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报
2019-03-14王平
□王平
2009年4月,人生的一次沉重打击降临到我身上,我被确诊为乙状结肠癌Ⅲ期伴淋巴结转移。那时,我才49岁,女儿刚刚上大学,面对噩耗,我该怎样度过自己的后半生?
随着手术、化疗的进行,高额治疗费和剧烈的身体反应把我折磨得骨瘦如柴,体重由原来的140多斤锐减到105斤。在家人、亲戚、朋友、同事、同学等无微不至的护理和关怀下,我坚强地度过了将近一年的治疗。
由于身体原因,2009年底,50岁的我提前办理了病退手续。
命是保住了,随之而来的是手术后遗症带来的交替出现的肠梗阻和严重腹泻,我不得不多次住院,生活质量很差,简直是生不如死。我就这样活下去吗?我该怎样面对今后的生活?生活是多么美好啊,为了家人,为了亲朋挚友,我坚定了活下来的信念,开始了艰苦的锻炼。
我选择了循序渐进健走运动。每天走路3~5km,平均10分钟走1km。无论是去医院看病、公园游玩,还是去参加合唱团等活动,凡是在3km左右的路程我都尽量走路不坐车。经过不懈地努力,我的身体素质逐渐得到了恢复,还有了很大的提高。
身体慢慢在好转,生活也渐渐稳定,从退休前的忙忙碌碌到退休后的无事可做,我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很早就想做志愿者,于是2012年初我如愿成为了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注册的一名志愿者。一开始,由于身体原因,未能找到适合的志愿服务项目。
后来我加入了北京癌症康复会,感觉就像找到了家一样。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玉渊潭活动中心组织的出游活动,看到那些“断肠取胃,缺肝少肺切乳”的老人们虽然大多身体残缺,但却快乐地生活着,顽强地和病魔抗衡着。
这是一个积极乐观快乐生活的抗癌群体。自从参加康复会活动以后,我就爱上了这个团体,愿意成为这个组织的一名志愿者。我积极报名成为北京肿瘤医院门诊导医志愿团队的一员,尽快熟悉了环境和业务,耐心给每一位咨询者解答问题,以亲身经历与患者进行交流,拉近了与患者的关系,成为改善医患关系的特殊力量。我现在担任了北京癌症康复会导医志愿服务队长,除值班外,还担负着志愿者日常管理、补贴统计发放、志愿者团队活动以及与医院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我们的导医志愿者还荣获了“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志愿者团队”的称号。
我还积极参与了北京癌症康复会的环湖走和运动会等大型活动的组织和服务工作,担任了北京癌症康复会玉渊潭活动中心的副主任,每年组织病友出去休闲度假旅游。网群的出现是一种新事物,我们起草了QQ和微信两个群的管理规定和细则,一经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净化了QQ和微信两个群的交流环境,使QQ和微信两个群成为传播正能量的有利工具。
患癌虽然不幸,但我愿意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社会;虽然我不能在原工作岗位上为国家作贡献,但我愿力所能及地为社会、为康复会做一点工作。我还要继续努力,为康复会多做一点事,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