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齐湾漳墓壁画对鲜卑民族特征的体现研究

2019-03-18雷子昂

贵州民族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瑞兽北齐鲜卑

雷子昂

(西安美术学院 公共艺术系,陕西·西安710065;西安邮电大学 数字艺术学院,陕西·西安710121)

北齐湾漳墓规格高,且设计精美,人们通过对湾漳墓壁画的研究,发现这些壁画的内涵与欣赏价值彰显出了北齐鲜卑民族的民族特征,观察湾漳墓壁画,可以感受鲜卑族人民对自由的向往与淳朴的民风。

一、北齐湾漳墓壁画的产生条件

(一) 地理环境影响下多种文化艺术的沟通与交流

湾漳墓在河北境内,是邺城遗址。北齐邺城为都城,在地理环境上有着军事和经济优势,是当时的政治与经济中心,随着邺城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稳定,北齐文化日渐繁荣,魏晋南北朝大多数北方政权都在邺城建立都城,这里不仅是军事要道,也是与各地沟通的关键要道。因此,湾漳墓壁画在受到地理环境与各地文化的影响下,才会出现多种文化艺术的交流。北齐时代,各个地区的墓葬艺术风格有所差异,这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湾漳墓壁画有着复合型特征,这也与区域艺术性有关,湾漳墓壁画艺术彰显了艺术的融合性。各个地区的文化优势全部被聚集在邺城,使湾漳墓壁画艺术成为文化的象征,人们研究湾漳墓壁画的同时,也能够看出北齐时期各类文化与思想,从中感受鲜卑民族的文化特征[1]。

(二) 在民族环境影响下鲜卑民族艺术思想的觉悟

1. 民族艺术起源

北齐时代,鲜卑族掌握当时的政权,鲜卑民族可以决定当时社会主体的行政管理,虽然中原地区也有世家大族享受政治地位,但是北齐文化的发展依然无法与鲜卑民族文化脱离联系。随着北齐政权的最终确立,鲜卑族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人们开始对精神世界有了更高的追求,他们渴望得到文化的力量,希望拥有文化自信,鲜卑族的民族艺术就在这样的民族文化环境中觉醒。

萨满文化在鲜卑族文化发展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萨满信仰属于我国原始宗教之一,在百年时间内是鲜卑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人们以萨满文化作为生活指导。无论是北齐的政治还是民间风俗,都深受萨满文化的影响,虽然后来鲜卑人来到中原确立政治中心,他们也接受了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影响,但是民族最初的信仰没有改变,萨满信仰依然是鲜卑人的精神支撑。早期的鲜卑人生活在山区,他们热爱自然,崇尚日月天地,对世间万物充满了好奇,现今的鄂伦春族就是信奉萨满的民族,在祭祀的时候人们喜爱载歌载舞,画出祭祀图腾祈求和平。鲜卑族分为多个部落,各部落在祭祀和图腾方面各不相同,契丹人祭山,女真人祭火,赫哲人祭鹿等,鲜卑人的图腾或氏族文化图案十分丰富,有人,有动物,也有植物,在湾漳墓壁画中可以寻找到图腾的形象。

2. 萨满文化中的图画艺术

随着政治的稳定与发展,鲜卑人对萨满的崇尚与信仰也在发展,萨满从早期的原始宗教上升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文化,随着鲜卑人的发展而变化,到北朝政权结束时,萨满文化也走向了没落。385 年,北齐人拓跋珪建立代国,各民族文化也随着中央政权的崛起而成长。一直以来,汉文化在鲜卑人文化中起着重要的地位,其他民族的文化也影响着鲜卑人的文化,这与当时社会环境有关,无论是贸易交流还是战争交流,都推动了文化的相融。但是,无论怎么被影响,鲜卑人骨子里的特征无法改变,人们的精神信仰已经被深深植入骨髓,不会被丢弃。萨满文化属于宗教文化信仰,文化传播的时候往往以舞蹈、壁画或雕塑的形式存在,艺术的萌芽也是悄无声息地出现,早期北齐绘画艺术也是在萨满宗教文化范围内形成的,这对湾漳墓壁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2]。

虽然萨满文化在各个地方和部落有着差异,但是在绘画表现形式上特征基本一致。分析湾漳墓壁画中的民族特征,需要先了解北齐绘画的特征。

(1) 北齐绘画图像种类多,包含人、动物、植物以及日月星辰。萨满文化中,图像内容突出了人与自然的接触,天地间生灵万物也会被描绘其中,根据部落文化的差异性,人们的绘画内容也会有所不同。《祭祀本卷》来自黑龙江瑷珲地区富察氏家族,卷中内容将萨满祭礼全过程描绘出来,也标出了各类图腾内容,其中还有人兽合体的图案。湾漳墓壁画中也有这些瑞兽造型存在,彰显了萨满文化的艺术特点。

(2) 绘制材料有差别。各个部落、各个氏族之间生存环境不相同,使用的绘画材料也会不同,有的人使用兽皮作画,有的人使用麻布作画,也有人在树皮上作画。鲜卑人绘画时,选择材料颜色方面也有严格的礼仪规定,祭祀图腾或者萨满神服方面,需要按照图案象征意义选择颜色。萨满色调主要有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有白色、黄色与红色,表示对神灵的崇敬;第二类以黑色为主,蓝色与褐色为辅,主要用来追魂祭祀;第三类以红色为主,用来血祭;第四类颜色较杂,但是整体上色彩鲜艳,可以体现出鲜卑族的艺术特色。

二、鲜卑族民族特征在湾漳墓壁画中的体现

分析北齐湾漳墓壁画中与鲜卑族相关的宗教图像,从图像的艺术风格上可以了解鲜卑民族的民族特征。20世纪末,大量南北朝墓葬被考古学家发现,为人们对湾漳墓壁画的研究提供了实证资料。鲜卑人的基因在他们的血脉里流传,世世代代生长,不同的地域环境为鲜卑人培养了属于自己的民族特征,鲜卑人热爱自由,性格豪放,他们勇敢真诚,追求真实,这是鲜卑人的思想根基,也是文化艺术形成的前提条件。

(一) 湾漳墓壁画显示出的力量,突出了鲜卑族的勇武

鲜卑人具有明显的勇武特征,鲜卑人属于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鲜卑人要随时准备迎战,并积极应对自然环境带来的威胁,长期战争与奋斗下形成了鲜卑民族的勇武特征。除了北齐后主高玮,其他的君王都亲自征战,神勇无比,武成帝更是威明四野,令各方民族胆怯。

1. 绘画线条充满力量感

《北齐书》中有关于文宣帝攻打契丹的记载,描绘了身为皇帝的勇猛,更不用说其他人。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无不骁勇善战,这种尚武精神影响了整个鲜卑民族,人们也将这种精神从绘画风格中表现出来。北齐湾漳墓壁画中,人物形象高大,身材粗壮,人的鼻梁很高,有着明显的鲜卑特征。壁画中即使是文官也有着高大威猛的形象,壁画中微不足道的莲花形象都充满了气势。考古学家对湾漳墓的东西两侧壁画进行研究,经过考察,发现两侧壁画中一共绘制了106个人物和40只瑞兽,整个湾漳墓壁画的风格都是以勇武为主。为了突出湾漳墓壁画的勇武风格,彰显人物的精神面貌,绘画者在绘制湾漳墓壁画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且绘画者对鲜卑人的民族精神有着深刻的感悟,他们懂得应该使用什么方式彰显壁画的风格,使壁画符合鲜卑族人的审美,也让观赏者从中看出鲜卑人的民族特征[3]。

中国绘画以用线为基础,表现画中人物精神与神态特征,古代人使用骨法用笔,强调线条带给作品的表现力。人们认为,从骨相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物的内在精神气质,透过人物看出他的精神气质,因此,湾漳墓壁画中人们用线来彰显人格之外的内容,线条是湾漳墓壁画的整体框架,也是作品的核心。湾漳墓壁画的绘画者在用线方面十分在意,笔锋强劲有力,即使是底稿,用笔也十分坚定,基本看不到修改的痕迹,使用的线条不仅不柔媚,也不稚拙,绘画者用自己的想象力,将线条表现得大胆且夸张,没有被图像固定绘画方式固定,而是将自由奔放的情绪融入其中。作者对力量的掌握也很突出,整个壁画整体上带有节奏感,在湾漳墓壁画中,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用线方法,线条十分婉转回旋,画中充满气度和力量。

2. 鲜卑人“勇武”的文化氛围

北齐时期,文与武之间的差别推动了艺术进步,更加适合北方游牧民族健康勇武的民族特征。鲜卑人拥有尚武精神,人们经常赞美英雄人物,喜爱各类武器,崇尚作战用的战马,对于鲜卑人来说,哪里有马,哪里就有家。北齐湾漳墓壁画中有《出行图》,图中有很多武士形象,从湾漳墓中出土的大量武士俑与骑兵俑,都可以看出北齐鲜卑人对武力的热爱与崇拜。湾漳墓中有一幅壁画描绘的是战马形象,武士与80匹高大的战马都十分神武英勇,彰显了鲜卑人勇武的文化氛围。

(二) 湾漳墓壁画的淳朴真实,彰显鲜卑人的现实

考古学家发现,湾漳墓壁画中很多绘画内容都带给人质朴纯真的感觉。湾漳墓壁画中有很多人物形象,色彩丰富且艳丽,虽然这些只是壁画人物,但却都是写实。以湾漳墓壁画中人物序列为例,西壁29号人物,身高超过167.2厘米;西壁30号人物,身高超过169.6厘米;西壁32号人物的身高达到了176厘米,身上带有长矛,彰显鲜卑人的尚武精神。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知,湾漳墓壁画中大多数人物形象的身高都十分接近当时人们的审美高度,壁画中人物也就是鲜卑人的真实形象。仔细观看湾漳墓壁画中的各类人物,他们的五官清晰且明确,绘画者以自身高超的绘画能力,将人物从外观到毛发描绘得细致入微,绘画者没有采用多重空间的绘画方式,也没有通过简单线条去勾勒人物造型,而是整体进行绘画,突出湾漳墓壁画的写实特点。不仅是壁画中的人物细节,就连人物身上的配饰也有着真实性,这些物品都是鲜卑礼仪中常见的物品,从历史资料中可以找到线索[4]。

绘制湾漳墓壁画的人,想要在画中创建三维空间。从湾漳墓中墓门建筑开始,甬道内都在仿制木质建筑与室内形象,绘画者希望将湾漳墓设计为北齐鲜卑族日常生活景象。研究人员按照湾漳墓出土报告得知,甬道中仪位人像与湾漳墓中仪仗队伍相连接,虽然湾漳墓壁画有一部分被烧毁,但是依然可以看到仿木质建筑痕迹。湾漳墓北壁中可以看到羽扇和帐幔,按照北齐时期的墓室设计,羽扇与帐幔两侧应该有侍卫和侍女,中间应该是墓主人夫妇像。但是湾漳墓属于帝王墓,人们从挖掘开始,到现在也没有找到与之相同规格的情况,研究人员也无法猜测其他的帐幔中间是否也有墓主夫妇形象。

(三) 湾漳墓壁画中的个性化,显示鲜卑人热爱自由的性格

1. 个性化特征

上文提到过,湾漳墓壁画中有106个人物,每一个人物站立时动作很相似,但是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表情,十分生动灵活,且各自的五官有着明显的区别,基本上没有雷同现象。湾漳墓壁画在内容塑造方面充满个性化,不管是人物形象还是瑞兽形象,都有着丰富的表情,且各个瑞兽之间有着不同的气质,绘画者将瑞兽拟人化表现,使湾漳墓壁画更加具有感染力,让湾漳墓壁画看起来活灵活现。

湾漳墓壁画与前朝墓室壁画相比,内容已经有了变化,壁画内容十分突出民族风格,统一化墓葬壁画内容表现形式被打破,画中人物或瑞兽精神状态充满个性化特征。绘画者在绘制人物或瑞兽时十分注意他们的五官刻画,希望在五官上细致入微。观看湾漳墓壁画人物时,从不同的角度都能看到人物眉毛或鼻子各有特色,表情生动立体感强,仿佛湾漳墓壁画的绘制者参加过画中的情境,使画面充满了现场感。仪式队列中,人们有的互相对视,有的向前看,有的向后看,也有人左顾右盼,总之人物眼神没有汇聚到一个地方,就像是使用照相机将活动现场实时记录下来一样[5]。

2. 组合关系的应用

绘画者在湾漳墓壁画中大胆地应用了人物与瑞兽的组合关系。有的是人物和瑞兽的组合,有的是人物和人物的组合,双方相互交流,构造了湾漳墓壁画的立体空间感,在湾漳墓壁画上部瑞兽图像之间加入了互看设计,仿佛瑞兽们也在相互交流,也有瑞兽产生了肢体上的互动。人物与人物之间也有沟通,队列中人物有活动,例如湾漳墓东西壁上有回首鸟型神兽与兽首人身形象的神兽,这种动作仿佛在等待湾漳墓主人的灵魂出行,使图像之间充满了空间感和延伸性,仿佛在告诉观看者湾漳墓的墓道与甬道属于一个整体。这幅壁画之后还有接下来的故事,这是众多神灵的游行活动,游行活动就在发生,带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自由化特征是北齐鲜卑人的重要性格特征,鲜卑人热爱自由,向往远方。在鲜卑人统治的28年时间里,统治者依然将这种个性化文化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北齐皇室中人也在不约而同地彰显这种特征。

(四) 湾漳墓壁画气势磅礴的构图,凸显鲜卑族奔放的民风

1. 整体构图法

从整体上看,湾漳墓壁画给人一种视觉辽阔感,这与壁画自身构图方法密切相关。以湾漳墓壁画中《仪仗出行图》为例,这是记录北齐鲜卑族现实生活的丧葬祭祀图。从构图方式上分析,《仪仗出行图》没有依照过去的分层法绘制场景,而是应用平视构图法,在平面中将所有与仪仗出行有关的景象全部表现出来[6]。无论是湾漳墓壁画中的人物,还是场景,都与现实场景比例相等,绘画者没有刻意将景象放大或缩小。湾漳墓壁画人物的排列方式很流畅,前后顺序有规则,且错落有致,人物与瑞兽形象交相呼应,整个《仪仗出行图》看起来十分大气,彰显鲜卑人的豪放民风,将鲜卑人烈火一般的性情对比,感受到湾漳墓壁画中庄严且真实的皇室墓葬仪仗出行仪式[7]。

2. 气氛渲染

与其他形式的绘画方式不同,墓中壁画的绘画方式需要在墙壁上作画,这种固定作画方式无法像卷轴一样,将欣赏完的画合起来。湾漳墓壁画没有移动性,壁画的题材确定以后,整个壁画图像都会在外暴露,因此,绘画者需要额外注重壁画的渲染作用。进入墓室中,人们走入墓道就会被眼前的壁画场景所震撼,看着壁画中表现的祭祀仪式,通过空中飞舞的瑞兽,感受人类与神明共舞的浩大场景。北齐鲜卑人的祭祀仪式中,人们信奉萨满文化,萨满神可以通天,邀请神灵来参加祭祀,保护墓室主人得到神灵的保护。随着音乐节奏的变换,湾漳墓壁画中的队列仿佛与真实祭祀场景一样在变换,众多神灵一同参加这场仪式。在萨满的引导下,墓主人的灵魂进入另一个世界,湾漳墓壁画中出行队伍有各类官职人员,在鼓点的节奏下缓缓前进,他们有神灵引导,有瑞兽守护,萨满带领整个鲜卑族人脱离苦海,走向繁荣[8-9]。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愈来愈好奇,对鲜卑人的神秘特征更是充满兴趣,研究人员从湾漳墓壁画中寻找鲜卑族特征,并得到了相关发现。通过湾漳墓壁画,可以感受到北齐鲜卑人热爱自由,崇尚武力,喜欢奔放地骑马驰骋。在湾漳墓壁画的研究中,应尊崇萨满文化,使神秘的鲜卑文化艺术展现在世人眼前。

猜你喜欢

瑞兽北齐鲜卑
北齐·墓壁画 仪卫出行图
远道而来的瑞兽
——狮子
瑞兽祈福
鎏金瑞兽钟
关于拓跋鲜卑迁徙过程中的文化转变
涉县中皇山摩崖刻经
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早期鲜卑生计方式探讨
腊节
东汉末年至曹魏初年鲜卑兴起的原因分析
辟邪瑞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