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索

2019-03-15陈文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陈文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行,调整传统教学方法、课堂主体、课堂结构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堂,成为当下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因此,要提高教师个人素质,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沟通式、讨论式等符合时代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鼓励通过反复阅读达到自学目的。这些新时代的要求与传统教育思想的碰撞加剧了教育的改革。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这也充分体现了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时代性和必要性。依托新课程教学概念的要求,探索现阶段可行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方法简单,课堂上老师讲得太多,学生被动接受,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些年一直在进行有秩序的改革,其目的就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思想的束缚,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由以前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语文教师的作用不是单纯地为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起到一个积极引导的作用,让学生享受到语文课堂带来的乐趣。

一、课文教学启发、参与法

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师要结合现有条件,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目的。授人以渔,使学生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灵活利用教学方法,如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以表演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感情、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师生角色互换、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或随手画上几笔。启发学生的思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达到主动学习目的的重要手段。

如《赵州桥》一文学习第二段时,课前可以设置问题:为什么大水冲不垮赵州桥,同时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根据课文所描述的内容在纸上画出赵州桥的草图,画完大家比一比谁画得更形象。还可以启发学生发散思维,画出他们所见过的其他桥梁,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增,课堂氛围也被调动起来。

又如在讲读完《美丽的小兴安岭》后,可以让学生积极大胆地讨论,如果我们有机会去小兴安岭要选择什么季节去?为什么?同时,启发学生思考一下自己家乡四季的美景,并让学生根据课文对景色的描写方法,仿写一篇描写家乡美景的作文。

二、课文教学朗读法

小学课文教学中,朗读是重要环节,在日常教学中要通过反复朗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标点符号所表示的抑扬顿挫,掌握字词句的意思,更要体会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朗读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课文的内涵对感情色彩、朗读技巧等进行指点。

在指导小学生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形式要灵活多样。在老师范读课文后,还应根据所学课文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学生默读、齐声朗读、带着问题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样的朗读形式。鼓励学生开口表达,利用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生活所得。

如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文《我不能失信》是篇阅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提出“《我不能失信》这篇课文讲述了宋庆龄小时候怎样的一个故事?”“宋庆龄小时候的这个故事使我们懂得了什么?”等问题,在老师范读后,一定要教给学生朗读技巧,让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寻找答案,并要求学生阅读后回答“忘记”和“失信”有什么区别,带着问题朗读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学生在阅读中,不仅掌握了字、词、句,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故事,同时还懂得了事理。

三、鼓励质疑,勤于沟通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工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表现就是产生各种疑问,在学生产生疑问后,教师要给予必要的鼓励并进行详细的解答。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善于设置问题,每一段教学结束后也要以圆桌会议的形式和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利用好学生的求知欲开展教学活动。

如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篇古诗,在教学的前半段,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归纳字词句知识,然后让学生把不懂的字词找出来,如学生学习后提出:不懂“逢”和“倍”是什么意思,老师便针对学生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互相之间解疑,只有这样,教师的思维与学生思维才能协调一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后半段的教学中可以采用让学生通过自学、小组讨论等方法,去理解古诗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对于学生自己无法处理的问题如:不知道插茱萸是表达什么情感的行为,教师要结合课外的一些内容进行详细解答或启发,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取得最优的教学成果。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还要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作为工具学科的教学,教师要通过现有课程内容,向课外生活延伸。鼓励阅读,使学生学会读书,并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按照新课标教学已经实行多年,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也小有成就,为了培养出符合时代的人才,提高學生文学素养,教育工作者应更加坚定地将新课改的理念贯穿于小学语文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刘亚琴.新课改概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索[J].读与写,2018(8):167.

[2]周婷.小学语文情景化课堂教学方法探索[J].华夏教师,2018(10):63-64.

猜你喜欢

新课改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