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红船精神”认同的实证研究
2019-03-14房维维
房维维
摘 要:“红船精神”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和希望,大学生对于“红船精神”的认同与否关系着国家的政治进程。笔者选取浙江理工大学学生为样本对“红船精神”认同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红船精神”的认同总体较好,但是存在对“红船精神”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刻,大学生党员的基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等现状,从而提出高校应加强“红船精神”的内涵式教育,提升大学生“红船精神”的认同度。
关键词:大学生;红船精神;认同;实证研究
一、研究背景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又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战胜艰难险阻取得事业胜利的精神动力。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主线。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和希望,他们对“红船精神”的认同与否,事关未来中国的政治进程和前途命运。怎样提升大学生的“红船精神”认同度,怎样将“红船精神”入脑入心,怎样把“红船精神”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教育者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设计
(一)调查研究
自2018年3月开始调查,历时3个月,我们在浙江理工大学选取理、工、文、经、管、法、艺术、教育等专业的大学生进行线上线下的调研工作,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到有效问卷579份,有效问卷率为96.5%,各项基础指标数据分布比较均衡。从专业分布看,文科专业占23.1%,理工专业占31.5%,工科专业占20.1%,“经管法”专业占25.3%;从性别分布看,男生占44.77%,女生占55.23%;从生源地分布看,属县城及以上城市占38.86%,乡(镇)或农村占59.07%,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占2.07%;从年级分布看,大学一年级占28.19%,二年级占18.13%,三年级占16.22%,四年级占25.54%;从政治面貌上看,中共党员占13.99%,预备党员占8.81%,入党积极分子占21.76%,共青团员占53.89%,群众占1.55%。
(二)调研结果
1.大学生党的理论知识学习情况
关于大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情况,共涉及到“您是否愿意积极参加与党相关的教育讲座和实践活动”、“身边大学生党员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情况怎样”这两个问题。其中非常愿意参与教育讲座和实践活动的占37.31%、比较愿意占31.61%、一般占26.42%、不愿意占4.66%。身边党员学习理论知识情况中学的非常好的占26.42%、一般占70.47%、不好的占3.11%。
2.大学生“红船精神”内涵理解程度
结合“红船精神”的内涵共设计10题,具体见表1。“红船精神”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红船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这两项高于50%,其他问项均低于50%。尤其是“红船精神等同于一天、一条船、一个会议”的认同符合度分布比较平均,表明大学生对“红船精神”的具体内涵理解不深刻。
3.高校党的理论知识教育情况
总体来说高校对党的理论知识教育的情况,相对来说比较理想。从提问的“所在院系的基层党组织是否重视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视的占43.52%。同时,当提及“您认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对大学生党员成长成才的影响”的问题时,认为影响很大的占97.73%。从数据分析看,学生对于党的理论知识学习非常的迫切。
4.大学生党员的发展情况
关于大学生党员中存在的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理想信念薄弱占59.07%、政治理论知识缺乏占53.37%、入党动机功利化68.39%、服务意识欠佳占35.75%、道德品质有待提高占7.77%、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好占30.05%、专业学习有待提高占8.81%。
三、高校加强大学生“红船精神”学习与认同的对策探究
大学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生力军,其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开拓创新意识是否强烈、奉献担当品质是否具备,都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从调研结果显示看出,大学生中存在“对党的政策理论知识学习热情不够”,“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存在理想信念薄弱、政治理论知识缺乏、党动机功利化”,“大学生对‘红船精神的内涵理解不深刻”的现状。因此,高校应加强“红船精神”的内涵式教育,提升大学生“红船精神”的认同度。
将红色基因融入校园文化,促进“红船精神”与思政教育有效融通。将“红船精神”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具有促进作用。第一,要将“红船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红船精神”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内容,可以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趣味性和实效性,符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从而深化大学生对社会责任内容的认识。第二,高校应将“红船精神”与校园活动结合起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向广大学生宣传早期共产党人的先进事迹,并积极宣传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将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结合,促使大学生认清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和使命。
将“红船精神”融入社会实践,注重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可以利用社会实践这一载体发挥“红船精神”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作用。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如组织学生重走“嘉兴老火车站—狮子汇渡口—南湖湖心岛—红船”这条路线,通过佩戴党徽、重温入党誓词等教育方式,促使大學生在体验艰苦的建党历史、感悟红船精神的过程中认识到“什么叫使命”、“什么叫责任”、“什么叫担当”,从而肩负起社会主义建设做好准备。
将“红船精神”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传播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在学校官网、学校公众号开辟“红船精神”专栏,创建以弘扬“红船精神”为主题的栏目,利用新媒体传播的优势和特点,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四、结语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和希望,大学生对于“红船精神”的认同与否关系着国家的政治进程。因此,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对“红船精神”的学习与认同,将红色基因融入校园文化,促进“红船精神”与思政教育有效融通;将“红船精神”融入社会实践,注重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将“红船精神”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传播红色文化红色精神。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N].光明日报,2005-06-21.
[2]俞亚芹.“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及机制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11).
[3]周钰.“红船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7).
[4]陈立力.“红船精神”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1(05).
[5]黄文秀.“红船精神”的育人价值[J].中国高等教育.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