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城市人才吸引力综合评价

2019-11-15黄敦平牛希璨

关键词:科教吸引力安徽

黄敦平,牛希璨,高 飞

(1.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233030;2.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093)

一、引 言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资源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重要的战略资源,城市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两会上再次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而人才资源流动性较强,向吸引力大的城市集聚,使得这些城市具有更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自2017年武汉制定鼓励人才引进政策之后,城市间的“人才争夺战”高调打响,南京、西安、成都等多个城市也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安徽省作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落实长江经济带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省份,对人才资源的需求迫切。近年来,安徽在招才引智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相继出台了《关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人才工作的意见》《关于聚力打造人才高地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个人才文件,聚力引进一大批国际国内高层次人才,有力地支撑了安徽经济发展,但人才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仍较为突出,合肥、芜湖、蚌埠三个城市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占全省60%,而皖北、皖南大别山区人才匮乏,发展受到制约。综合评价安徽城市的人才吸引力,提出提升安徽城市的人才吸引力的政策建议,将有助于安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于城市人才吸引力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城市人才吸引力影响因素的研究。Lloyd&Clark(2001)认为高学历人才吸引将受到以文化设施和生活设施等为代表的生活品质设施的影响[1]。Hu&Wang(2007)认为人才将选择既可以满足自身基本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又可以实现其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城市[2]。Weng&McElroy(2010)认为城市的经济环境、区域人力政策环境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将影响到人才的定居意愿[3]。此外,国内学者宋鸿和张培利(2010)、高子平(2012)、王忠奎等(2013)、刘昕(2018)对于城市人才吸引力主要集中在经济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才市场环境等多个方面,可通过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制定人才激励政策和提升人居软硬环境等途径提升城市人才吸引力[4-7]。二是关于城市人才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徐茜、张体勤(2010)认为影响人才集聚的城市环境因素可归纳为人口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制度环境等五个方面。城市通过这些城市环境产生的“羊群效应”“马太效应”“辐射效应”等人才集聚效应形成城市人才吸引力磁场[8]。Ryan&Langford(2011)通过问卷调查法从社会文化环境、职业发展机会、公共设施和休闲环境等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城市人才吸引力[9]。万星辰等(2013)选取经济、生活、就业、科技等方面构建了评价城市人才吸引力的指标体系[10]。张炜等(2017)从基础环境、事业环境、家庭保障和生活质量等四个维度评价我国一线城市人才吸引力[11]。孟华等(2017)构建包括客观吸引力和政策绝对吸引力的指标体系,评价省级政府的高层次人才吸引力[12]。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现有文献从城市人才引进影响因素、城市自身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城市的人才吸引力的影响因素以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为本文评价安徽城市吸引力提供理论参考。本文将依托安徽城市发展现状,构建安徽城市吸引力指标综合评价体系,采用2016年数据综合评价安徽16个城市的人才吸引力。进一步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将安徽各城市按照人才吸引力评价得分高低划分为高度吸引型、中度吸引型、低度吸引型三种类型,提出提升安徽城市人才吸引力的政策建议。

二、安徽城市人才吸引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基于安徽16个城市2016年数据,选取了经济环境、生活环境、科教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四类指标综合评价安徽各城市的人才吸引力。指标体系见表1所示。

表1 城市人才吸引力指标体系

(一)经济环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水平是满足人才需求的最根本保障,人才只有借助良好经济环境所提供的丰富资源,才有可能较好地满足自身的各层次需求。本文选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房价收入比两个二级指标来衡量城市的经济环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侧面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实力。房价收入比,即商品房平均价格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该比值的大小决定了人才定居的成本。

(二)生活环境

在基本生存条件已满足的情况下,高层次人才日益追求生活的舒适度,生活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才需求的满足程度。本文选取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比例和人均受教育年限两个二级指标来衡量城市的社会氛围。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反映了城市的自然环境情况,优良的城市自然环境关系人才的居住质量,影响到人才的身心健康。城市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基本反映了城市居民素质水平,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水平越高,就越有利于产生人才聚集效应。

(三)科教环境

科教水平越高的城市,创新文化氛围也越好,也越有助于人才及其后代的发展。本文选取科研经费占GDP的比例和普通高等学校数两个二级指标来衡量城市的科教环境。科研经费占GDP的比例可反映城市对创新的重视程度。高层次人才在选择居住城市时,非常关注当地为子女提供的教育。因此,较好的教育环境将提升城市的人才吸引力。

(四)公共服务环境

高层次人才重视居住、工作的软环境,城市的医疗卫生环境、基础教育环境、交通通讯环境、法制环境等将对高层次人才选择产生较大影响。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可以降低人才的生活成本,便利的交通环境可有效降低通勤成本,良好的医疗设施有力保障人才的医疗需求。本文选取人均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和每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两个二级指标来衡量城市的公共服务环境。

三、安徽城市人才吸引力综合评价

(一)安徽城市人才吸引力综合评价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的KMO值为0.565(>0.5),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的P值为0.00。表明本研究样本个数充足,相关关系矩阵为非单位矩阵,适合展开因子分析。由于各项指标数据在量纲和属性方面有所不同,在进行城市的人才吸引力分析之前需要先对数据进行处理。指标属性可分为效益型指标和成本型指标,效益型指标值越大越好,成本型指标值越小越好,本文将采用采用阈值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表2 主成分分析结果

表3 载荷系数和成分得分表

由表2主成分分析结果和表3载荷系数和成分得分表可得:前四个公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5.45%,可提取4个公因子。提取的第1个公因子主成分权重为45.22%,人均受教育年限、科研经费占GDP的比重和高等学校数三个指标的载荷最大,将该因子命名为科教环境因子。提取的第2个公因子主成分权重为27.85%,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比例、人均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和房价收入比三个指标的载荷最大,将该因子命名为生活环境因子。提取的第3个公因子主成分权重为14.65%,房价收入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个指标的载荷最大,将该因子命名为经济环境因子。提取的第4个公因子主成分权重为7.73%,每万人医疗机构床位数指标的载荷最大,将该因子命名为公共服务环境因子。

表4 安徽城市吸引力综合评价

从表4的结果可以看出安徽城市的人才吸引力整体水平不高并且两级分化现象明显。合肥、马鞍山、芜湖、黄山、宣城和铜陵等6个城市吸引力综合评价得分为正且排名前6位。其中,合肥城市吸引力优势明显,综合评价得分为1.154,是排名第三的芜湖的两倍。而排名靠后的10个地市人才吸引力综合评价得分均小于0。其中,亳州、阜阳和宿州3个城市的综合评价得分小于-0.6,表明这些城市的人才吸引力水平较低。此外,安徽各城市人才吸引力各因子得分也存在较大的不均衡。安徽各城市经济环境、生活环境、科教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等4个因子得分极值均大于3.3。其中,马鞍山、合肥和芜湖的经济环境因子得分排名前三位,且得分均大于1。其中,马鞍山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2016年达到38 142元,位于全省第一,且房价收入比为0.13,为全省最低,因此在经济环境因子得分最高;黄山在生活环境因子上得分最高,分值是排名第二位宣城的3.6倍,一方面得益于优越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在公共服务方面做得较好;合肥倾力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科技、教育方面投入较大,在科教环境因子上得分最高,分值是排名第二位阜阳的4.3倍;淮北因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和每万人医疗床位数两个指标的得分较高,在公共服务因子上得分最高。进一步将安徽按照区域划分为皖北、皖中、皖南三大地区分析发现三大地区城市的人才吸引力存在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其中,皖北地区各城市人才吸引力水平整体较低,皖北6个城市的综合评价得分均小于0,且淮北、宿州、阜阳和亳州四市排名倒数4位。皖中地区各地市人才吸引力水平极不平衡,合肥人才吸引力水平综合得分最高,六安的人才吸引力水平处于中游,而安庆和滁州的人才吸引力水平较低。皖南地区城市的人才吸引力水平整体较高,除池州排名第10位外,其他5个地市均位列前6位。

(二)安徽各城市人才吸引力聚类分析

为深入分析安徽各城市人才吸引力水平差异,基于本文构建的安徽城市人才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安徽16个城市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按照人才吸引力水平高低大致分为高度吸引型、中度吸引型、低度吸引型三种类型。

表5 安徽各城市的人才吸引力水平分类

高度吸引型城市为合肥、马鞍山和芜湖。该类型城市的人才吸引力综合得分均大于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过3.2万元,科研经费占GDP的比例均超过2.6%,两项指标均位列全省前三位。合肥和芜湖在高等学校数、人均受教育年限两项指标上也排名全省第二。马鞍山在房价收入比和人均一般公共服务两项指标上的表现较好。合肥作为安徽省会,在“集全省之力,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的发展模式下,合肥城市经济实力、创新能力、交通便利性得到快速提升,并在“2017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结果中,位列榜单第三,仅次于上海、北京;马鞍山凭借丰富的矿石资源和马鞍山港的优越条件,居民收入水平位居全省第一;芜湖以打造国家级旅游目的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长江经济带现代大城市为城市发展定位,在城市发展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

中度人才吸引型城市为黄山、宣城和铜陵。该类型城市人才吸引力综合得分在0.2~0.5之间。黄山在生活环境因子得分在全省排名第1位,公共服务环境因子得分排名第5位,科教环境因子得分排名第7位,因人均可支配收入不高且房价收入比较高导致经济环境因子得分排名第13位。宣城在生活环境因子得分排名第3位,经济环境因子得分排名第4位,由于普通高等学校数较少,科教环境因子得分排名仅第14位。铜陵在公共服务环境因子得分排名第3位,生活环境因子得分排名第4位,而科教环境因子得分仅排名第15位。

低度吸引型城市为池州、蚌埠、六安、淮南、安庆、滁州、淮北、亳州、阜阳和宿州,该类型的城市吸引力综合得分小于0。低度吸引型的10个地市,除蚌埠外其余9市经济环境因子得分均小于0,经济环境因子的得分都排名靠后,并且在生活环境因子、科教环境因子和公共服务环境因子中的得分也较低。其中,六安、宿州、阜阳和亳州分别在经济环境、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因子得分均排名靠后,蚌埠和淮南在生活环境和科教环境因子上的得分位于全省后7位。此外,低度吸引型的城市不仅对人才缺乏吸引力,而且人才的外流现象也比较严重,城市的发展缺少人才的支持,最终只能是无水之泉,不利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从经济环境、生活环境、科教环境、公共服务环境等4个方面选取8个指标构建安徽城市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模型综合评价安徽省16个城市人才吸引力,得出如下结论:

安徽省城市的人才吸引力整体水平不高,且存在空间异质性。合肥、芜湖和马鞍山等城市人才吸引力位列前三位,排名后三位则为宿州、阜阳和淮北。皖北地区人才吸引力水平整体较低,皖中地区各地市人才吸引力水平表现为不平衡,皖南地区吸引力水平整体较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安徽省各城市按照城市人才吸引力水平高低划分为高度吸引、中度吸引和低度吸引三种类型。其中,合肥、马鞍山和芜湖为高度吸引型,黄山、宣城和铜陵为中度吸引型,池州、蚌埠、六安、淮南、安庆、滁州、淮北、亳州、阜阳和宿州为低度吸引型城市。

为提升安徽各城市人才吸引力,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明确城市的定位,融入经济带发展。经济带的发展具有协同发展、分工合作的优势,而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皖江城市带、合肥都市圈是安徽省四大主要区域,各地市需积极融入其中并找到自己的明确定位,将有利促进城市发展,吸引相关优秀人才的加入。二是加大人才住房政策扶持力度,降低人才城市生活压力。根据因子分析结果,经济因素仍然是影响城市人才吸引力的首要因素。经济环境一方面体现为收入,另一方面体现为支出。较高的平均可支配收入对人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然后房价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的不断上升让人才想留而不得。需制定吸引和留住优质人才的住房政策,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提高经济适用房、公租房的比重,为创新经济和产业升级储备人才。三是推行绿色发展,打造宜居城市。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氛围中的空气质量达到二级的天数比例指标对吸引人才具有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长期的粗放发展,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不断恶化,雾霾、水质污染、生活垃圾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城市环境的舒适性会更加重视。在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污染源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建立跨区域环境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的同时,重视绿色空间规划,增建绿色开放空间,形成绿道网络系统,提升绿色空间可进入性。四是提升城市科教环境,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对于人才,不仅要“引得来,留得住”,更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加大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这不仅有利于人才引进,同时也有利于自身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在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方面实现两者兼顾。目前,高层次人才不仅关注自身的教育和发展,对其子女的教育问题更是充分关心,“为了子女的未来什么都能做”是现在很多父母的真实写照,因此打造良好科教环境不仅能实现人才的“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更是实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强化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养老体系的健全、医疗服务的保障、交通的便利都严重影响到人才的生活质量和对未来生活水平的预期。推进人才集聚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工程,高标准改造提升原有街道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与人才实际需求相匹配。

猜你喜欢

科教吸引力安徽
《科教导刊》征稿函
《科教导刊》征稿函
《科教导刊》征稿函
“创新之核”常州科教城
吸引力1
吸引力2
跟踪导练(三)4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