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及应对策略

2019-03-15杨玉玲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应对措施困境

杨玉玲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年龄在16周岁以下,父母不在身边,由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监管的未成年人。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地矛盾尖锐,大量农民渐渐涌入城市,因入学政策、户口管理制度让农村孩子们无法跟随父母,从而成为留守儿童。近几年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全国各地的留守儿童发生了很多严重的事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就面临问题及其可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帮助到他们。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应对措施

一、留守儿童面临的三大问题

1.身心健康受到危害

市场调研数据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要远远低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爷爷奶奶辈的大多没有接受过教育,更不知道该如何对孩子进行辅导。孩子天生喜欢玩乐,长辈又存在过分宠溺孩子的行为,所以就欠缺对孩子的教育。一些长辈会因为年龄大或者自身的老旧思想不仅没有对孩子进行应有的关爱,还传递给孩子错误的观念,让孩子觉得读书不如种地、不如干农活。另一方面从小与父母没办法生活在一起的孩子避免不了要接受其他孩子的嘲笑和冷落,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的内心必然会自卑,甚至还会因为自卑而做出过激的举动。还有一些孩子因为父母没有在身边,缺乏管教和爱,使得他们内心极度敏感,对父母故意疏远甚至心里存有怨恨,在生活中也没有办法融入他人的圈子里,孤僻,自我封闭。性格的缺失影响自身的发展,甚至以后会危害社会。

2.学习生活受限

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甚至完全减除了,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状况。学好了,没人夸;学坏了,无人骂,渐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孩子的精力不放在学习上,自然就要在其他方面加以消耗,于是其行为开始出现偏差,各种超越道德、规则的行为开始在孩子身上出现。加上监护人本身对孩子亲情缺失状况的同情,于是在孩子行为稍有出格的时候也不会加以管束,使孩子在偏离健康发展轨道的方向上越走越远。虽然他们的父母出去打工可以挣到一些钱,但其付出与收入相比依然是极不平衡的。父母离开后,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在节俭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表现在饮食方面,吃好是不敢奢求的,能吃饱就行了,学习条件受限。

3.教育设备短缺,师资力量薄弱

虽然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也得到显著提高,但

是一些农村的教育设备依旧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在一些偏远山区,孩子们的教室、桌椅都非常简陋,课余活动场所也少之又少。教育设备的短缺和破旧降低了孩子们体验学习的兴趣。例如现在的课堂会使用多媒体,通过播放有趣的视频或者图片来帮助理解内容,而农村的儿童却只能从课本和老师的口述中自行理解。一些农村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有一些地方还存在着一人代多课多班,这就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水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效。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1.政府将相关政策落到实处

国家劳动力资源的短缺让我们需要农村的流入人口劳动力,所以通过引导农民工返乡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显然是行不通的。而近年来许多农民工已经有了教育意识,他们会将子女一同带入城市接受良好的教育。所以我们应该加快建设城鄉一体化,加快建设农村子女在城读书的教育学校。政府可以考虑取消城市农业户口,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具体问题。目前就可着手的措施有派遣相关工作人员下乡视察,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基地,配备相关专业人员。

2.父母要肩负起教育孩子的重责

行使对孩子的权利和责任。父母一定要有“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观念,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联系,定期向孩子询问生活状况学习情况,多和孩子的老师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问题做出沟通,不断巩固与孩子的亲情,让孩子感受到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没有减少对自己的爱。

3.学校和老师齐心协力,共创温暖大家庭

建立留守儿童模范学校,配备健全的教育设备,统计在校留守儿童,对他们的学习要悉心教导,在心理和生活上多些关注和照顾。增设一些活动类的课程,例如音乐课、图画课,经常组织大家一起郊游,创造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他们的父母可以更加安心,没有后顾之忧地去工作。

4.呼吁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

建立多种留守儿童托管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当代新闻媒体的作用,在社会上进行大力宣传,让那些有爱心肯奉献的社会人士有渠道去进行一定的援助。社区可以举行相应的主题活动,让大家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培养关爱留守儿童的意识,鼓励大家发起帮助的号角,这将有利于全社会更加重视和帮助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问题日益严重,孩子的成长面临着多方面的威胁。父母不能再用钱来解决问题,社会也不能再漠视一切,政府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如果无法健康茁壮地长大,那我们的民族又该何去何从。我们在关心他们物质是否得到满足的同时,也要注重他们思想的教育和规范。即使帮不到太多,一句善言暖语都有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如果我们的关爱和呵护能让这些心灵脆弱的孩子们在没有父母的陪伴下更加幸福健康快乐地长大,那为什么不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呢?

参考文献:

[1]李艺薇.留守儿童面临的教育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2):202.

[2]王晓慧,刘燕舞.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的教育选择及应对策略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5-80.

[3]吕利丹.留守儿童的困境观察[J].社会治理,2016(6):93-97.

注:此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论文(课题立项号为:GS[2017]GHB2980)。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应对措施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