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新时代高校党课质量的原则与路径探析

2019-03-16钟蕊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调研原则高校

钟蕊

摘要:党课教育是党的基层支部应该长期坚持的重要教育制度,也是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手段。提高党课的质量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培养学习型党员具有重要作用。为推进高校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水平,本研究在福建9所高校开展了抽样调查并进行了相关数据的分析,分析了高校党课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对问题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就当前高校党课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时代背景下提升高校党课教育质量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党课质量;调研;原则;路径

中图分类号:D26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274-02

1.新时代高校党课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为了切实了解高校党课的质量情况,本次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访谈为辅。调查采用匿名的方法,消除了学生的顾虑和心理负担,保证了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本次问卷调查对象是参加过党课学习的在校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他们是党课教育的主体。选取了福建省部分高校(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等)9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36份。同时,课题组对参加党课学习的部分学生进行访谈。调查的高校中既有“211”高校,也有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和独立学院,学生专业涉及文、理、工、医等学科,门类齐全,覆盖面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1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党员对党课教学的满意度评价有待提高。调查结果显示,对于目前党课教学的满意度评价,评价为很满意的有192人,占总数的16.9%,基本满意的有760人,占总数的66.9%,不满意的有153人,占总数的13.47%,无所谓的有31人,占总数的2.73%。这说明当前高校党课的教学总体上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好评,但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1)党课教学设计有待创新。对于不满意党课教学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党课内容枯燥无味214人,占总数的18.84%;认为党课老师讲课方式呆板,没有吸引力的215人,占总数的18.93%;认为党课的内容既枯燥无味,老师讲课方式又呆板,没有吸引力的440人,占总数的38.73%;认为其他原因的有267人,占总数的23.5%。

(2)党课教学方式有待多样。对高校党课授课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集中授课的占92.61%;小组讨论的占59.33%;有参与社会实践的占34.33%;以自学为主的占21.57%;使用网络视频教学占25.62%;其他形式占9.68%。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集中讲授的比重最大,其他形式在党课教学中运用的比重偏低。

(3)党课教学评价有待健全。关于党课的考核方式,目前多数高校采取行卷面考试或撰写心得体会的方式进行,所占比例为63.12%;采取在实践中逐步考察的方式占5.46%;采取卷面考试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占28.52%;采取其他方式的占2.9%。受访者认为采取卷面考试或撰写心得体会的这种方式,效果很好的有539人,占47.45%,认为效果一般的有523人,占46.04%,认为没有效果的有74人,占6.51%。

(4)授课教师队伍有待完善。党课教育是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性教育的重要途径,对授课教师自身的文化水平、理论素养、个人修养、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根目前高校党课教师的主体是学院党务干部和本校任课教师,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2.75%和75.44%;辅导员和优秀党员分别为42.43%和33.8%;团学干部和外聘专家分别为19.37%和16.2%;劳动模范和其他类型授课教师最少,仅为6.43%和8.27%。

1.2原因分析

(1)对党课教育认识不到位重视不足。一些高校的党课教育强调党课的教育形式,忽视党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党课教育的主导作用,忽视党课教育的主体作用;强调理论的作用,忽视实践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一些基层党组织不重视党课教学,把党课教育作为一种完成上级任务的形式:在党课的教学中,教师过于突出自己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党课教育过于突出理论教学,淡化实践教学的作用。

(2)党课教学内容与需求结合不紧密。目前,高校党课的教学内容枯燥空泛,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党课教学内容与党员需求结合不够紧密、活力不足。主要表现为:理论与实践有一定程度的脱节,授课内容仅局限于党的三基知识、党的会议决定、社论、领导人讲话、上级及本单位有关方面的文件等,有的教学内容比较空泛枯燥,缺乏新意;有的专题教学内容游离于学生的思想实际,缺乏较强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3)党课教学方式流于形式过于传统。从调查情况来看,目前高校党课主要采用教学方法是集中讲授法,并且有许多的条条框框,主要表现为:①“讲课者“居高临下”,口干舌燥,听课者“食之无味”,昏昏欲睡。无形之中使讲课者与听课者之间产生了距离,互动氛圍弱化,双方不能产生强烈的共鸣;②党课教育的形式一刀切,缺乏科学性。忽视了不同年级入党积极分子或预备党员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不论年龄大小、文化水平高低、接受能力强弱,年复一年都统一开班,“饺子馄饨一锅煮”,内容单一重复,针对性不强。

(4)党课教育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当前,多数高校通常以考试成绩和平时出勤情况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这容易导致学生只要考前临时突击,死记硬背,也可以及格或者是取得好成绩,但事实上这并不不能代表党课的教育效果,也很难检验入党积极分子的真实的学习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课的教育效果和加强学生党性修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2.提高新时代高校党课质量的原则探析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八个方面重点任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科学指南,明确了党的新时代建设总体要求,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必须突出党组织的引领与保障这个关键作用,切实提高高校党的建设质量。在此背景下,高校党课质量的提升显得尤为迫切。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党课质量,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切实把握以下原则:

(1)突出政治性。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课教育是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引导,加强思想建设,就要突出政治性,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锻炼的全过程,确保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体现先进性。与时俱进是党的优良品质,党的先进性必然要求党员具有先进性,党员先进性的增强,党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党课的先进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一是教学方式的先进性。党课要注意把握时代脉搏,将新时期新思想融人教学当中,教学内容做到永葆党的优秀品质,又与时俱进。其次,党课作为党员教育的形式,应该注意采纳教育界有效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注意增加互动,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课堂讲授更应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增加现实性。现实性要求党课注意发挥对党员日常学习生活的指导借鉴作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党课内容日益丰富,需要通过更加实在的形式,才能充分反映和贯彻,成为教育、引导、激励和影响党员的精神力量,进而转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物质力量。党课要贴近工作中心,要贴近工作的实际,要贴近党员的特点。要知道党员需要什么,党课就要补充什么,促进党员学以致用,以增加党课的现实性。

3.提高新时代高校党课质量的路径选择

3.1丰富党课内容内涵

(1)党课教育内容要具有针对性,密切联系大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当代大学生成长在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时代,他们思想活跃,追求人格独立,民主意识强,批判精神强,具有时代感强而责任意识弱、个性特征强而承受能力弱、个体意识强而集体观念弱等特征。党课教育必须针对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分析他们所思考的问题,帮助解答他们的疑难困惑。

(2)党课教育内容要突出时代性,增加热点难点分析,增强内容的新颖性。党课教育要注重党课内容与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与国内外时事热点相结合、与专题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党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時,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的选择学生最关心的课题,引导学生深化认识、明辨是非。

3.2改革党课教育形式

(1)转变传统党课学习模式,开设党课类选修课。传统的党课学习限制门槛过高,往往只有少部分“先进分子”才能进行党课学习,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开设通识选修课是我们创新党课教育模式的一种选择。例如有些高校将党课作为一门通识选修课纳入到学校统一的教学体系之中进行规范化管理,每学期向全校所有学生开设党课,作为常规培训入党积极分子的主要方式,以此满足学生学习党课的需要。这不仅有利于学校党校职能的扩展,而且还促进党校培训课程内容的深化、完善,推动党课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这也是高校党课今后发展的一个趋势。

(2)改进党课教育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运用互联网建立党课教育网站,打造互动学习网络,开展网上党课等活动,针对党员和学生关心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开设特色的论坛,可以通过浏览和参与网上讨论区、聊天室、教师信箱,利用QQ群、校园网等平台畅所欲言。授课者也可进行网上调查,了解学习人员的思想。

3.3优化党课教师队伍

党课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以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有计划地安排“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方式,实现大学城、全校师资、信息的共享。完善党课教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建议高校的党校要安排专人对党课的教学进行听课,对学生的听课进行及时的反馈。建立和完善党课教师评优激励制度,定期进行党课的评比,对表现优异的党课教师要进行表彰并进行宣传和推广。

3.4完善党课考评机制

党课教育是了解我党九十多年历史进程,总结我党党课实践教育的经验,把握党课教育规律的方法,也是高校党组织进一步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理论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党课教育,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党员思想觉悟,使其认识使命任务,落实责任担当。“两学一做”专题教育之后,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又一重要部署,这要求党员更加严格。所以,对于党课教育,需要进行严格的考评,完善党课考评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党课评估机制,帮助高校党组织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状态,了解党课教育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对学生进行评测考试,采取每周自评,每月测评,每个阶段考试的方式,掌握学生党课学习真实情况。实行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增加个人理解和心得体会的内容。采取合理的激励机制,建立评优制度等,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猜你喜欢

调研原则高校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南方周末读者调研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
近半月以来机构调研最多的前50家公司(05.24—06.07)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