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及与宫颈癌组织MLVD及MVD的关系

2019-03-14王祝荣于克杨霞王丽

癌症进展 2019年3期
关键词:卡铂淋巴管紫杉醇

王祝荣,于克#,杨霞,王丽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1妇科,2妇科肿瘤科,江苏 扬州 2250000

宫颈癌是极为常见的一种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化疗是治疗宫颈癌的手段之一。随着临床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液基细胞学、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及范围不断扩大,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能够实现早发现、早治疗。随着宫颈癌患者病情的不断恶化,肿瘤细胞以直接浸润、淋巴结转移及血行转移等多种方式不断向子宫旁组织扩散[1]。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是指皮肤、肌肉、器官等生物组织中单位密度的微血管数量,在微循环研究中常把单位面积(1 mm2或某一长度范围内)所看到的血管数称为血管密度。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tic vessel density,MLVD)和MVD是肿瘤生成和转移的重要标志。随着宫颈癌发病率的不断增高,国内外肿瘤学研究学会对其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微淋巴管、微血管已成为早期宫颈癌发生原因中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选取30例宫颈癌患者,分析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及与MLVD和MVD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今后宫颈癌患者化疗及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根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3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宫颈癌相关临床诊断标准;②具有化疗指征;③精神意识正常;④年龄≤60岁;⑤临床分期为Ib~Ⅱb期。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严重不全;②有器质性病变;③患者依从性差。30例宫颈癌患者的年龄为27~55岁,平均年龄为(42.2±3.1)岁;国际妇产科联 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分期:Ib期13例,Ⅱb期17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紫杉醇+卡铂化疗方案联合宫颈癌根治术治疗。化疗前均给予10 mg地塞米松,具体化疗方案:第1天,紫杉醇135 mg/m2,静脉注射;第1天,卡铂25 mg/m2,静脉注射,15天为1个化疗周期,共进行3个周期化疗。化疗结束14天后,对患者进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术中收集患者的病灶组织和病灶周围组织。

1.3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采用常规二甲苯对组织切片进行脱蜡处理,采用梯度乙醇脱水,采用浓度为10%的山羊血清封闭。免疫组织化学法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操作,显色采用二氨基联苯胺,复染采用苏木精,利用重型树胶脱水封片。一抗处理切片使用磷酸盐缓冲液代替。MVD检测方法:应用Weidner法,在低倍镜(×100)下全面扫视病理切片,确定血管密度的热点部位,切换至高倍镜(×200)下观察热点部位,统计5个视野内的微血管数并取平均值作为MVD。MLVD检测方法:统计病灶组织与正常组织结合部位、病灶部位淋巴管数目,低倍镜(×100)下观察淋巴管的分布情况并选取热点区域,统计4个高倍镜(×200)视野内的淋巴管数并取平均值作为MLVD。其中将微淋巴管数目≥6.0个的患者归为高MLVD组,将微淋巴管数目<6.0个的患者归为低MLVD组;将微血管数目≥20.0个的患者归为高MVD组,将微血管数目<20.0个的患者归为低MVD组。

1.4 化疗疗效评估

所有患者均于宫颈癌根治术前进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2]对化疗的疗效进行评估:完全缓解,病灶全部消失,维持4周以上;部分缓解,肿瘤最大径和最大垂直直径之积较治疗前减少>50%,维持4周以上;疾病稳定,肿瘤最大径和最大垂直直径之积较治疗前缩小≤50%,或增大≤25%;疾病进展,肿瘤最大径和最大垂直直径之积较治疗前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化疗疗效与MLVD和MVD的关系

化疗结束后,30例宫颈癌患者中,20例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2例疾病进展,无疾病稳定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其中高MLVD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89.47%,明显高于低MLVD组患者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65,P<0.01)。高MVD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81.25%,明显高于低MVD组患者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67,P<0.01)。(表1)

表1 不同MLVD和MVD宫颈癌患者的化疗疗效[n(%)]

2.2 不同临床特征宫颈癌患者不同组织中MLVD和MVD的比较

已绝经宫颈癌患者病灶组织和病灶周围组织中MLVD均明显高于未绝经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24、5.216,P<0.01);已绝经宫颈癌患者病灶组织和病灶周围组织中MVD均明显高于未绝经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980、5.403,P<0.01)。FIGO分期为Ⅱb期的宫颈癌患者病灶组织和病灶周围组织中MLVD均明显高于FIGO分期为Ib期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57、4.686,P<0.01);FIGO分期为Ⅱb期的宫颈癌患者病灶组织和病灶周围组织中MVD均明显高于FIGO分期为Ib期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673、5.800,P<0.01)。(表2)

3 讨论

中国宫颈癌每年发病人数约为20万,临床治疗宫颈癌的方案有多种,但大部分方案均存在较大不良反应,多数患者不能耐受[3]。由于患者对不同药物的敏感程度不同,部分患者出现化疗无效、耐受等问题,导致临床缓解率较低,而肿瘤的化疗敏感性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息息相关[4]。肿瘤常用化疗药物包括紫杉醇、卡铂等,紫杉醇属于植物类抗肿瘤药物,可以促进微管蛋白聚合,从而抑制微管的有丝分裂,卡铂属于重金属络合物,可以有效抑制脱氧核苷酸复制,卡铂浓度较高时可以抑制蛋白质和核糖核苷酸的合成,从而将肿瘤细胞杀死,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化疗后,30例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MLVD组、高MVD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与低MLVD组、低MV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步表明肿瘤组织中MLVD和MVD不同,患者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也不相同。

表2 不同临床特征宫颈癌患者病灶组织和病灶周围组织中MLVD和MVD情况(n=30)

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逐渐发展,微淋巴管已成为早期肿瘤的研究重点,新生淋巴管与肿瘤产生、转移之间的关系也成为研究热点。相关研究表明,实体肿瘤内不存在淋巴管,仅在癌旁组织中存在,其原因可能是肿瘤细胞分裂迅速,压迫肿瘤,使淋巴管生长受到阻碍[5]。临床中常用MLVD表示淋巴管,其中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mphatic vessel endothelial hyaluronan receptor 1,LYVE1)为最常用也最稳定的内皮特异性标志物,LYVE1属于CD44糖蛋白同系化合物。相关研究表明,肿瘤组织中LYVE1均呈阳性表达[6-8]。经抗原M2A单克隆抗体标记后显示,淋巴管密度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存在一定关系,淋巴管密度越高,肿瘤分化程度越低[9]。CD31是微血管良好的标志物之一,可作为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指标,但国内外并未对MLVD和MVD的范围进行明确规定,仅粗略分析[10]。本研究结果显示,FIGO分期越高的患者,其病灶周围组织的MLVD越高,说明紫杉醇联合卡铂能够明显降低宫颈癌组织中的MLVD。对于实体肿瘤而言,处于浸润前期的肿瘤生长较为缓慢,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肿瘤血管生成,MVD越大,肿瘤生长越快。

综上所述,紫杉醇联合卡铂的治疗效果与宫颈癌患者病灶组织中MLVD和MVD之间关系紧密,MLVD和MVD可以作为宫颈癌的发展预测指标之一。

猜你喜欢

卡铂淋巴管紫杉醇
低级别胶质瘤患儿卡铂化疗引发超敏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治疗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参与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卡铂致过敏性休克1例
ARK5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细胞卡铂耐药中的作用
脂质体紫杉醇周疗方案与普通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非小细胞肺癌CT灌注成像与微淋巴管生成的关系
紫杉醇C13侧链的硒代合成及其结构性质
三种含铂双药化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