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对策

2019-03-15陈建根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转化对策学困生小学语文

陈建根

摘 要:学困生是学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于学困生,教师必须采用特殊的教育方法,才能实现学困生的顺利转化。小学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识字认字等社交能力,同时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实现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探讨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对策

语文学困生指的是在非智力因素条件下,在语文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学困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阻碍,探究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研究学困生的转化对策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对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推动意义。其次,研究学困生的转化对策,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

一般来说,小学语文学困生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学生个人能力方面的因素。有的小学生之所以会成为语文学困生,主要就是因为在低年级学习拼音的时候没有打牢基础,导致后期识字认字困难,久而久之阅读能力差、理解能力差。另外,语文学困生的形成还与学生自身不良的学习习惯有关,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二是家庭教育因素,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沃土,在学生教育上,家庭教育占70%,学校教育占30%,可见,家庭教育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有些学生之所以成为语文学困生,与家庭是息息相关的,有的家长常年忙于工作,孩子由爷爷奶奶抚养教育,导致教育方式不正确。还有的家长疏于和孩子沟通,抑或者对孩子有着过高的期望,导致学生顶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三是学校教育的因素,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虽然素质教育已经走进学校,但是应试教育仍然占据主要地位,重成绩、轻素质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课堂上有些教师重视优秀学生的培养,学困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忽视、被贬低的地位,长此以往,导致他们学习越来越困难。

二、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一)坚持三大原则

一般来说,学生的依赖性较强,缺乏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中,教师可遵循以下三大原则:一是从关注知识教学转向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再以识字认字、阅读能力等知识性目标作为评价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唯一标准,而要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纳入评价指标中去。二是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以全班学生已有的语文学习经验设计梯度性问题,符合不同学习成绩学生的需求,也有助于学困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三是重视家校合作,利用家庭力量转化语文学困生。

(二)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陈鹤琴曾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真正转化语文学困生,首先就要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摒弃成绩至上、优待尖子生忽视学困生的观念。正确认识学困生的形成是任何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也不要将学困生当作班级的负累,而要将转化语文学困生作为展示自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教学技能的契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转化学困生。

(三)多种途径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更是学习的动力。因此要想积极转化语文学困生,首先就必须要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等专业知识,以更好地了解学困生的心理特点,为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奠定基础。其次,要通过教给学困生正确的记忆方法、重视预习、及时巩固、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等途径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

(四)采用多种策略促进学困生的进步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采用有差异的课堂教学策略。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尖子生为准,课堂教学多是为尖子生量身定做的,学困生几乎处于被忽视的位置。转化语文学困生就要从差异性教学策略出发,根据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水平的问题等,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提升。

其次,适时采用心理干预策略。一般来说语文学困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有:惰性心理、从众心理、怕挫心理等,不同心理障碍形成的学困生有着不同的特征,因此也需要有的放矢的心理干预策略。比如对于由于怕挫心理形成的学困生来说,宜采用的心理干预策略有赏识教育、树立自信等;对于由于惰性心理形成的学困生来说,严格要求、规范学习行为可能更为有效。

最后,小学语文教师可根据不同学困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学习困难开展分类指导。不同的语文学困生有着不同的语文学习困难,有的学生在识字写字上存在困难,有的学生在阅读理解上存在困难,还有的学生在口语交际上存在问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困生在语文学习上存在的困难,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比如对于在识字写字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汉字的造字规律、广告牌、词语接龙等。

(五)家校合作,发挥共育合力

家庭是学生重要的教育场所,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要想实现语文学困生的转化,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首先,教师要引导家长采用赏识教育的方法,及时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及点滴进步,并及时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受重视的。其次,教师要引导家长关注学困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并给予适当的辅导。最后,教师要引导家长正确认識学生的落后情况,为孩子制定适宜的学习计划。

积极推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的重要途径,学困生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须要解决的教育问题,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着极大的阻碍状况。因此学校应当从多方面着手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参考文献:

[1]陈康英.小学语文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2]韩英.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方法初探[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2):223.

猜你喜欢

转化对策学困生小学语文
浅谈初中英语起始年级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细微之处总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