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现代性的四次浪潮
——从“人的发现”到“以人民为中心”

2019-03-15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浪潮现代性改革开放

王 跃

(上海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

利奥·施特劳斯曾在《现代性的三次浪潮》一文中指出:“现代性的危机原本是现代政治哲学的危机”[1]157。他为了阐述这种危机,将“自由”、“理性”和“自然”等放在三次浪潮中加以考察得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政治哲学的逻辑预设也发生了改变。对于这种逻辑预设的改变,他有过这样深刻的描述,“现代文化是特别理性主义的,相信理性的权力;这样的文化一旦不再相信理性有能力赋予自己的最高目的以效力,那么这个文化无疑处于危机之中”[1]158。他认为,“现代性是一种世俗化了的圣经信仰,彼岸的圣经信仰已经彻底此岸化了”。这种从“神性”过渡到“俗性”,正是构成了后来马克思对“拜物教”的批判,也可以说是对西方现代性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一切固定的古老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2]施特劳斯和马克思都认识到西方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所带来的现代性问题。西方社会的这种现代性问题通过各种途径,也给近代以来的中国带来十分深刻的影响,在此影响之下,中国的封建伦理和君主专制制度开始逐渐瓦解,百废待兴的中国经过了四次现代性浪潮,最终走上改革开放的现代化之路。习近平在《在中央城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12日)中明确提出了“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论断,这为我们深入理解和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并为我们深入探讨现代化的本质问题提供了基础。中国的现代性本质上表现为人的现代化。通过研究这四次现代性浪潮,对于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社会百余年的历史变迁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第一次浪潮:戊戌变法到清末预备立宪

中国现代性的第一次浪潮是从戊戌变法开始的。从此,维新派的改良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民,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伦理在先进知识分子那里开始动摇,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伦理之“偶像”开始走向“黄昏”,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开始发生变化。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内忧外患,封建专制统治的弊端日益显现。一大批关心国家命运的有识之士开始探索中国的现代转型之路。

洋务运动在军事、教育等方面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先河,对发展中国近代工业和近代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提升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清政府的瓦解,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方案。虽然,由于当时客观的历史局限性,未能得到实施,但是它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志。

1894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深刻刺激了中国人民,使得挽救民族危亡的情绪高涨。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有识之士上书光绪皇帝,主张变法。但是,由于当时的历史局限性未能取得成功。“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3]1471。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是近现代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政治改革运动,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

1900年义和团运动之后,民主革命浪潮在全国范围内的呼声越来越高,出于这方面的压力,1908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这次预备立宪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特别是宪政思想的传播,为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可以看到,中国现代性的第一次浪潮是围绕民主革命进行的,它的目的是打破君权的独揽独大,要求民主。这就打破了君权的神授性质,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现代性政治哲学的逻辑预设是世俗化。中国和西方的中世纪的政治哲学有些相似之处,他们的逻辑预设都是神性,注重君权伦理在国家治理中地位。如果说现代性特点之一是世俗化,那么中国现代性的第一次浪潮就打破了君权的神授性质,人民的民主需要这一“人的发现”,为中国民主的进一步发展和后来的辛亥革命开辟了道路。

二、第二次浪潮: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与民主

中国现代性的第二次浪潮是从辛亥革命开始的。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它和戊戌变法一样进一步解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中国现代性的第一次浪潮的特质是改良思想,这个特质成为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靶子。针对这个靶子,尽管孙中山早期也持改良观点,但是深刻的教训使得他认识到了改良之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必须走革命道路,同时要重视人民群众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在中国持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1912年成立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废除了封建伦理代之以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人民从封建压迫中解放出来,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伦理之“偶像”彻底走向“黄昏”,人民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

辛亥革命的失败,迫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要想救国就必须进行思想文化的革命。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9月迁往北京并改名为《新青年》),宣传科学与民主精神,反对专制和封建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德先生”和“赛先生”在这里就是“现代性先生”。1917年起,他们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是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陈独秀、李大钊等开始通过《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这就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早期准备。陈独秀、李大钊和胡适等,着眼于中国革命的现实需要,推动文学、文字和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这场运动中青年学生是主力军,广大工人群众共同参与,他们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这是一次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经过这次运动,中国的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中国的革命进程也由过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五四运动》一文中评论五四运动时指出:“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一个壮大了的阵营,这就是中国的工人阶级、学生群众和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所组成的阵营。而在‘五四’时期,英勇地出现于运动先头的则有数十万的学生。这是五四运动比较辛亥革命进了一步的地方”[4]558。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三民主义做出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更加注重农民和工人在推进民主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人民群众的作用得到进一步的肯定。

可以看到,“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都明显地表现了这一点,而五四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则比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更广大和更觉悟”[4]559。与第一次浪潮相比,第二次浪潮除了重视民主共和这一“形式”之外,更加注重发动群众,更加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也就是开始关注人这一“质料”,重视对“质料”的改造,而不是像第一次浪潮那样只注重民主共和这一“形式”。

三、第三次浪潮: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如果说第二次浪潮注重对“质料”的改造,那么第三次浪潮就是在“质料”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形式”。第二次浪潮中重视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就是1921年代表广大工农利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历史的必然,标志着第二次浪潮的结束,第三次浪潮的开始。从此,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到新的阶段,中国共产党开始担负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任务。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进行土地革命,广大工农兵等社会各阶级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成功进行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国家行列,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得到确立,中国人民彻底得到解放。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毛泽东、蔡和森等很早就认识到群众力量的作用,注重发动群众进行革命斗争。只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没有认识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的重要性。“八七会议”以后,毛泽东开始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只不过,像陈独秀、李立三、博古和王明等早期领导人不注重中国革命实际,错误地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发动城市工人进行暴动,与城市强大的敌人进行斗争,群众路线被错误运用,给中国革命造成了重大损失。

直到遵义会议以后,共产国际的“偶像”走向“黄昏”,初步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问题,群众路线开始得到正确运用。特别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群众路线,建立起强大的爱国主义统一战线,最后取得了人民战争的胜利。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3]1480。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力得到彻底实现。毛泽东在总结二十八年的革命经验时,说:“如同孙中山在其临终遗嘱里所说‘积四十年之经验’一样,得到了一个相同的结论,即是:深知欲达到胜利,‘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3]1472。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国家行列,人民的各项权利通过宪法得到了根本保证。

整个现代性的第三次浪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围绕着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和人民的生存问题,进行了艰难斗争,最终人民的生存权得到了保证,为人民的发展权的获得创造了前提。

四、第四次浪潮: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到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现代性的第四次浪潮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十年“文革”,群众路线被错误运用,人民用生命换来的生存权受到极大挑战。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为中国人民的生存权找到了出路,同时发展权的实现也成为可能。如果说前三次浪潮使得中国人民获得了生存权,那么第四次浪潮不仅进一步为人民的生存权提供了保障,也为人民的发展权创造了可能。第四次浪潮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到“以人为本”,又到今天的“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的主体地位得到全面深化。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历史意义说到底就在于,解决了如何看待人的问题,回到人的现实需要上来。1984年,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5]63-64。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都是关注人民的生存的现实需要,从过去人民应当如何生活出发,转变为从现实人民的生活出发,从过去关注人民应当如何生活,转变为解决人民事实上如何生活的问题。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5]380,“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放在突出的位置,注重为人民的需要而实干。

2000年,江泽民同志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做到“三个代表”》中指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6]。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的发展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2005年,胡锦涛同志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需要抓紧解决的重大问题》中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7]。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再次重申了“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实干精神,提出了“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8]等一系列的重大举措,这都是为了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之后,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加全面准确的认识,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广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已经由过去改革开放之初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党把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都是放在人的现实需要上。

主体性是现代性问题中的一个关键词。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不断增强人民主体性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82次提到“人民”二字,3次提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见,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是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自己取得飞跃发展的同时,注重与世界各国共享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中国梦作为一种“普遍意志”,它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一“普遍意志”之实存被确知为“普遍意志”的理想。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国梦一样,经过40年的发展,尽管中国的现代性具有历史具体性,但从根本上讲,中国和西方的现代性问题已经形成了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就是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现代性问题的反思与总结。

可以看出,第四次浪潮是中国共产党在对于马克思主义进行完整准确的认识之后做出的重大、全面而又正确的实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现代性得到了全面发育,人民的现实需要实现了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再到政治文明,又到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本宗旨得到了全面贯彻。

五、结 语

回顾整个中国近现代史,可以看到,中国的现代性本质上表现为人的现代化,中国现代性的四次浪潮,实现了从“人的发现”到“以人民为中心”伟大飞跃,是一个历史化过程,它的主线是回归到人,关注人民的现实需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行了全面的现代性发育,人民的现实需要始终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8]。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符合中国人民的现实需要的,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猜你喜欢

浪潮现代性改革开放
新希望·悦珑湾开启后浪潮玩生活节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新色彩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