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音乐教学中声势律动的具体应用探讨

2019-03-15叶胜毅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声势律动应用探讨初中音乐

叶胜毅

摘 要:音乐是审美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人们情感传达方式中较为直接与古老的一种表现形式。在音乐教学中科学地应用声势律动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音乐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而且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基于此,主要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声势律动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音乐;声势律动;应用探讨

音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们相关情感表达的重要依托。由于初中生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注重对其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优秀音乐作品的认知与理解,对其自身健康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音乐教师要注重教学方式的运用,将声势律动的教学方式融入课堂教学中,使音乐对学生的积极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一、声势律动运用理念概述

声势律动教学理念最早是由卡尔·奥尔夫提出,是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1]。具体来讲,它主要是将人的身体作为乐器,将拍手、跺脚等具有律动性的身体动作融入音乐当中,以此来锻炼学生的音乐节奏感,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更为深层次的理解,身体协调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通常也被称为体态律动教学法。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声势律动的应用原则

(一)坚持规范性原则

在音乐教学中,在音乐作品烘托下利用拍手、跺脚等方式打节拍,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课堂氛围轻松活跃。然而在活动结束后,仍有部分学生故意发出声音,不仅破坏了课堂纪律,而且还会影响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所以在声势律动教学时,教师要有预见性地制定上课规则,从而对学生的动作和行为进行

约束。

(二)坚持目的性

声势律动教学目的除了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外,最终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节奏感,提高学生自身的音乐素养。所以在运用此种方式教学时还要坚持目的性原则。

三、初中音乐教学中声势律动的具体应用

(一)应用声势律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下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的时期,他们个性飞扬,有着较强的自我表现欲。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应用声势律动可以满足初中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中学时代》这一歌曲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搜集能够代表中学时代美好景象的图片,在课上利用多媒体附和着本节将要学习的歌曲,向学生展示出来,使学生的情绪得到充分的调动。在学生对此歌曲有初步了解后,教师要再一次向学生播放,引导学生根据音乐节奏利用拍手、跺脚等肢体动作将节奏表现出来,使学生充分置身于音乐当中,体会此音乐作品传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对后续音乐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生身体律动时,教师要注重学生律动方式的应用,及时对学生的节奏特点、发生特点等进行指导,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中节奏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声势律动过程中,还要对律动美感给予重视。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学生自由发挥身体律动后,向学生展示具有美感的律动动作,鼓励学生进行模仿与创新。这个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二)应用声势律动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

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中音色、音高以及旋律的记忆是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目标,而学生的听力则是影响上述音乐教学目标能够顺利实现的直接因素,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应用声势律动的方式训练学生的听力。具体来讲,教师的教学活动可以基于乐谱来进行。这是因为乐谱可以使音乐作品中的音高得到具体体现,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与记忆难度。所以在听力训练前,可以让学生熟练记忆乐谱,为后续的听力训练做好铺垫。仍然以《中学时代》为例,在进行训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熟悉本节将要学习的歌曲内容并鼓励学生进行浅唱练习,在浅唱中通过自己对音乐节奏的掌握和感觉来律动身体。同时,学生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对歌曲的节奏、情感等有更深入的理解,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也会由此提升。学生熟悉这一教学模式后,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难度,如随意挑选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身体律动等。经过长期的训练与积累,学生对音乐作品中的音色、节奏将会更加敏感,其听觉能力也会得到显著的提高。

(三)应用声势律动激发学生情感

音乐是人们情感的寄托,所以在赏析音乐作品时,通常也会受其影响出现不同的情绪[2]。让学生通过音乐作品感受其传达的思想情感,提升自身的音乐欣赏能力是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任务。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时,可以利用声势律动完成上述教学任务。例如,在《中学时代》学习时,教师可以将舞蹈与歌曲融合起来,借助舞蹈激情、活跃等特征使学生能够快速置身于音乐环境当中,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具体而言,教师应以歌曲内容为依据,向学生示范标准的律动动作,鼓励学生模仿,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融入音乐作品情感方面的講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而且学生在根据歌曲内容做出动作时还会自然地联想到歌曲传达的情感,实现了音乐情感与律动动作的充分融合,使学生在做动作中对歌曲情感有更深入的体会。

综上所述,声势律动是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升音乐各方面能力的一种有效措施,是“以生为本”的一种具体体现。因此,教师要继续加大对声势律动应用方面的探索,从而为初中音乐教学提供新的教学路径。

参考文献:

[1]尹华珍.初中音乐声势律动教学的内涵及其开展策略探究[J].黄河之声,2018(16):114.

[2]季建芬.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黄河之声,2018(16):83.

猜你喜欢

声势律动应用探讨初中音乐
初中音乐教学中声势律动的运用探讨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水溶性色粉在防冻液中的应用探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