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野生菌中毒患者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03-14
674100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云南 丽江
近年来,野生菌受到人们的欢迎,这就导致野生菌中毒的发生率逐渐增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需要及时就医治疗[1,2]。我院对诊治的部分急性野生菌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急性野生菌中毒患者4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8~77岁,平均(39.56±8.46)岁。观察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21~76岁,平均(39.67±8.25)岁。统计分析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入院之后对患者进行询问,明确患者食用了新鲜的野生菌,并且一同进食的同伴也出现了类似症状,但是程度不一样;经过实验检查,发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伤情况。本次研究排除了合并存在肝病患者[3,4]。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中毒治疗措施,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洗胃、导泻、催吐等。同时还给予患者解毒拮抗剂治疗,常见的药物包括阿托品、二硫丙磺钠等。另外还需要联合甲基泼尼松龙糖皮质激素治疗,使用剂量控制在120~240 mg,使用时间3~5 d,然后调整使用剂量,变成80 mg,用药方式为静脉滴注。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根据患者的病情进一步降低用药剂量,连续治疗7~10 d。如果患者住院之后,合并存在惊厥、精神症状等情况,需要使用氟哌啶醇。治疗之后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防止患者出现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情况,一旦发现患者存在异常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取465 mg多烯磷脂酰胆碱,溶入5%葡萄糖平衡溶液当中,通过静脉滴注方式给药,治疗1次/d,连续治疗2周。
观察项目: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种临床指标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用到的数据均录入至EXCEL表格中,采用SPSS 21.0软件,(±s)用作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各种临床指标消失时间: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谷草转氨酶恢复时间以及谷丙转氨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各种临床指标消失时间比较(±s,h)
表1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各种临床指标消失时间比较(±s,h)
组别 例数(n) 症状消失时间 谷草转氨酶恢复时间 谷丙转氨酶恢复时间对照组 20 18.74±7.16 22.35±7.55 23.74±6.15观察组 20 8.77±5.44 10.34±4.55 11.25±5.67 t 8.577 5 9.356 5 9.564 3 P<0.05 <0.05 <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均有所变化,且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对比(±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组别 时间 ALP(U/L) ALT(U/L) AST(U/L) DBTL(umol/L)对照组(20例) 治疗前 293.74±52.31 110.47±12.44 94.72±8.31 11.74±2.32治疗后 176.43±16.39⋆ 84.17±14.09⋆ 82.95±6.84⋆ 8.56±2.04⋆观察组(20例) 治疗前 292.35±53.53 111.24±11.24 94.24±8.35 11.24±2.45治疗后 124.57±14.83⋆& 51.23±8.74⋆& 40.82±3.97⋆& 6.02±1.08⋆&
讨 论
野生菌由于其口感较好、营养丰富,受到人们的喜爱,这就导致野生菌中毒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急性野生菌中毒之后,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中毒性肝炎和肝功能衰竭,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则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5,6]。临床上对急性野生菌中毒患者主要采用洗胃、催吐、导泄等治疗方法,但是治疗效果不理想。临床研究发现,对急性野生菌中毒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多烯磷脂酰胆碱从大豆中提取,属于高能物质,对于修复患者受损的肝脏具有显著效果,同时还可以改善中毒患者肝脂质代谢以及肝脏解毒能力,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7,8]。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增加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谷草转氨酶恢复时间以及谷丙转氨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治疗后,观察组各相关指标发生明显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示,对急性野生菌中毒患者,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是临床优良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