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对策
2019-03-15刘国军
刘国军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素质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高中教师新的教学任务。在当前的高中教学环境中,大部分教师仍旧会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视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进而使得学生无法全面发展。基于此,以高中化学教学为例,对如何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开展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学;教学对策
在高中教学阶段,化学教学一直都是教师比较重视的学科之一。首先,化学学科是学生在学习阶段的必修学科之一;其次,在高中教学过程中,开展化学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以及实践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思维进行优化,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效果,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发展的历史,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若想通过教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需要开展的工作不是引导学生按照教材中的知识进行学习,而是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了解一些与化学相关的发展历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以及学习的目标,将学生真正地带进化学的世界,使其能够主动地学习。
比如,当教师在讲解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时,就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为学生下载收集一些与化学元素相关的历史知识,为学生讲解元素周期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源头:最先发现元素的性质的化学家是德国的化学家——贝莱纳。通过多次的实验以及分析,他总结出了五种不同性质的元素组。之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时代的不断变迁,德国的另一位化学家——迈克教授,又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拓展,将其分解成六种不同的化学元素组。最后,化学家门捷列夫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将其整理成元素周期表。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教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到化学家们的辛苦以及智慧,从而会对化学知识产生敬畏的心理,推动自身学习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加强实验教学以及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会涉及较多的实验内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讲解这部分的知识时,通常都会应用口头转述的方式。因为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提升自身的学习成绩。但是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无法提升自身的学习效果,甚至会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以及厌倦心理。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比如,教师在讲解与盐酸、醋酸相关的知识时,就可以带入生活常识,为学生讲解与盐、醋、糖等调味品的使用方式相关的知识。或者,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准备这些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近距离的观察。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引入当下比较火的信息,比如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的使用价值等。
最后,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真实的实践活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比如,当教师在讲解“物质的量”这一单元的知识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定性、定量的实验,并带领学生对其中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帮助学生理解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以及掌握,促进学生学习质量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合适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合适的教学情境也能够将学生快速地带进教学内容中,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在创造教学环境的过程中,问题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自主地进行知识分析,以此提升自身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比如,教师在讲解与化学式的配平相关的知识时,就可以为学生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首先,教师可以在黑板上随意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并不对其进行配平。随后,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配平,以此加深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综上所述,在高中教学阶段,如何提升學生的考试成绩,已经不能被教师视为主要的教学任务。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升,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优化自身的教学手段,同时还需要注重改革自身的教学思维,以保证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莉.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探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27):86-87.
[2]赵淑丽.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J].知识文库,2018(18):120.
[3]张德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研究[J].中华少年,2018(27):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