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失衡问题干预

2019-03-16梅盈盈

关键词:资助心理健康家庭

梅盈盈

(安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安庆 246011)

近年来,随着国家资助政策的不断完善,高校也在不断完善现有的资助工作体系。对贫困生的帮扶愈加精准,各类贫困生已基本实现了“物质脱贫”。但是,仅仅达到“物质脱贫”是不够的,还需持续关注贫困生的“精神脱贫”问题。目前,针对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较多,但针对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较少。

新时代女大学生的情感丰富热烈、情绪敏感多变,有着良好的生活体验和幸福感受能力,但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相比男生更差[1]。贫困女大学生是高校学生工作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在承受经济压力的同时,还必须面对学习、生活、恋爱、就业等多重压力,容易出现心理失衡,引发心理疾病和人格障碍等问题。笔者以安庆市某高校2018级女生为样本,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进行心理健康情况筛查。结合贫困生认定和心理筛查结果进行研究发现,3 100名女生样本中,心理普测筛选出心理异常女生262人,占2018级女生总人数的8.5%。其中贫困女生87人,占贫困女生总人数的12.4%,占全部心理异常女生总人数的33%。

一、高校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失衡的表现

心理失衡是相对于心理平衡来说的。心理平衡是内心世界的和谐状态,而心理平衡被打破,出现内心世界紊乱的状态就是心理失衡,主要表现为认知或情绪上的不良反应。一般认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冲突为缺乏自信心、学习压力大、情绪易焦虑紧张、人际交往方面渴望关怀,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普通家庭学生欠佳[2]。笔者从样本调查结果分析,普测中筛选出心理异常的贫困女大学生人数偏多,占比12.4%,高于平均水平8.3%。经过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失衡更多体现在人际交往、自我认知和情感应对等方面。

1.人际交往存在困扰

贫困女大学生每个人的家庭都是不同的,有的来自低保户家庭,有的来自单亲家庭,也有部分是孤儿或身体有残疾。对于远离家乡,进入高校学习的贫困女生来说,她们在进入大学之前往往较少关注人际交往,缺乏对人际交往正确的认知和方法,使得她们在大学这个陌生环境中不仅需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学习方式,还要处理全新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经济上的窘迫使她们面临巨大压力。窘迫的经济、略显土气的着装打扮、胆怯紧张的交往表现都让她们对大学适应和融入不太满意。为了避免别人的嘲笑或减少尴尬,贫困女大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闭锁,对他人产生很强的戒备心理,从而出现个性偏执和孤僻。

2.自我认知出现矛盾冲突

自我认知是个人主观上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在现实生活中,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经常是分离的,既相互影响又相互独立,在自我认知整合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矛盾和冲突。当个体的自我认知与别人对自己的客观评价相违背时,自身会产生矛盾心理。有时表现为低估自己的能力,产生自我否定,对自己没有信心,十分自卑;有时表现为过度的敏感和自尊。首先,由于认知偏差导致她们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在班级认定评审时不愿向老师、同学说明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经济困难会给她们带来强烈的挫败感,让她们担心别人异样的眼光而常常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其次,物质生活的匮乏让她们担心别人会瞧不起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由于缺乏自信导致自尊心过强,心理敏感脆弱。在很多班级集体活动中,经常表现出兴趣缺乏或无兴趣,不参加集体活动。最后,有些贫困女大学生表现为学习成就动机过强,她们期待通过努力学习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给自己定下不切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目标,学习十分刻苦。一旦学习目标没有达成,就会对自我产生怀疑,加速内心情绪波动,引发更强烈的自卑。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这种自卑心理会折射为学习不自信,人际交往不主动,痛苦迷茫,生活兴趣缺失,对自身现实处境不满,陷入过度自尊与自卑的漩涡。

3.情感应对缺少合理方法

当前高校大学生谈恋爱现象十分普遍,这与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后期和青年初期的年龄阶段是相适应的,恋爱本身无可厚非。然而,部分贫困女大学生面对情感来袭,缺少正确认知和指导,形成了错误的爱情价值观。主要表现为,有人把谈情说爱作为内心寂寞的情感慰藉,认为在大学不谈一场恋爱人生不算完整,容易出现跟风式恋爱。有人把恋爱作为一种交易,认为谈恋爱就是找到一个免费饭票,甚至与已婚者恋爱或明知对方有家庭还介入别人的婚姻,以此来缓解自身的经济困境。有人认为恋爱是可以改变家庭窘境的“跳板”,把择偶标准定的很高,把经济条件的好坏作为重要的择偶条件。也有人在爱情来临时,认为自己条件不好,缺乏自信,决策不够果断,过于犹豫不决,不敢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二、高校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失衡原因分析

高校贫困女大学生心理状况受到个人认知、家庭和社会影响、学业规划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深入挖掘她们心理失衡原因,将有助于资助育人工作的有的放矢。

1.个人认知因素的影响

经过访谈了解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失衡的首要影响因素是个人认知偏差,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的不统一,对先天成长环境的不认可,人格差异等。首先,学生本人对原生家庭经济困难的认识缺乏理性思考,不能正确看待自身的贫困问题,从而产生难以克服的自卑感和耻辱感。由于过度自卑导致心灵闭锁,失去主动参与学生活动的动力。其次,对美好的大学生活缺乏正确态度和有效规划,容易放大大学生活中的落差感受。在新生入学适应中出现困难,在对比中加大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最后,由于个体性格不同,人格差异较大,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弱或人际交往能力弱,无法形成有效的自我调节,缺乏相应的社会支持系统,面对生活的困难、学习和恋爱的压力或遇到挫折时,缺乏来自同龄人的理解和支持,更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和焦虑。

2.家庭及社会环境的影响

家庭经济困难和社会攀比之风是影响女大学生心理失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贫困家庭通常会更多关注子女的物质生活,但因家庭客观原因无法提供或满足相应的物质支持。比起对孩子物质帮助,贫困家庭更容易忽视给孩子必要的精神鼓励和支持。刚刚进入大学的女生,往往面临学习、生活和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很难得到来自家庭提供的关怀和心理疏导,也很难获得相应的社会系统支持,对困难或不利影响缺乏正确认知,难以辨别和处理。同时,社会风气浮躁,存在浪费攀比之风,也影响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贫困女大学生在生活中与经济条件较好同学比较,也会产生心理失衡。

3.学习与就业压力的影响

大学学习具有专业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前瞻性特点,要取得好成绩并不容易。首先,贫困女大学生在对待大学学习上往往有着很强的成就动机。新时代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课程负担加重,专业课程学习难度增加,如果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指导,或者不能正确看待学习中的挫折,偶尔学业上的失利也会给贫困女大学生带来较大困扰。其次,来自贫困家庭的女大学生,能够接触的教育资源非常有限,在高考填报志愿时,缺乏对职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长远思考,很多人对于所学专业一无所知,入学后也缺乏有效的职业指导,以致于她们学习压力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对所学专业的陌生,这可能让她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之中。最后,贫困女大学生为了应对就业上可能存在的性别歧视,想方设法地为未来择业、就业增加砝码。不少同学加入考证大军,努力通过获得各类专业资格证书提升自身竞争力。考证需要的培训费和报名费会直接增加她们的经济负担,会让贫困女大学生经济压力增大。

4.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

在当前的经济文化发展环境下,社会文化领域,种类五花八门,质量良莠不齐。社会文化领域有不少糟粕和不健康因素,会加剧高校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困扰。特别是近些年社会评价体系庸俗化,网络颓废文化泛滥,让一些人认为金钱财富成为社会一切衡量和评价的标准,让不少贫困女大学生迷失方向。在大学里因为人际关系敏感,友情缺位,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理解和支持的朋友,就开始转向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部分贫困女大学生把业余的兴趣爱好锁定在看网络小说、逛淘宝,追剧,对手机和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每天不愿面对现实,努力学习知识,而是沉溺在网络中重塑身份,寻找心灵的满足与慰藉。部分网络小说、视频中宣扬的享乐主义、功利主义、金钱至上、娱乐至死等不健康的价值观也通过网络传递,给贫困女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情观等带来不良影响。

三、高校应对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失衡的干预措施

对于高校贫困女大学生来说,如果不能正确调适或处理这种不良情绪体验,必然会影响她们的正常学习与生活,甚至会影响其大学规划的实现和全面健康发展。进入新时代,学校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高校要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3]。高校资助工作不仅要实现助人更要实现育人。学校要有效干预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失衡,笔者以为需要多管齐下,融合多种教育方法,多维度关注学生成长。

1.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双重引导

方东美先生曾在关于“教育与文化”的演讲中表达大学应该担负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人才,发挥其内在美德与潜在的天才”的责任。所谓的“问题青年”不过是青年“对人的意义无法把握,对人的价值亦无法确定”[4]。高校要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要引导贫困女大学生合理认知自己的成长环境和过程,让她们认识到家庭经济出现困难不是她们的原因造成的,经济条件差没有那么可怕。如果因此而丧失追求理想的动力,丧失改变自己命运的信心,那才是真的可怕。高校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促进贫困女大学生不断自省深化认识,敢于正视生活中的困难,直面学习上的压力和挑战,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和幸福。高校辅导员要在生活和教学活动中教育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任何人不要因为先天家庭因素的影响而妄自菲薄,抹杀自己的优点,能够做到客观而清醒地认识自己,也能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肩负的历史使命。

2.精准资助和精神帮扶双管齐下

随着国家扶贫工作的精准推进,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贫困大学生的界定标准也在不断变化,贫困大学生对经济帮扶的需要也在不断变化。对于贫困女大学生的帮扶应当充分了解学生实际需求,实行精准资助,切实做好扶贫又扶志。高校要在多年资助育人工作基础上不断完善资助育人体系,特别要转变资助工作中单一的物质帮扶,简单化的开展资助工作的思路,尝试构建以“奖、助、贷、勤、补、减”为基础,融合助人自助理念的资助育人体系。“奖”要突出双优,“贷”要讲求公平,“助”要兼顾疏导,“补”要落到实处,“减”要完善制度[5]。同时,要为贫困女大学生开辟勤工助学快速通道,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帮助贫困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观,通过自己劳动助学一方面减轻经济负担,一方面实现精神脱贫。

3.心理服务平台和心理健康辅导通力合作

经过筛查发现,心理异常的贫困女大学生中有相当比例学生希望得到心理帮扶和精神关怀。比起经济上的资助,贫困女大学生更需要在心灵上的关注和精神上的支持。解决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失衡问题归根结底要把“经济解困”与“心理解困”有机结合起来。高校应在入学时通过心理普测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关注贫困女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在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给予关注和疏导。高校可以充分运用心理服务平台,以心理健康课、团体训练、心理沙龙、个别咨询等多种方式建立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档案,积极开展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辅导结合起来,辅导员应当定期与她们进行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她们的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帮助她们解决问题,要做到在学习中给予指导,在生活中给予关怀,做好她们学习生活的引路人。心理咨询师要将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服务结合起来,团体辅导可采取改善人际关系、重拾自信心、自我认知探索等多种训练方式,使贫困女大学生在自我意识、人际关系、适应能力等方面有较好的改善。针对个别心理失衡较为突出的学生要积极干预,提供心理疏导,通过改变认知方式、有效疏导情绪及合理改变行为,使贫困女大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并超越自我,做到自尊、自立、自信、自强。

4.打造向上的校园文化,强化实践提升体验

高校要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品牌,树立优秀学生典型,寻找大学生身边的校园榜样。鼓励贫困女大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为她们创造学习提升机会,提供展示舞台,充分施展她们的才能,在不断历练中塑造自我、提升自我。针对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失衡多表现为对家庭境遇的困惑、感到自卑、人际交往能力弱、对未来信心不足等,高校可以对她们进行分层分类,鼓励她们通过有差别的参与学校活动体会成长快乐。对其中表现优秀的女生及时树为榜样,增强她们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促进她们正确认识自我,敢于面对挫折、克服困难,努力学习。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安排部分同学担任寝室长、班长、学生工作助理等工作岗位,激发贫困女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重树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学校还可以鼓励她们加入相关社团,通过社团活动、志愿服务促使她们走向社会。在忙碌的大学生活中找到学习和生活的目标,获得心理平衡,强化人际交往,重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猜你喜欢

资助心理健康家庭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