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2019-03-16唐光波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课外阅读小学生

唐光波

摘要:学生不爱阅读,是语文老师和众多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之一。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文章从一线老师的角度,采用了大量的事实案例,总结和提炼了一系列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文字通俗易懂,方法便于操作,是语文老师及家长值得借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好方法,好建议。

關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4-0104-01

语文学习素有三分课内,七分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等说法。也就是说,要学习好语文,不仅要将课文中的知识学懂学透,同时还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若想要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就要让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但是如何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这是老师们最头疼的问题。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育20年,经验告诉我们,若想让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年龄阶段,找准培养阅读兴趣的切入点。

1.巧用迁移,因势利导

我们知道,现代的电视剧拖沓冗长,只瞟一眼,根本无心去看下去。但是不管是武侠动作还是宫廷权斗或者抗日神剧,只要你哪怕是无聊地看上两三集,就会有追剧的欲望。原因何在?那是因为我们已经认识了剧中的主人公,便不由自主地关注起他们的命运来……这是编剧抓住了观众们迁移的心理原因。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那么如何利用知识迁移的方法来作为培养小学生兴趣的切人点呢?我们知道每个人都爱听故事,尤其是精彩的故事,这与年龄无关,只是不同的年龄阶段喜欢听不同的故事而已。有培养意识的家长都明白,为了让孩子从小养成好的习惯,就在孩子牙牙学语期间便不厌其烦的给孩子讲故事。更有甚者,一些准家长听取了专家的建议,从胎教开始。听讲故事,让孩子认识了许多可敬的、可怜的、可悲的,美丽的、善良的、凶残险恶的人物。同时也感受了险象环生、奇幻曼妙的故事情节,极大地丰富了内在知识,使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有些孩子喜欢崇拜或可怜的故事中的主人公,于是就对故事中的人物关心起来,于是就想知道他们更多的故事,于是等他们长大认识了文字之后,对相关的书籍的关注度较高也就自然而然了。

小学是培养读书兴趣的关键阶段。爱讲故事的老师上课不仅幽默诙谐,而且也容易得到学生的尊重,学生喜欢的老师也会更多的喜欢老师推荐的数目,而且链接故事中的人物,学生就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书。我在语文教学中常常链接相关人物的一些经典故事,孩子们往往听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之余,还会追问我后来的主人公命运如何?“欲知后事如何,请到图书馆借阅一本《×××》书便寻找到答案。”就为寻找这个答案,学生们便卯足动力读完一本书。

2.教师引领。适时关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小学阶段,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老师的表率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因此,要想我们的学生喜欢阅读,爱上阅读,成为翩翩读者,那么我们老师就必须先成为翩翩读者。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引领学生去多读书,多读好书。所以我每年、每学期、每个假期都和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根据所教的不同年级、班级推荐合适的、可读性强的书目,并要求学生必须要达到一定的阅读数量。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时常与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倾听学生的读书报告,询问学生的读书感受……老师的关注必定会大大增强学生阅读的动力。常常交流,定会增加学生阅读的成就感、自豪感。

3.里应外合。双管齐下

老师是学生模仿的榜样,但仅靠老师单方的努力,这是远远不够的,父母榜样的力量更为重要。孟母三迁的故事,除了强调环境育人的重要性之外,孟子之所以大有成就,那是得益于他有一位懂教育,重视读书的母亲。犹太人能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之一,和家庭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只要孩子一出生,母亲就会在一本书上滴上几滴蜂蜜让孩子舔,以感受书籍之美。

无数实验证明,爱读书的父母,孩子也必然是喜欢读书的。若想孩子从小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不管家长自己爱不爱读书,都必须舍得在孩子身上下功夫。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认为,和孩子一起读书的作用“仅次于拥抱”。在这样的拥抱下,孩子们读书的兴趣上来了,热情高涨了,思维活跃了,表达流畅了。慢慢地,他们的阅读欲望也就越来越强,从而使被动阅读变成了主动阅读。因此,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里应外合,双管齐下。

4.创设环境。引水入渠

良好的阅读环境对于读者来说的确是非常重要的。打造书香校园是我校一项重要的工作。在楼道书架、班级图书角以及读书长廊和读书亭等摆放大量的书籍,此外,鼓励学生购书、捐书、交换书,大大的改善了校园读书文化的硬件设施。此外,我们以“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东兴镇红石沟小学为例”的课题研究为依托,由课题组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如讲故事比赛,手抄报比赛,国学经典诵读,制作读书漂流卡,小书虫读书会等。这些活动不但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动力和兴趣。

我们还经常召开家长会,利用微信群等社交平台经常与学生家长交流,分享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心得,指导如何为孩子创设家庭良好的阅读氛围的方法,鼓励家长陪伴孩子读书,让孩子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感受到浓烈的阅读氛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要我们为学生、为孩子创设足够好的阅读环境,哪怕冰冻三尺,也会有融化之时,孩子们也一定会迎来爱上阅读的春天。

5.根据实际,选择好书

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不同年龄段会对不同事物感兴趣。要成为真正的读者。那么我们就得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年龄发展阶段,为学生准备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

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班级图书角、楼道书架等都应根据小学生年龄和认知程度的特点,为学生配备不同的书籍,让学生随时可以找到自己所钟爱的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拿起书本,把自己置身于书的海洋中,在书中汲取他们所需要的养分,在书海去品尝“黄金酒”,就去寻找“颜如玉”,去体验他们读书的乐趣,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地下型读者”。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课外阅读小学生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