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数感的培养方法

2019-03-15王文荣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数感实践核心素养

王文荣

摘 要:数感作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应有之意,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在生活中体验数感;实践引导,在实践中理解数感;解决问题,在问题中内化数感。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数感;实践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认识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作为核心素养之一的数感,成为教学中璀璨的明珠。数感作为核心词之首,在小学教学中受到广泛关注。实际上,每一名学生的素质不同,因此他们的数感也不尽相同。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下文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融合教学案例,简要阐述培养数感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性

首先,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符号描绘实际的过程,并建立初步的数感。可知,培养学生的数感是课程标准的要求。

其次,数感主要是指学生对属于数量、运算结果估算等内容的感悟,只有学生懂得了数的机制和意义,才可以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数感作为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数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真正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综上可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的培养策略

1.联系生活,在生活中体验数感

生活是學生知识的来源。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想要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将教学延伸到生活中,引导学生以生活化的眼光去分析世界,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感。

如,在讲解认识10以内的数时,教师可以通过构建一些生活情境来引导。在讲解中,我向学生出示了一个生日宴会的图片,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视觉准确地说出图片中一共有几个蛋糕,有多少个苹果,有多少个盘子等。接着,我让学生报一下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并让学生想一想在什么时候还可能会遇到10以内的数。在学生讨论之后,我请学生在自己的身上找一找10以内的数。在小组合作中,有的学生说出,我们都有两双手,可以表示为2;有十个手指头,可以表示为10;有一个鼻子,可以表示为1……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生活化情境的引导之下,数感素养自然而然得到提升。

再如,在讲解认识图形知识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数感并提升自己,我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展示出来,如水果、巧克力、水杯、足球、纸抽、铅笔等,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图形的形状归类。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数感体验环境,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数学描绘多彩生活。

2.实践引导,在实践中理解数感

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渗透数感,提高培养的效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可以在已经掌握的数学思想的引导之下,积极主动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如,在讲解认识人民币部分知识的时候,我先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出人民币的整体模样,然后以实物方式向学生展示人民币。在展示中,让学生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三个,分别是元、角、分。然后,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这一情境是一个商店,学生需要扮演其中的售货员和消费者,消费者需要购买3支铅笔、2个练习本和1块橡皮。另一个人则扮演售货员,将顾客需要的这些东西拿出来,并根据上面标注的价格售卖给消费者。教师引导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并在这时向学生渗透“找钱”的知识点。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实践情境中产生独特的见解。通过与价格表接触,并运算找零,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数感。

3.解决问题,在问题中内化数感

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才能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内化。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内化,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可以加深对数感的理解。

如,在讲解分米和毫米部分知识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学会估算,并认识分米和毫米的单位,引导学生建立起相关的数感,可以结合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基本理念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在授课中,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让学生测量生活中一些物品的厚度和长度,如,新华字典的厚度、铅笔的长度、绳子的长度、木头的长度、粉笔的长度、桌子的厚度等。面对这一问题,有部分学生会手足无措。这时可以通过小组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毫米和分米的概念。此外,在测一测的工程中,学生也可以体会到数学对生活中的意义,并对不同的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受。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有了更加直接的经验,促进学生数感的内化,进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基础。教师科学地引导中,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将理论知识进行内化,达到实践的要求。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站在培养学生数感的角度下,分析教材的内容,结合生活化的知识渗透讲解,让学生可以体会到数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教师还有必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常见的事情分析,处理好生活中常见的数学估算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渐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其数感自然而然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数感实践核心素养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巧估算 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