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锤炼教学语言提高课堂效率

2019-03-15张春华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沙袋磁铁探究

张春华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可是在多次课堂教学的观摩活动中,我发现许多教师在语言设计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1)在学生每发言完之后,教师总是重复一遍学生的话,以加深印象。(2)启发性的语言不到位,使学生活动很茫然。可见,教师在备课时不但要认真钻研教材,更应该斟酌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

一、有效的教学问题设计,高效地激发学习动机,激活学生思维

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教师在教学中要启迪学生的思维,首先必须善于提出目标明确、新颖有趣、难易适度、发人深省的问题来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教师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胸中或泛起涟漪,或掀起波涛,激发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

儿童天性爱玩,也最想有创意地玩。教师可充分发掘教材中“玩”的因素,运用感染力的语言启发学生,让科学探究过程与“玩”结合起来,孩子们会玩性盎然。如《磁铁的磁性》一课的教学中,我发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材料后说:“今天咱们来玩磁铁,比一比谁得玩法多,谁发现的秘密最多?”学生一听“玩”便心花怒放,顿时忙碌起来。有的用磁铁去寻找教室里的铁一类的东西,有的把磁铁放在小车里,用另一块磁铁吸着小车走,丰富多彩的磁铁游戏让学生玩得特别尽兴,在尽情地玩乐中学生不知不觉地也就自行探究到了磁铁能吸铁和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最可贵的是学生能自己探究出磁铁两极的磁力最大。

儿童天性好问。“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科学探究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儿童的天性为这种教学提供了必然。教师不要把自己制造的教学任务强加给学生,而要努力创设问题的氛围和环境,让儿童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此把多次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的探究愿望。如《杠杆的秘密》一课教学时,首先出示一袋比较重的沙,问:“你们谁能将这些沙袋提起来?”学生踊跃参与,争先恐后地用力去提。但是,他们用尽全力也没有把沙袋提起来。看着他们有些丧气的样子,我及时向他们出示了一根木棍和一个支架,说:“用这些工具试一试。”他们高兴地纷纷拿起木棍七手八脚地支在支架上,然后将沙袋挂在木棍的一端,用手去压另一端。结果,沙袋被同学们轻松地提起来了。这时我及时引导学生“请说说你的发现和疑问”。话声刚落,一只只小手举过头顶,各种质疑油然而生:为什么用支架省力?这种支架叫什么?……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我引导学生整理提出的问题,筛选出通过自己努力能解决的问题,并帮助学生选择出合适的方案,使学生少走弯路,尽快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与探索中去,体验探究成功的欢乐。

二、启发性语言指导,让学生体验科学的真谛;恰如其分的点拨,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著名特级教师章鼎儿提出提高课堂效率的根本在于提高指导的效率。现在的科学课提倡“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但“放手”不等于不作任何指导,有效地指导是探究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指导的语言很重要,“你怎么这么笨!你是怎么聽课的?”等伤害性语言浇灭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你换个做法试试?”“勇敢点,再做一遍对比一下。”“细心点,再认真观察一下,你会有更大的发现”等温和的指导性语言驱除了学生的畏难心理,激励学生投入深入的研究中,使学生体验到研究科学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

深入剖析平时的课堂教学,热热闹闹的分组实验表面上是学生在认真研究,但仔细观察后教师会发现,学生是积极的动手实验,但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够仔细,只是附着在实验现象的表面,而不去进行深入思考。这时,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如在研究《摆的秘密》一课时,老师应该在分析数据时及时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这个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等问题,这些语言非同一般,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就这样一点点激发起学生的信心,一点点激燃学生的热情,引着孩子渐入佳境,使课堂高潮迭起,学生萌发出智慧之花。把学生的思维从浅层认识引向深入,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三、具体、贴切的表扬,点燃学生的优点,使学生好上加好,优中创优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部分教师也在有意识地表扬鼓励学生,但是,表扬的注重点不够突出,类似“你说得真好”“你真棒”“你真聪明”等模糊的评价语言,对学生如同嚼蜡,起不到点燃学生优点的发扬作用。教师利用激励性评价语言,能让每一位学生得到鼓励与激发,真正实现课堂的主体性。如学生比较紧张时可以说:“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好!”学生出现了不同的想法可以说:“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当学生的答案与众不同时可以说:“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等一些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学生听了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求知欲,就会积极地参与到探索知识的活动中来。教师的每一句评价都会在学生心中引起波澜,短则影响一节课的情趣,长则影响一生,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让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一张张阳光灿烂的脸,听到的是欢声笑语,体悟到的是个性张扬。我们每位教师在课堂上灵活机智地运用精辟的评价语言,营造一个优化的教学氛围,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项快乐、富有成就感的活动。

可见,课堂评价语言也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评价语言上不断思考探索,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

雨果说:“语言就是力量。”让我们用心锤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精心设计每一句教学用语,不断提高教学语言的有效性,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堡垒,快乐的精神海洋。

猜你喜欢

沙袋磁铁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沙袋的数量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大型充填沙袋在围堰中的应用及造价分析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