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钙化特征分析
2019-03-14赵月娥迟娇甘连州
赵月娥,迟娇,甘连州
海南省中医院1超声科,2普外科,海口 5702030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2010—2017年甲状腺癌的年平均发病率为(238~482)/10万[1]。甲状腺癌患者短期内的病死率较高[2]。早期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对指导临床早期根治性切除甲状腺恶性结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观察超声检查过程中的甲状腺可疑结节的情况,能够为甲状腺癌的早期评估提供依据[3]。相关研究对超声检查过程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形态学特征进行研究,发现甲状腺恶性结节具有典型的散在分布、砂泥样等改变,特别是呈现出明显的边缘不规则或内部回声不均的结节,最终诊断为甲状腺癌的概率较高[4-5]。目前,关于不同分型甲状腺结节的影像学分析的研究较少。为了指导临床上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本研究探讨了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检出效果,及其对于不同分型的评估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海南省中医院收治的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标准:①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诊断学》第七版中的标准[5]诊断为甲状腺恶性结节或甲状腺良性结节;②经穿刺或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③接受甲状腺超声检查,且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既往具有甲状腺手术史;②合并头颈部其他疾病;③临床资料不完整。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入选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160例。160例患者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各80例。其中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的年龄为32~68岁,平均年龄为(44.8±12.6)岁;男性24例,女性56例;病理类型:微小乳头状癌34例,乳头状癌32例,滤泡状癌11例,髓样癌3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的年龄为27~65岁,平均年龄为(42.9±14.0)岁;男性28例,女性52例;病理类型:甲状腺腺瘤4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2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采 用 GE Vivid E9、ALoka α6 及 日 立 HIVI-SION-Ascendus超声诊断仪器进行诊断,线阵高频探头频率设置为7.0~12.0 MHz,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后检测患者的甲状腺侧叶和峡叶组织。扫描并观察甲状腺的整体形态和内部回声情况,重点观察甲状腺内部的结节和可疑的钙化灶,观察钙化灶的大小、形态、边缘回声、回声强度及血流信号等情况,对于可疑的部位可以追踪扫描。
1.3 钙化病灶的分类
依据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分级标准,甲状腺结节钙化可以分为3种类型:I型钙化,微小钙化灶≤2 mm的点状回声,呈现出散在分布,伴有后方的声影;Ⅱ型钙化,钙化灶>2 mm的强回声点或者斑块,后方多数伴有声影;Ⅲ型钙化,钙化灶>2 mm、结节边缘不连续,或者呈环形排列或半圆或者弧形强回声,后方可伴有部分声影。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钙化病灶检出率的比较
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中,37例患者检出钙化病灶,检出率为46.25%(37/80);甲状腺癌良性结节患者中,15例患者检出钙化病灶,检出率为18.75%(15/80)。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的钙化病灶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89,P<0.01)。(表1)
表1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钙化病灶的检出情况
2.2 钙化病灶分型的比较
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的I型钙化病灶所占比例为75.7%(28/37),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的13.3%(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95,P<0.01);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的Ⅲ型钙化病灶所占比例为8.1%(3/37),明显低于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的46.7%(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61,P<0.01);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患者的Ⅱ型钙化病灶所占比例分别为40.0%(6/15)、16.2%(6/3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1)
3 讨论
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能够在下列几个方面改善甲状腺癌的临床预后[6]:①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能够为早期、中期甲状腺癌的检出提供依据;②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能够在提高甲状腺癌患者治疗后的生存率等方面提供参考。临床上对于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可以通过影像学或血清学肿瘤标志物进行评估,单纯计算机体层摄影(CT)检查的费用较高、仪器的精度要求较高,不具有筛查的价值;血清学肿瘤标志物虽然能够在甲状腺肿瘤的诊断过程中发挥作用,但由于多数患者已处于临床中晚期,故其早期的诊断可靠性不高。
图1 典型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的超声图像
甲状腺超声检查能够在观察甲状腺组织整体形态的同时,观察甲状腺组织内部的钙化灶情况,进而评估甲状腺恶性病变的风险。甲状腺超声检查能够通过对甲状腺钙化灶血管、钙化灶内部回声、钙化灶的边缘回声特征等进行观察,对病变部位形态学特征的改变进行评估[7],特别是对钙化灶的大小、毛刺样改变、边缘清晰与否、有无血流灌注增强等进行评估,从而辅助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8]。目前,临床上多数影像学方面的研究证实了甲状腺超声的诊断价值,认为甲状腺超声能够明显提高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早期检出率[9-10],但对于不同分型的甲状腺结节的分析和分型分布的研究不足。
本研究通过超声检查评估甲状腺结节的病变风险,结果发现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的钙化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P<0.01)。甲状腺结节的检出是评估甲状腺恶性病变的风险因素之一,临床上通过超声检查评估甲状腺病变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甲状腺结节的观察和评估,其对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王延海等[12]研究认为,在甲状腺癌特别是甲状腺滤泡癌患者中,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较甲状腺良性增生患者增加15%以上,同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越晚、短期内病情进展速度越快,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越高。本研究重点观察了甲状腺超声对不同类型甲状腺结节的评估作用,结果发现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的I型钙化病灶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P<0.01),提示甲状腺恶性病变组织多数可呈现出散在分布和点状增强的表现,提示了甲状腺恶性病变组织的超声学特征改变。通过汇集不同的相关文献,笔者认为I型甲状腺结节钙化灶的出现主要与下列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13-15]:①由于多数甲状腺癌筛查患者处于疾病的早中期,此时甲状腺恶性肿瘤组织的范围较小,点状回声增强更为明显;②早期病变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其组织出血和坏死的范围较为局限,无明显的浸润和弥漫性改变,因此可呈现出散在分布增强的特征。Ⅲ型钙化主要为结节边缘不连续,或者呈环形排列或半圆或者弧形强回声,本研究中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的Ⅲ型钙化病灶所占比例明显低于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P<0.01),提示在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中,Ⅲ型钙化的发生率更高。
综上所述,甲状腺超声检查对甲状腺恶性病变的检出率较高,同时恶性病变患者I型钙化所占比例较高,而Ⅲ型钙化所占比例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