张。

四、下巴

下巴位于口腔下方,是人类的本能象征,它与人类的动物意识关系密切。

练习方法:

1.咬字练习。我们要把咬字这部分肌肉练得比较发达、强壮、灵活,这样我们可以很轻巧地发声,而且发出的字音清晰,不要小看这些不出声的练习,它可以操练每一部分的肌肉,打造一个很好的咬字之器。

2.抬头张嘴练习。我们要有个很明显的抬头动作,并靠抬头的力量把上嘴唇打开,伸出一个手指把下巴固定,而伸出手指的拳头要贴着胸,以便固定下巴,这样的动作会使上嘴唇被动张开,这个练习除了拉伸我们的牙关之外,也是在练下巴放松。

五、 舌头

口腔底部向口腔内突起的器官就是舌头,由平滑肌组成,起到感受味觉和辅助进食的作用。人类的舌还是语言的重要器官。

1.朗读是介于说话语言和唱歌语言之间的一座桥梁,朗诵是进入歌唱状态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朗诵时,把语速放慢,体会舌位前后伸缩,上下快慢滑动和变化。

2.哼鸣练习,字要吐得非常清楚、清晰、明亮。

3.说唱练习,把歌词用说唱的方式进行练习,主要是练习舌尖,舌位的前后伸缩,上下滑动的状态和放松练习,只有放松舌尖和舌位,声音才会有灵活多样的变化。

六、 喉咙

泛指喉腔。

1.平时抬头喝水的状态,是获得喉咙放松的最佳时期,每一次练习可停滞一分钟左右。

2.把双手放在脖子下面,当唱歌时感觉下面的这两个肌肉是往两边扩张的,舌头放平、牙关打开、下巴放松,同时把软腭抬起来,眼睛睁开,这是检测自己是否打开喉咙的方法。

学习声乐请记住“三紧”“三松”的练习方法,并勤加练习,通过练习获得新的习惯,建立了新的平衡,你会发现你的嗓子越来越好用,嗓音越来越好听。

参考文献:

[1] 郑茂平,江琦.音乐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 邰方,耿坚,胥娟.小学音乐教学技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

[3] 张锦华.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传播与接受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

[4] 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M].上海:上海音樂学院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陈始雨)

猜你喜欢

概念效率方法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幾樣概念店
可能是方法不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