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课改精神 培养创新能力

2019-03-18刘万国

黑河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创新改革能力

刘万国

[摘要]语文学科在小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语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祖国语言文字的训练,重视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学生思维发展规律的形成,重视对学生能力的有效培养,可以对小学语文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发掘他们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創新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创新;教师;改革;能力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工作实践中要注重方法,提高学习效果,最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一样,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学生思维发展规律的形成,重视对学生能力的有效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进行教法改革,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有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就不会有成效。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针对所学内容,通过启发、指引、点拨等手段,当好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例如,四年级上册《最棒的玉米》这篇课文采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生动写出了思想变化历程,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深化了主题。我在教学这一课时,紧紧围绕这一线索,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体会棒玉米由自信到失落,到失望,到绝望,再到醒悟的思想变化过程。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最终明白:一个人只要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尤其在人生低谷的时候,更不能灰心失望,要相信自己,这样才能在绝望沮丧中看到希望,看到光明。这篇课文非常适合小学生读,内容简单明了,在教学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发言。特别是在讲到那个最棒的玉米情绪低落的时候,我引导学生都来安慰玉米,他们纷纷用语言表达对这个玉米的安慰。通过这个环节,学生的爱心得到释放,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懂得了每一个人都要学会正确看待自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遇到挫折不能心灰意冷,要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相信前方一定是亮丽的晴空。在教学中,学生领会了生活的真谛,在学习过程中懂得了从自己身边发现问题,在自己的生活中挖掘能力源泉,培养创新能力。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而且要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二、渗透学法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因此,要想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就应该先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打造一支基本功过硬的教师队伍,这样才能促进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人是有个体差异的,人才是有层次、有类别的。学生如此,教师也是如此。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如果不注意对教师的培养与训练,教育的发展是很难实现的。当前,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有很多人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然而,他们本身都不知道解题方法,又谈何举一反三呢?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提高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育改革的发展。教师的任务是艰巨的,在平时的工作中,教师要不断学习,积极参加每一次学习和活动,认真聆听专家的精彩讲座,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积极参加“研课磨课”活动。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更加努力地为自己充电。

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其实,教师有一桶水还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积极寻找优质的水源,教会学生如何取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取之不尽的水。教师应激起学生寻求水源的强烈欲望,这种欲望就是求知欲,然后再给他们指出寻求水源的方法,这条路就是学习方法。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那么,他自己首先要对知识有系统的认识,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指导,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深化,进而完善知识系统,充实自己,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更快地提高教育的质量,达到推动教育发展的目的。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改变教学方法

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改变教学方法,从而减缓学生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个别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再加上教学方法的不当,课上搞满堂灌,课后搞题海战术,让学生每天都机械地做一些重复性的习题,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被动,缺乏生动的和主动的学习,久而久之会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为他们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就能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在课堂上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提高语文素养。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积极参与而展开的双边活动,是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产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比如,在教学一年级教材中《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我在课前为学生精心制作头饰,在课上进行表演,使学生全都投入到故事情境中,都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角色去学习课文内容,使学生很快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表演能力,学生在进行作品角色表演时,领会了不同动物的特点:小猴子动作灵敏,擅长爬高;小松鼠喜欢跳跃,速度飞快;小狐狸伶牙俐齿,口才好;而小老虎则勇猛无比,有力气,这些动物在雪地上走,踩出了不同的脚印。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体会不同动物脚印的特点,在表演的过程中使他们懂得每个动物的脚都有着独特的作用,理解文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生在这样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有利于激发其潜能,活跃他们的思维,从而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发挥出来。

四、不断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教学在所有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既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又是主持人。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利用语言、神情、肢体动作等多种表达形式,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这样学生会兴趣盎然地全身心投入到对知识的探究中。在教学中,只有那些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兴趣,激发情感,启迪思维,增长智慧,变要求学生学会为指导学生学会的教师才是最称职的语文教师。我在课文讲读课上大胆创新,改变了以往的逐段串讲串问分析课文的方式,直奔重点段,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找兴奋点切入课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写作入迷的巴尔扎克》一课时,我从课题入手进行教学,一改平时的依次讲读分析的做法,先不介绍巴尔扎克,也不交代时代背景,而是直接从课题入手,要学生明白什么是入迷,然后让学生找找文章通过哪些事写巴尔扎克对写作入迷,直接切入课文的重要部分,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阅读课文,很快找到了答案:通过四件事来说明巴尔扎克写作的入迷:痛骂作品中的人物,同朋友聊天时谈到了作品中人物的病情,为作品中的人物去世而悲痛,因思考小说中的情节而忘记了自己的家。然后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品读感悟这几段课文,体会巴尔扎克写作入迷的程度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正因为他全身心写作,才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的第一段,了解这位大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巨大成就。这样的教学节省了讲课时间,而且能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避免了繁琐的提问,让学生带着疑问自主探究知识,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挖掘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积极思考,发掘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大胆思考,发挥想象力,形成求异思维,达到了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探索如何减轻学生的负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永恒课题之一。教师在自身具备创新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创设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他们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蔡京玉.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0.

[2]彭兴顺.做卓越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晋桂双.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创新改革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改革之路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