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社会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03-15刘治军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社会问题留守儿童农民工

刘治军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越来越多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到了城市,而农民工因条件的限制将未成年子女留在了农村,因此探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有利于农村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家庭和社会稳定及社会良性和谐发展。

关键词:农民工;留守儿童;社会问题;社会现状;对策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选择到城市打工,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改变原来贫困的生活状况,把未成年的孩子留在家里跟着其他长辈或亲属生活,农村原有的家庭关系受到很严重的冲击,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扩大,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原因

1.农民工自身经济收入水平的影响

大多数农民工由于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一年辛辛苦苦的收入根本支撑不起日常的生活用度,无奈之余,背井离乡,到一些发达城市打工谋生。显而易见,好多农民工受各种原因限制,在城市里,他们的劳动收入不高,也就无能力带孩子进城上学,享受较好的教育,只能把未成年的孩子留给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属

照顾。

2.农民工工作性质和生活条件的制约

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一般不够稳定,而且工作时间也比较长。由于没有固定的工作岗位及居住地点,万般无奈,有心而无力,只能把孩子留给老家的爷爷奶奶,有些农民工想方设法,已经把学生带到自己谋生的城市了,但因工作忙,根本无法照看孩子,最后还是把孩子送回到农村老家。

3.义务教育城乡二元体制形成的障碍

城市公立学校教育资源紧张,而成市人口众多,于是城市内的许多学校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入学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名目繁多的证件提高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读的门槛,迫使许多家长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农村。

二、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社会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不仅亲情缺乏,更容易在面临自身发育、学习压力和人际交往问题时产生心理障碍,因此留守儿童的发展出现许多的问题。

1.学习问题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态度和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学习成绩上有很大的差别。非留守儿童在家长的监督辅导下,能够认真、及时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性强,而留守儿童大都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或者其他长辈一起生活,许多老人都无知无识或文化水平低下,只顾及自身的农活,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致使留守儿童大多存在厌学、完成作业敷衍行事、主动性弱、作业经常拖欠,甚至出现抄袭作业等不良现象。

2.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期,需要父母的关爱与引导,但是由于父母亲情缺失,在感情上得不到满足,出现问题也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容易导致心理问题,从而形成性格孤僻、放任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

3.道德问题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时期,身体各个方面都发育不成熟,自控能力比较差,再加上长期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留守儿童在行为品德上就极易发生消极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违反学校纪律、不服管教、小偷小摸、拉帮结派等,甚者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针对留守儿童现状和问题提出的几点建议

根据影响儿童发展的几个因素,结合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家庭教育方面

对家长来说应该摆脱狭隘思想观念的束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切实重视子女的教育。家长应努力创造条件,尽量将孩子带在身边,给孩子创造一个完整的家庭模式,有助于孩子的学习。另外,在选择监护人方面,家长也应该慎重考虑,为孩子物色有能力、负责任的监护人。作为留守儿童的代监护人,要重视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注意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及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切实情况。

2.学校方面

学校作为留守儿童主要的活动场所,对留守儿童要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学校老师要给予留守儿童特别的关注,以弥补其在亲情方面的缺失。同时,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法制意识。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引导留守儿童的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学校也应多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及家长沟通交流,以便于双方都知晓留守儿童的切实情况,为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铸就更坚实的城堡。

3.社会方面

农民工迁入地学校要降低入学门槛,以便外出务工人员能将孩子带在身边进行照顾,让农民工子女放心入学。社会还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父母思想的教育宣传,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念,使其学会与孩子的交流沟通,发挥家长对孩子独特的教育功能。社会各界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注、共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随着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的推进,农村经济会越来越好,留守儿童的问题会逐渐好转,但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留守兒童的问题关系到和谐社会的进程,影响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社会问题而非简单的单个家庭的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携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注:本文为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6]GHB1166)“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况与教育现状研究”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社会问题留守儿童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