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分析

2019-03-16张文艳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文本细读策略分析

张文艳

摘要:基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开始尝试在语文阅读中,融合多样化的阅读方式,文本细读就是其一。而想要贯彻文本细读,教师要通过有趣的阅读导入,激发学生细读的积极性;并丰富阅读方式,促使学生进行文本细读;还要组织有感情地朗读,带领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含义,以保证学生文本细读的有效性,进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关键词: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109-01

近些年,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逐渐深入,整体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这样的局势让各个学科的教师,有一定压力,怎样能更有效的提升教學质量,落实素质教育成为重要课题。其中包括了小学语文教师,为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开始尝试在语文阅读教学实施文本细读,以期更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们良好的阅读方法,同时提高学生阅读素养,培养学生们积极的阅读习惯,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可是,实施文本细读,需要一些策略,下面内容就具体策略做简要分析。

1.小学语文教育中阅读教学的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进程逐渐加快,小学语文教师更加重视阅读教学,同时也收获到很好成绩,可以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际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总是先将阅读文本全面解读,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出现学生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中,这就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另外,语文教师还会针对阅读文本中一些较难的内容,进行拓展,没能考虑到学生阅读能力的真实情况,学生就很容易陷入到阅读困境中,也就打击了学生阅读积极性,不利于文本细读的深入进行。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

2.1通过有趣的阅读导入,激发学生细读的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才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因此,文本细读要重视学生个体差异、不同阅读需求。教师要采取合适的阅读方式,激发学生对文本的详细阅读的激情。为学生构建轻松的阅读氛围,在这种学习氛围环绕下,更好地培养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并以文本内涵,熏陶学生情感,使学生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体会,在体会中学会表达方法。因此,教师要运用有趣的阅读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细读本文的积极性,进而实现文本的细读。

以《桂花雨》一课的教学为例子,教师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运用讲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产生对本篇文章的好奇心,进而愿意去阅读。师说:“童年往事总是让人记忆犹新,同学们是不是愿意与老师一起回忆自己童年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呢?下面请大家积极发言,讲一讲发生在自己身上有趣的故事。”(同学们积极发言)。之后,教师趁机引出本次阅读的文章,大家想知道著名作家童年趣事吗?那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本篇文章。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本文细读。课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最为主要的内容是什么;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联系文章内容,理解新学习的生字;围绕“桂花”,文章阐述了哪几件事情,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读完整篇文章后,对于“桂花”,同学们有哪些新的了解。这次阅读教学,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去阅读,而后利用问题,让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学习其中的生字、生词,还能仔细思考文章,深刻理解文章。

2.2丰富阅读方式,促使学生进行文本细读

素质教育理念下,学生在学习中占有主体地位,教师在学生日常的学习活动中,扮演着组织者、合作者的角色,教师不能单纯地教授学生知识,更为重要的一点,则是传授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这与文本细读有着相似的地方。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快乐地阅读,运用多样化阅读方式,像自主阅读、合作阅读、探究式阅读等等的方式,弓I导学生进行深度的阅读,针对阅读文本进行详细地阅读,才能有效地实现本文细读。

比如在《观潮》一课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阅读,以此来完成文本细读。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提出了要求,检测学生自学字词的效果。通过文本细读,要让学生能够,会读、会认生字;理解字义、词义,不理解的查工具书;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通顺。引导学生,可以画出生字新词,不懂的字词问同学或查字典、词典。而后,师生交流,检测学习情况。通过文本细读,可以促使学生掌握易错的字音、字形,哪些是翘舌音,哪些是平舌音。而在细读的过程中,学生借助工具书并结合课文内容,能更深入地理解词语。学生明白了,解释词语时,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同时学生还能联系课文中的具体语言环境理解具体字词的意思。

2.3组织有感情地朗读,带领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含义

文本细读的具体应用,要能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主动进行探究性阅读,重视情感的体验,进而提升感受能力、理解能力。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要求读得正确、通顺。提出要求,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语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进而提高阅读效率。文本细读进行时,教师可以带领已经具备一定自读、自悟能力的学生,通过有感情地自读、自悟、朗读,体会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实现真正的文本细读。

例如,在《鸟的天堂》语文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并提出要求:“巴金先生用他清新流畅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你们愿意再仔细地读读课文吗?”而后,学生练习阅读课文,读自己最感兴趣或最喜欢的段落。并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读书的体会或感想。把自己认为读得最精彩的段落读给同学听,教师则指导朗读,要读出榕树的静态美,抓住文本中有特点的词语,包括茂盛、全部生命力、簇、堆、翠绿、明亮、照耀、新的生命、美丽等重点词语。通过对文本的细读,深入理解文本含义,接受情感熏陶,进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3.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不足,语文教师提出本文细读方式,以规避以往阅读的不足,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感悟文章情感,进而实现有效地阅读。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策略分析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的方法谈
细读文本,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贵州民歌引入音乐教育的策略分析
当前我国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