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生活化,课堂互动化

2019-03-15张志斗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

张志斗

摘 要: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可见,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教师的讲授应以实际生活为切入点,让学生的生活跨进课堂,让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最终达到能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目标。同时,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性,增进情感交流,了解每位学生不同的心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营造公平、和谐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互动化课堂;小学数学教学

一、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路径

1.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我们不难发现大自然中、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影子。在公园内,常常会有很多的锻炼器材,它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心情,换来了健康的体魄。数学教师带领二年级学生体验这些器材,并問道:“同学们,看看这些器材,有谁能找出它们身上的形状吗?”学生在兴奋的情绪下开始积极主动地参与回答:“这个太极推手器的盘子是圆形的,一共有四个圆形。”“我的立式旋转器,上面的墩子也是圆形的。”“太空漫步机太好玩了,我看脚蹬的地方应该是长方形。”“我的健骑机底部支撑的地方是长方形,它的座子像是三角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认识掌握了更多形状,也加深了他们对形状的印象。教师接着问同学们“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器材,假如每个器材上供3名同学玩耍,会不会有几名同学没器材可玩?”“一个漫步机上有2个脚蹬,8个漫步机一共有几个脚蹬?”教师进一步提问,考验同学们对加法、乘法的计算能力。

在花园内,能捕捉到更多数学现象。看这千姿百态的鲜花,有圆形的、椭圆形的,还有三角形的;停在花枝上的蝴蝶,它的翅膀也是三角形的;走廊由好几个长方形组合而成,矗立在走廊中间的亭子,它的房顶是三角形的,支柱是长方形的;供人下棋的石桌是正方形的,石墩是圆形的;河水被石砌的水渠固定成长方形,缓缓流动……它们教会学生识别形状。高耸的梧桐树,低矮的灌丛;长长的走道,短短的椅子;深深的水池,浅浅的小溪,教会学生对比物体的大小;A道有两排树,一排有10棵树,两排一共有多少棵树?花坛内一共有100朵花,红花20朵,蓝花40朵,那么剩下的紫花一共有多少朵?这些教会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正确运用数学运算知识。还有家里面、教室内也无不充满数学知识。用这样常见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数学潜力,通过举一反三的提问、设问、解答,学生便可以于大自然中轻松解决数学难题,也会对今后的数学产生更浓烈的兴趣。

2.数学课堂生活化

将课堂上苦涩难懂的数学题目转化为生活中常见的题目,让学生于实际生活中去体验、理解题目的含义,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这样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式远比冷冰冰的数字拼凑更有温度,学生更乐于接受,并为之努力思考。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时、分、秒”这一课时,可以把数学课堂融入日常生活中:

(1)可以把教学场地设在操场上。数学教师带领学生围绕2000米的操场进行跑步运动,最后计时出三年级学生操场跑一圈的时间需要25分钟;女同学1分钟可以跳绳90个,男同学1分钟可以跳绳110个。

(2)把数学课堂搬到十字路口(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看红绿灯。红灯在持续亮了40秒后换成了红灯,红灯在持续亮了30秒后换成了黄灯,黄灯在持续了3秒后又换成了绿灯。教师此时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家附近路口的红绿灯一般都间隔多长时间,有注意到吗?”“你们家的红绿灯持续的时间和这里的红绿灯持续的时间一样吗?”“为什么有的路口绿灯持续时间长,有的路口绿灯持续时间短?”因为是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经常会遇到的现象,学生大多都会主动思考这个问题,并会在放学的路上注意计时。

(3)回归课堂,教师让学生拿出三年级口算题卡,让学生注意口算题卡底部的时间,看看每位同学写完一篇需要多长时间,然后记录在口题卡上,教师最后做总结,看看哪位学生用时最短,哪位学生用时最长,通过这个训练,让学生知道分钟的概念,也利于学生在做题速度上提高进步。

二、实现小学数学课堂互动化路径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为引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数学这个表面上抽象、枯涩难懂的课程来讲,教师更应该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组织引导作用。积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将以往“灌输式”的课堂转变为开放式的、互动性的、沟通有效的课堂,开发想象空间。例如在学习“角”这一课时,教师让同学们小组内讨论,找出教室内以及家里存在的角,并画在纸上,小组代表总结发言,教师检查评价每个小组对角的认知,并讲解正确角的知识。接下来教师将准备好的教学棒分给每个小组,让他们依次拼出正确的角、错误的角,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

教师应给予每个学生上课发言、上台表演的机会,做到公平公正。对于学习吃力的学生,教师也应以耐心对待,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关心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敢想敢问、敢回答,树立他们对数学的信心。对于有创造力的学生,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并正确指导其发挥更高水平。

将数学生活化,让课堂互动化,这种极具创新性质的教学模式,对于新课改有着重要意义。它开阔了学生思维,提升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在公平、和谐的氛围下,让每位学生都得到成长,并不断发挥着学生的创造潜能,有利于整体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崇立.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17(65):90.

[2]张瑞.浅论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教育方法[J].新课程(小学),2017(8):161.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学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