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设有效情境,激活化学课堂
2019-03-15王玉霞
王玉霞
摘 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能够使学生学习激情盎然、信心倍增,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關键词:创设;有效教学;教学情境;激活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典型的教学情境,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如何创设有效情境,使化学课堂“动”起来?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创设愉悦情境,让学生“爱”化学
一堂课的导入,为学生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对于激发兴趣,启动其思维显得非常重要。为此,我经常利用讲故事、猜谜语、小组竞赛、播放视频、歌曲等方式,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爱上化学。如,在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节时,我先为学生播放了腾格尔的一首歌曲《天堂》:“蓝蓝的天空,洁白的羊群……”并且在大屏幕上展示高原上蓝天碧云的美景。在学生观赏美景,聆听音乐的同时,教师趁机引出“每天我们都可以看到天空,随时与天空的成员——空气接触,那么你知道空气的成分是什么吗?”在愉悦的情境中让学生很轻松地进入课堂。在讲授“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这一节时,我先给他们讲了一个意大利屠狗洞的故事,让同学们边听故事边思考:为什么进入山洞的人安然无恙,狗却倒地身亡?让他们当一回福尔摩斯,体会到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从而走进课堂——二氧化碳的学习。
二、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味”化学
化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化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感悟、理解和利用化学,体会到化学就在身边,感受化学的美妙,领悟化学的无穷魅力。在探究微观粒子分子的特征时,不妨让学生走出校园,在生活中观察思考:(1)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2)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更容易晾干?(3)为什么要在铁轨和水泥路面上留缝隙?(4)为什么糖块加入水中,总体积反而变小?(5)为什么雨过天晴路面上的水渍会慢慢消失,我们却看不到?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思考、探究、交流中自然归纳出分子的基本特征:(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间隔变大。
三、创设口诀和谐音情境,让学生“记”化学
化学知识点比较分散、繁多,记起来很是枯燥乏味。本人经过查阅资料及知识积累,在课堂上创设口诀和谐音情境,把多个知识点总结为口诀和谐音,让学生很轻松就能记住这些化学知识,并且增强了化学学习的趣味性。在学习“元素”这一节时,对于地壳中含量排在前四位的氧,硅,铝,铁这四种元素,我编为“洋鬼子扛着铝和铁”,学生在轻松一笑中记住了它们含量的排列。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高锰酸钾法制氧时,取“茶庄定点收利息”的谐音,让学生理解每一个字的含义,从而掌握了“查、装、定、点、收、离、熄”这七个步骤的正确顺序。
四、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做”化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正确结论,重大科研成果都是在做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过程中得出来的。所以在化学学习中,实验探究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本人尽可能地创设实验教学情境,在演示实验中让学生大胆参与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在学生实验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写出实验报告,分享实验心得,让他们在有趣的实验操作中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在课外小实验中,启迪学生,拓展其思维,培养其大胆创新的思想。实验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课堂“动”了起来,从而也让课堂效率提高了很多。
五、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研”化学
有效的问题情境应是联系实际,注重实用和实效性。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地分析教材,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己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鼓励学生在原问题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极大发挥,使新课标理念得以有效地落实。例如,教学“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教师先展示一瓶制好的氧气,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学生发现木条复燃了,说明气体是氧气,然后老师提出问题:“氧气在实验室是怎么制取出来的?”引出课题。在介绍过氧化氢法制取氧气的实验时,教师先在小试管中倒入少量5%的过氧化
氢溶液,让他们观察,发现只有少量气体产生,然后加入少许二氧化锰,再观察,学生发现反应剧烈,有大量气体产生。在此老师创设问题情境:“二氧化锰的加入为什么使反应加快?它与过氧化氢反应了吗?”学生通过讨论,提出不同的猜想。当反应结束后,再加过氧化氢,发现反应又一次发生。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用实验进一步探究验证,不但认识了过氧化氢法制取氧气,而且还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催化剂的概念和特点。
总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化学课堂,进而产生成功的体验和信心,可以使枯燥的知识传承呈现得灵动而鲜活。从而达到激活化学课堂,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艳兰.创设有效情境,激活化学课堂[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6(12).
[2]邓晓鸿.论新课改下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情境的创设[J].教师,2013(10):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